【摘 要】对于兼具“教书人”和“读书人”身份的教师而言,从修己与育人所需出发,教师应成为终身阅读者和阅读推广者。教师可以从成己与成人出发寻找阅读方向,包括基于自我涵养读生活之书、基于生命理解读人文之书、基于立德树人读教育之书、基于培育新人读社会之书、基于交流沟通读对话之书等。教师可以在滋养和重构中优化阅读方法,包括输出与输入彼此促进、纸质与电子各得其所、精读与泛读相得益彰、集中与泛在灵活运用、吸收与批判结合推进等。如能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以“为中国未来而读”实现“为中国未来而教”。
【关键词】教师阅读 阅读困境 阅读方向 阅读方法
教师兼具“教书人”和“读书人”双重身份,读书是教师天然的职业要求和生存状态。对于教师而言,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毋庸讳言,但需要明晰阅读的困境、方向和方法,以促进教师的阅读自觉。
一、在主动与被动中突破阅读困境
阅读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教师修己与育人的双重所需。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爱读书的老师”。教师要善于从繁重琐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主动安排好阅读时间。
1. 阅读的动力在哪儿
热爱阅读的理由可以简单而纯粹,修己与育人。热爱阅读是教师克服精神空虚、生活无聊、职业倦怠、本领恐慌等问题的法宝。从修己角度看,阅读就是一个养育精神、涵养自我、丰富人性的成人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与作者展开无声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展开了反思、自省、重构等内生过程,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地向“理想的我”逼近,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育人角度看,阅读就是一个体悟教育、理解生命、丰富理性、沉淀智慧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时,不仅会在认知层面理性思考,还会与自身实践发生勾连,寻找理论在实践上的落脚点和实践在理论上的支撑点,对大师和名家的教育思想实现“接知如接枝”的内化和建构,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和提升。
修己与育人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语》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后喻时代”,教师要更好地育人,首先要修己。陶行知先生也说:“要想學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以教人者教己”。阅读具有修己和育人的双重功效,教师理应成为“终身阅读者”。
2. 阅读的人群有哪些
钱理群教授曾言:“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他痛心疾首地指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阅读成为教师的“奢侈品”,教育就不可能实现美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读书应是本义,然而总有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而缺乏阅读激情和习惯。有的教师认为:“我们当老师的本身就在教书,天天和书打交道,难道不是读书吗?”教师阅读绝不是读所教学科的教科书、教辅书、教法书那么简单和狭窄,这样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阅读,教师要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有的教师认为:“我是教理科的,只要会解题就行了,阅读是那些文科老师的事。”阅读是人人所需,更是所有教师所需,是教师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拜师学习之举,与任教学科无关。
3. 阅读的时间去哪儿了
有的教师说:“学校工作太重,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哪儿,取决于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带着修己和育人的情怀与动力,教师就会把阅读从任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教师要唤醒阅读的主体意识,有了阅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就会想方设法安排出阅读时间了。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安排阅读时间,就不仅仅是被动地“挤”,而是主动地“排”,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如同上课、吃饭、睡觉一样,像呼吸一样自然,做到“越忙越要读书”。欧阳修“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毛泽东可以在闹市读书,郭沫若在轮船上背诵字典,就是很好的示范。统筹安排和合理分配时间,也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人生智慧。
二、在成己与成人中寻找阅读方向
教育是一个在成人中实现成己,以成己促进成人的过程。阅读是一种本源性的研修和充电,教师阅读要围绕成人与成己选择阅读内容。教师根据修己与育人的双重价值选择阅读内容方向,包括基于自我涵养读生活之书、基于生命理解读人文之书、基于立德树人读教育之书、基于培育新人读社会之书、基于交流沟通读对话之书等五大阅读方向,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书单”,由“经师”走向“人师”的蜕变。
1. 基于自我涵养读生活之书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阅读具有帮助人类突破自身局限、传承自有文明、实现自我建构三重作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成为人的必由之路。叶澜教授还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所以,教师要从人性的丰富和生活的完整的角度涵养自己,避免成为“干瘪的人”“单向度的人”“分裂的人”。人是生活中的人,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而成为“人”。提升生活智慧才能提升教育智慧,所以读生活之书,在读书中生活,在生活中教育。教师要读生活之书,才能做到陶行知所倡导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之书的范围非常广泛,饮食、运动、休闲、旅游、风俗,等等。教师阅读这类书,成为有情趣、懂生活的人,从而增强教学的生活气息和生活魅力。
