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
摘要:小学美术的教学应当立足当代社会,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向导,适应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评价策略探索中,应该发挥创新精神,赋予评价体系以多元化和创造性的特点,使课程评价在规范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弥补单一教学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的不足。本文力在以师生互动为教学视角,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深层交流,进一步对学生的美术知识展开辅导,进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价值,以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美术;评价策略
引言:在当代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在师生双向互动的视角下使学生深度体验美术课堂的理念、思维以及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等。在此视角下,构建小学美术课堂的评价体系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课堂满意度、学习成果展现等几个方面出发,致力于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深入课堂进行探索,推进美术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等,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升美术课堂的质量的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小学美术课堂的评价体系。
一、当前小学美术课堂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1.评价标准刻板单一
从目前美术课的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常常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例如更注重构图、着色等技巧上的发挥,而忽视学生的创作思路。此外,许多作品的评分体系常常是教师主导,缺乏学生的参与。作品的成功与否常常体现在创作者对于自我思路的设计以及表达方式的选择,好的作品常常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有些没有得到认可的作品,其创作者的别出心裁的创作思路也不失为一种成功。所以美术作品的直观分数的获取如果只取决于任课教师的第一感受,就会造成评价体系不科学,学生的表达欲望也没有得到认可,对学生的创作欲望也是一种打击。
2.评价过程教师主导,学生缺乏参与感
从评价过程来看,教师常常会以个人的主观感受去对作品的好坏加以直接评价,而学生则常常提交作品以后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后续探讨作品过程中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造成教师对学生创造理念的不理解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更注重美术技巧上的精进,但对设计思路上的学习和思考就会向相对弱势的发展方向,但这往往是一个设计者将其成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究其根本所在,就是学生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几乎起不到评价作用,缺乏参与感,这种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评价方式,往往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科学性,其结果就是对学生设计思维的一种束缚和限制。
3.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
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常常会出现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不浓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部分教师不能合理把控课堂节奏、不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整个课堂而言,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是双方之间达成思想层面共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对于审美标准的表达,和学生对于审美标准的理解成为了连接美术课堂至关重要的桥梁,一个好的教育者,其一定具备相当的表达能力,一名出色的学生往往也具备一定的美学认知及理解能力。在关注指导的同时,也应该拿出相应的精力去思考“激励”二字,激励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力量,对于学生的创作欲望来说也是一种根本性的强推动,往往学生对于作品创作的第一驱动力就是对于美的追求和老师的激励,所以说激励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方法。
二、在师生互动视角下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的方法
1.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个性的培育
艺术如花,每种个性就像花绽放般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对于课堂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在苏少版的教材中,有关于人物外貌表情的讲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进行平面的绘画,并对学生的绘画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对于临摹技巧缺失的同时,教师可以从其他角度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绘画技巧予以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缺乏绘画兴趣的同学,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从欣赏绘画作品、雕像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打开美术课堂的兴趣大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作品本身的意义在于创造,学生对于创造而言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对学生的创造热情的培养也是美术课堂的必要项目之一。在培养学生创作主动性时,教师不妨从评价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可以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于此同时,自我评价能力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是学生在生活中重要的技能。在《变化的线条》一课中,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通过欣赏大师们的线条作品,然后再从课本中展现的线条切入,让学生们想象生活中富有艺术感的线条情境。教师可以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具备创作的热情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此外,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美术课堂中的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综上,自我评价于学生是一种进步,于课堂是一种完善,科学的自我评价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双赢。
3.课后进行评价小结,注重评价效果
在课后,教师应该注重对美术课堂效果的总结反思,以期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评价小结不仅仅是对课上内容的总结,更多的是对于课上和课下的一种衔接,也是教师把知识引入生活的一种捷径,但评价小结过程中,对于老师的要求是要注重评价效果,评价效果是对评價本身的一种衡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评价过程中多费心思,当然可以从上文中提到评价体系改善和加强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对评价过程进行升华,使其效果更进一步。
结束语: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可以大胆想象、任意发挥的绘画空间,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包含视觉艺术、空间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美术而言,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性思维等在美术课堂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师生互动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捕捉身边值得关注的细节美,使学生善于发现美,并将美可以运用到创造之中,从而可以更好的为学生的美学素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平.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5):1.
[2]卓胜兴. 师生双向互动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分析[J]. 学苑教育, 2021(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