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022-04-20 14:53陈向明 张东云
中国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强工作坊刘老师

陈向明 张东云

谈到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大家往往会想到增长知识、扩展视野、修身养性,等等。然而,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读书?需要读什么类型的书?具体如何读?阅读能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笔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回应。我们通过实物分析(反思日志、读书笔记等)和后续探访(访谈、微信交流等),了解该教师的读书经验,并征得了本人对本研究的同意,对人物进行了匿名处理。

一、研究背景

刘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有20多年的教龄,目前教三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她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强,一年级入校时简直就像“外星人”,学习能力差,考试成绩总是个位数。他很容易冲动,经常无故打同学,导致一些家长投诉。刘老师告诉笔者:“看着学生受伤,我每天像个消防员,奔走于小强的各个‘事’发现场。善后的琐碎与压力,使得我对小强的态度越来越凶,使得我和小强异化为‘螺丝刀与螺丝、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我曾经试图从小强的家长那里获得支持,但家长总是‘开空头支票’,从不兑现。”

后来,通过刘老师一年的帮助和鼓励,小强期末考试时语文考了82分。但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开展居家线上学习,两个月时间里,小强只上传过一次作业。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刘老师见不到小强,原来的教育方法都无法实施,心里很着急。刘老师推测,小强的核心问题是自我价值感低,非常依赖外界的关注。当教师对他进行一对一帮助时,他被关注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离开学校,离开教师、同学,小强便无法专注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刘老师面临一个从未遇到的挑战,急切地想找到解决问题。此时,她参加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举办的教育叙事行动研究工作坊①。除了集中学习、小组讨论、开展研究、撰写反思日志和教育叙事,刘老师还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了一系列教育书籍,希望从中寻找答案。

二、从尊重到共鸣,认可真实的个人

在工作坊中期,刘老师和其他参与者一起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作者用生动活泼的对话体,介绍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观点,其中有一段话让刘老师很受触动:“以自立为目标的教育的入口是尊重。在班级里,首先要对学生心怀尊重,一切都从这里开始。无论什么样的特殊儿童,都要尊重他(她)。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能力。”作者还引用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观点,即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为和发展自己,不要试图改变或操控眼前的他人,而是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在《幸福的勇气》这本书中,作者进一步提出:“认可真实的学生,教师需要用学生的眼睛去看,用学生的耳朵去听,用学生的心去感受。”尊重的第一步是什么呢?关心他人兴趣。

刘老师说:“我看到书中的观点,感到很新奇!我教育常规武器库里的武器多着呢,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改变’是我教育理念的核心。而书中的观点是‘不改变’,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完全在我的经验之外,这样真的可以吗?我不确定,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用新方法试一试。”说干就干,刘老师上午阅读完这部分内容,下午就跟小强的妈妈微信联系,请小强分享一天的生活。在分享之前,她根据书中的观点推理:“只要他不是睡了一天,他总要干些什么,这些事情中必定包含积极因素。”一开始,在家忙着抓蟑螂、吹泡泡的小强,不乐意向全班分享。家长和小强都认为,这样的生活,得到的一定是负面评价。刘老师通过发语音向小强表明,自己只是希望了解他,并坚信他一定有优秀之处。

听到刘老师的声音,基于对她的信任,小强第二天在班级群如实地分享了他的“吹泡泡秘籍”,有文字,也有视频:在一个泡泡里能再吹出另一个泡泡;加入洗洁精,洗洁精浓度越高,吹出的泡泡越大;加入白糖,吹的泡泡更大;泡泡落在睡裤上不破,落到地板上马上就破了……

刚接触这部分内容时,刘老师是有怀疑的:“抓蟑螂、吹泡泡,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些全都是‘不务正业’!让我这个45岁的老师对7岁小孩子的‘不务正业’的玩耍感兴趣,是有难度的。”刘老师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文字,仔仔细细地看视频,努力去体会小强的乐趣。“看进去之后,我发现了小强看似‘不务正业’的行动里有科学探索。小强调整泡泡配方、进行对比实验、细致地操作、耐心地观察等,让我惊喜、惊叹,开始对小强充满了敬意。这种体验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从未有过的。”

更加让刘老师感到高兴的是,小强感受到被认可、被尊重、被平等对待后,他不仅上交的作业量增加了,而且学习动力也有所增强。与同学们互动、分享多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逐渐变成了一个受大家欢迎的“小可爱”。事实证明,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那个人”也会真的获得巨大的勇气。当刘老师在工作坊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时,得到了导师和其他学员的高度赞赏。

三、不是改变,而是帮助

在认可、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幸福的勇气》的作者进一步提出:“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帮助其自立。”假如抛开“自立”这一目标,教育、心理咨询或工作指导都会立即变成一种强迫行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自立,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而不是在意别人怎么说,也就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找自我价值,而從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去寻找自我价值。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本身的价值,并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和发展。

刘老师意识到,如果尊重小强,就要抛弃“强迫”,哪怕是“柔情的强迫”。小强的事应该让他自己做判断,让他自己做主。面对疫情中不读不写、看上去不爱学习的小强,如何改变他的状态?这是刘老师不断询问自己的问题。一方面,这是现实条件,限制她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改变”小强;另一方面,虽然没有尝试过书中提倡的“不是干涉,而是帮助”的思路,为书中“自立”的目标所吸引,她渴望自己成为“不从社会序列和他人的认同中去寻找自我价值”的人,从而获得一种更大的自由,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自立。