2. 基于生命理解读人文之书
教育是养育生命的事业,而生命是丰富而复杂、隐秘而个性的,每一个生命都如同一本书,需要我们仔细阅读。叶澜教授认为,教育要先读懂“人”。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生命环境、生命经历、生命需求、生命样态等的理解与尊重,教育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盲人摸象的泥淖中。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懂你的教育”,生命理解是生命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该成为生命理解者,否则“儿童立场”“学生中心”“以学定教”等教育信条就会沦为口号和标签。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倡导理解人、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等人文主义精神。教师可以阅读A·J·赫舍尔的《人是谁》、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马克斯·范梅南与巴斯·莱维林的《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威尔·杜兰特的《历史的教训》、成尚荣的《儿童立场》、朱光潜的《谈美》、韩树英的《通俗哲学》等人文书籍,促进对人和人类的理解,提升生命理解力。
3. 基于立德树人读教育之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教育的实践承担者,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不但要读懂“人”,还要读懂“教育”。教育是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动态变化的实践活动,既是富有教学风格的艺术,更是极具自身规律的科学。好的教育必须是合价值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教育。教师要阅读教育原理类的书籍,如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内尔·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孔子的《论语》、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檀传宝的《德育原理》、石中英的《教育哲学》、李政涛的《教育常识》等,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升教育的理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非常快,教师不但要阅读所教学科的教学法相关的书籍和杂志,还要阅读学科前沿知识的书籍和杂志,促进自己不断“升级”,确保所教知识是“鲜活”的。
4. 基于培育新人读社会之书
陶行知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能力,教育的使命是改造社会。他强调“社会即学校”,所以“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教育兼具社会服务和个体享用双重功能,必须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要多读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书籍,如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基辛格的《论中国》、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张维为的《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等。作为行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人民教师,我们还要阅读与党史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书籍,如《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等。
5. 基于交流沟通读对话之书
雅斯贝尔斯认为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種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这就把教育分为三重境界:训练、规训和对话。对话或交流是教育展开的方式,教育能否顺利展开取决于对话是否畅通,教育质量高低取决于对话质量的高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和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力证。“教育即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可以凝聚共识、增进理解、深化思想、建构理念,实现教育参与各方的生命联结。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平等的、多样的、真诚的、开放的对话展开。为提高对话能力,教师可以阅读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和《人与人》、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系列、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王向华的《对话教育论纲》、刘家访的《课堂管理的65条建议》等书籍。
三、在滋养与重构中优化阅读方法
读书,不仅涉及“好读书”的价值驱动,还涉及“会读书”的方法实现。陶行知强调只有“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师才能成为“活人”,培养出“活人”。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输出与输入彼此促进、纸质与电子各得其所、精读与泛读相得益彰、集中与泛在灵活运用、吸收与批判结合推进等策略,滋养自身修为,重构自身精神。
1. 输出与输入彼此促进
教师都熟悉两种教育观点,一是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二是叶澜提出的“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是讲教育反思对教师的重要性,实质是强调教育输出的重要性。教育输出,不仅仅是教学反思或教育反思,还包括经验分享、讲座报告、评课议课、集体备课等形式。输出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炫耀或展示自我,而在于凝练和沉淀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在输出过程中,必然会有“知困”与“知不足”的时候,或感理论支撑不足,或感概念不清晰,或感论证不力,然后就会倒逼自己查阅文献、整理思路、明晰术语等,进而实现“自反”与“自强”。输出与输入是相互激荡的关系,即“输出即输入”。教师在阅读时进行“输出”的方式很多,包括坚持即时批注、整理读书笔记、撰写教育论文等,帮助自己把缄默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生成和重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2. 纸质与电子各得其所
