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化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2022-04-17 15:43:25米叶色尔·麦麦提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性

米叶色尔·麦麦提

摘要: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生态化课堂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生态化课堂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模式,同时还为教学管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构建生态化课堂的基本要点以及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促进其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态化课堂;高中生物;有效性

生态化课堂对于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态化课堂可以助力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伴随生态意识的不断发展,生态化教学状况和其教学质量也逐渐作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中的有效渗透,可以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构建生态化课堂的基本要点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构建生态化课堂的重点之一,也是将生态位原理、协同进化原理以及生态平衡原理与教学过程相互融合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部分高中生能够在生态化课堂中进一步认知和理解更多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探究思维观念,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合作探究兴趣。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遵循整体性原则,需要将学生和其他课堂教学元素视为一体,并对学生所认知和理解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概念进行全新解读,才能够逐步丰富和完善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尤其对于高中生而言,整体的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思维建构等多个层面上,也能充分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角度看待生物学科的科学探究过程。整体性原则还可以体现在生态化课堂的各项知识领域交融层面上,引导和辅助学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认知和理解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还可以起到学科思维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构建生态化课堂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尤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大环境中,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渗透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因此,从生物课堂中引申出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理念,还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思维观念和核心价值观体系。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将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环境元素、教学目标元素、主客体关系元素、评价元素进行全面优化,并逐步形成长效化的教学引领机制。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生态化课堂的构建层次上,可以辅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思维模式,并对教学相长的基本教学理念进行逐层渗透。尤其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而言,教师更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生态化课堂中引领学生形成有效的学科应用思维观念,还可以间接提升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的稳定性和良性循环效率。

二、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设定生态化的教学目标

在高中生物学科的生态化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设定更加生态化的教学目标,并合理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学习路径。以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材为例,在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部分学生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显微镜观察实验之中,并未获得预期设定的学习要素,很容易影响到生态化教学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设定生态化的教学目标,需要以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及思维建构形态为基础,才能够有效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二)改变教学设计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构建高中生物学科的生态化课堂模式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课堂教学体系结构。以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材为例,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部分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区分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核的基本功能以及工作方式时,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此时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和设计课中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探讨开放性话题的过程中,归类到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核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层面上。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动物细胞研究组和植物细胞研究组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争议和矛盾。此时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从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思路出发,有效引导学生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和理解细胞内部基本结构的具体功能和分工合作形式,还可以将细胞拟人化,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一些趣味化的互动交流活动或者辩论赛。在改变教学设计思路之后,很多高中生沉浸在特定的互动交流氛围中,从而有效激发出自主学习意识。

(三)围绕核心素养生成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围绕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有效生成生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建构层次进行适度提升。以人教版高一必修2教材为例,在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部分学生对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伴性遗传规律等相关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此时教师需要重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维度,引领学生共同探讨基因序列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的宏观以及微观关系。但是在生成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和观点,并需要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辨析和探究学习。在围绕核心素养进一步生成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形式非常关键,并且教師和学生可以为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进行民主投票,一部分学生小组可以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选择支持或者反对生物学科的一些论点。生成生态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生物教师和高中生的共同努力,呈现出目标一致的教学(学习)形态。

要使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有效性,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不断追求符合其实际要求的教学观念。要做到不断追求课堂的实际效果,教学之中的乐趣。并且对于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符合生态化课堂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设计的相应思路,从而最大限度促进生态化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之中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薇,房岩,孙刚,刘聪.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160-161.

[2]庄好美,袁莹.生态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中华少年,2020(1):183+18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11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