说干就干,刘老师马上采取行动。通过努力,小强在线上学习中上交的作业量增加了,但仍然低于其他同学。按照以前的做法,刘老师会直接给小强减少作业量。但是,这次刘老师觉得应该听听小强的意见。“小强,你觉得作业有没有难度?想不想替换成其他感兴趣的内容?老師支持你。”刘老师通过微信积极与小强沟通。

四、要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刘老师一贯的观念是,学生要走到集体中来,走到教师身边来。小强影响自己学习,也影响课堂秩序,教师必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纪律约束,使他放弃不当行为,让他进行改变,走到集体中来,这是刘老师的逻辑起点。即使小强现在不能融入集体,未来他必须走入集体,为此必须让他发生改变,直到他融入集体为止。

在刘老师不知如何将小强改变为集体中的一员而苦恼时,她和其他学员一起读了加拿大学者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其中的一个观点是:“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才能来到教师的身边。但是许多教师简单地期望学生能走到教师身边来,这样的教师是站在讲台上只顾讲解的教师。他们的态度是,学生理解不理解那是学生的事。如果他们没有理解,那就是笨!可是学生就是有困难,缺乏兴趣,或者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跨过障碍来到教师身边。机智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这让刘老师茅塞顿开。

之前,刘老师发觉小强在课上闹事,参与集体学习少,是因为他缺乏学习的基础能力,缺少学习的习惯,所以她就开展一对一帮助,她做这些是被迫的,是为了小强在课堂上保持平静,为了班级有稳定的状态,而且她认为这是一种改变,读完《教学机智》后,刘老师觉得这应当是教育者的责任。小强无法融入集体学习,是因为一些困难的阻碍,教师可以走过去,帮助他跨越障碍。

刘老师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别。首先,出发点不同,在“使之……”的观点下,刘老师采取的措施可能是补课,也可能是“使之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刘老师制订策略的出发点是集体;而“帮他……”的出发点则是以小强为主体,他需要什么帮助,便给予他什么样的帮助。此外,这两者带给刘老师的感觉也不一样:“当我被迫去做时,没有喜悦感,而且有一种压抑、委屈的感受,这种负面情绪一直都在,只是不知何时会表现出来。还有,我有一种不确定感,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当我‘帮他……’时,我的对象是明晰的,他需要什么,我想办法总是能探知的。只要我伸出手,帮助有大小之分,没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且我知道自己是出于善意,一个小小的成就,都会令我感到满足。”

五、对阅读相关问题的探讨

笔者根据刘老师的案例,尝试对教师阅读相关问题做出回应。针对有关“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阅读”的问题,上述案例表明,遇到实际问题和困难时,教师除了从自我经验和同伴交流中寻找思路和策略,还需要阅读,以获得灵感和解困的方法。刘老师的案例表明,阅读帮助刘老师看到了自己认识的局限性以及可能改进的方向。

针对有关“教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的问题,上述案例表明,选择的书籍最好具有针对性,能够启发教师深入思考问题的实质,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入手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而不仅仅改变行动策略。在参加工作坊之前,刘老师重点关注的是方法与策略,读的是《轻轻松松做班主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正面管教》《卓越课堂管理》之类的书籍。她从书中吸收的内容,大多是具体的“术”,选择接纳与不接纳的标准是方法是否有效。“这导致有一些方法是反教育的,我却难以分辨。与在工作坊阅读体验对比后,我发现当我只重视策略,不重视策略背后的理论时,行动很容易变形,导致形似而神不在。”刘老师说。而工作坊导师推荐的书籍大多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介绍的就是策略背后的理论基础。

针对有关“有的理论书籍过于高深,教师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需要找到能够引起共鸣的理论书籍。其实,理论并不在于新不新、深不深,更不在于正确不正确,而在于能不能形成可沟通性[1],可以调动读者的思想,把读者转变成一个新的主体。可沟通性是双向的,理论的表达是否足够通俗易懂,能够引发教师的共鸣;教师是否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能够调动自己的具身性知识与其互动。在上述案例中,刘老师在与小强的互动中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因此,当她遇到那些新颖的、能够理解的观点时,便能够很快引起共鸣,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改变现状。

针对有关“如何阅读”的问题,上述案例表明,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去解释理论,并采取行动活化理论。刘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理论书籍的陌生、距离感,我阅读时很认真,一边读一边联系自己的实践,或者反思过去,或者思考当下如何行动。也就是说,我用我的经验去解读理论,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建立自我与理论的联结。”教育需要行动,有行动才能产生结果,根据结果对行为进行调整。如果只读不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实在的效果。

此外,教师除了自己阅读,还需要与同行乃至来自不同活动系统的研究者进行交流。为什么刘老师的深入反思在工作坊内发生,而不是通过自己阅读发生呢?因为交流的场域会促进阅读。刘老师说:“我的书架上有一套阿德勒的书,买回来5年了,我却只认真读过几页。但是在工作坊的阅读讨论中,我很快读完了几本书。在讨论中,我常常有新观念产生。这是因为工作坊形成了一个场,一个一起深入探究的环境。”

阅读的另外一个作用是给教师的专业生活带来鼓舞和幸福感。刘老师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面对大量琐碎的问题。遇到问题,从理论书籍中寻找解决方案,使我的日常工作更顺利、更清明,提升了职业幸福感。”正是这种“无关利益的成就”,给教师带来“珍贵的鼓励”以及超越日常生活的愉悦感和崇高感。

参考文献

[1] 项飚,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飚谈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68.

本文系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越教育发展基金2020年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教师跨界学习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CJYYJ2019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1.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小强工作坊刘老师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幽默的刘老师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
小强爬行记
气急败坏 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