随着电子产品的诞生与丰富,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有两种极端观点,一是“电子书不行,一定要读纸质的”;二是“纸质书不行,一定要读电子的”。其实,纸质书和电子书各有所长,都必不可少。纸质书优点很多,如“有墨香味”“更有质感”“干扰少,有利于沉浸式阅读”。电子书储存量大,方便携带,特别是对于移动阅读和有文献查阅需求而言大有优势,是“移动图书馆”。另外,专业的电子书不但能浏览,也具有纸质书的标记、批注等功能。虽然纸质书优势很多,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读屏时代”,电子书和纸质书并存,甚至电子书占主导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论电子书还是纸质书,不过是信息载体或阅读工具,其存在价值是为读者的阅读目的服务。只要读者热爱阅读,能在各种场合做到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地阅读,就不用过于纠结是读纸质书还是读电子书。
3. 精读与泛读相得益彰
朱熹强调“熟读精思”,陶渊明提倡“不求甚解”,诸葛亮喜欢“观其大略”,苏轼采用“八面受敌”,各有所好,但皆有所成。“细嚼慢咽”的精读具有思维深度深的特点,但耗时较长。“囫囵吞枣”的泛读具有阅读范围广的特点,但深度不够。两者各有所长,宜结合使用,相得益彰,不宜偏废偏好。对于自己喜欢的话题,与教育教学关系密切或者自己正在研究的内容,经典文献,教师可以选择精读,以加深理解、训练思维和建构体系。同时,囿于同类图书或文章众多,书是读不完的,教师也要养成泛读的习惯,充分发挥泛读的作用。泛读时,教师从题目了解研究热点,从目录建立逻辑框架,从局部学会有力论证,丰富认知图式,拓展教育视野。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先泛读再精读的顺序,在泛读中选出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精读。教师可以根据研究主题收集若干本书籍或若干篇文章,快速浏览其题目、序言、目录等,结合自己研究所需和阅读内容,决定精读哪本书、哪部分内容。对于好书或好文章,除了一次精读,必要时还可以二次阅读,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4. 集中与泛在灵活运用
教师往往感叹或抱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开会、教研等占据了大量时间,回到家后又忙于家务和子女教育,难得有相对完整和集中的时间进行阅读。因为时间和精力集中,集中阅读有利于教师系统、深入地思考问题,阅读效率很高。为统筹安排集中阅读时间,教师不仅仅要受价值驱动,有强烈的阅读愿望,还要受任务驱动,借助外在力量倒逼自己。例如,根据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情况,安排出固定的阅读时间,雷打不动。再如,和孩子一起阅读,以家长阅读带动孩子阅读,以孩子阅读成全家长阅读。又如,以“共学之友”为准结识结交“读友”,以文会友,实现共读共学。又如,在任教班级与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倒逼自己阅读。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泛在学习已成为学习的常态。教师要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如乘坐公共交通、候机等时间养成阅读或听书的习惯,集腋成裘。教师不要盲目排斥碎片化阅读,一句精彩观点、一篇精悍短文,也能引发人的深思,获得意外的灵感。
5. 吸收与批判结合推进
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在和大家名师对话中涵养和更新自己,但阅读绝不能停留在吸收的阶段。阅读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博观约取,学贵有疑。为此,教师需从深度、扬弃、运用三方面入手走向批判性阅读。俗话说:“读书有深度,人生有高度。”教师阅读首先要有深度。阅读不是为了“寻章摘句老雕虫”,汲取“观点”和“结论”,搜罗“素材”和“故事”,帮助教师重装门面和丰富谈资,而是为了训练思维、涵养人格、塑造精神。阅读时,教师要体会作者论证观点的逻辑,要感受作者表达的价值取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每一位作者都有时代局限性和真理有限性,即或是觀点正确,但也有具体的使用条件。教师在阅读时要采取鲁迅所倡导的“拿来主义”,即去伪存真、扬善弃恶的扬弃态度。教师既不要盲目追捧名家大师,也不要一味迷信西方的教育理论,更不要一味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要以文化自信和文化互鉴相结合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陶行知说:“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要防止成为“书架子”。教师要将读书所悟所得和实践改进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切己体察。教师阅读促使自己成为“反思型实践者”,既改进实践,提升实践智慧,又反照理论,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适切性,实现自我革新。
总之,教师在阅读中既可以成就自我,享受人生,又可以引领学生,铸就美好。期望所有的教师能做终身阅读者和阅读推广人,以“为中国未来而读”实现“为中国未来而教”!
参考文献
[1] 毛道生.教师阅读的价值审视与路径选择[J].新课程评论,2018(12):13-20.
[2] 郑诗琦,王振宇.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师阅读研究:回顾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2):67-71.
[3] 侯怀银.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2):34-35.
[4] 刘良华.教师阅读的理由与方法[J].基础教育,2007(11):12-14.
[5] 翟广顺,张家选.让阅读伴随教师成长——兼论教师的有效阅读形式[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51-53.
[6] 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4-02-19(8).
(作者系教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