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姣
摘 要: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教师要诵读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心灵净化产生不容置疑的影响。将儿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诗教与语文的结合,营造一个诗意课堂,以提炼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成长。
关键词:儿童诗歌;小学教学;文学素养
一、儿童诗教育现状
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嘴里常常会脱口而出纯真、美妙的诗意的语言。他们的诗歌灵感来自春风吹开的花瓣、蝴蝶翅膀扇起的风、蛙声里清凉的月光,以及带着花香的蜜蜂。童诗重要,可当前童诗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目前,由部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大加强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和分量,而童诗课文并没有增加。传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但现代童诗最契合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适应他们的理解能力。我以为,诗歌教育中现代童诗的位置仍然至关重要,尤其是低中年级。
目前,语文教材中现代童诗不仅篇目少,而且选编的作品有限。正如作家王宜振所说:“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现代诗歌教学也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准确,对现代诗歌和现代文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方法,落入了内容分析、背景介绍和词语解读的俗套,造成了现代诗歌教学的‘诗性’不足,语文教学的‘诗意’不足,未能彰显现代诗歌教学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二、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三、儿童诗的特征
(一)纯真快乐的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春娃娃》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春意的诗,诗人把春天比喻成小红梅,由衷地赞美她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二)大胆丰富的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金波的儿童诗《笑的花朵》:“当春天到来,雪融化了/还有下雨滋润着,/我的笑就会发芽开花。/它开放的是野菊花,/金灿灿的,像笑的颜色,/仰望着太阳。/它开放的是风铃花,/丁零零的,像笑的声音,/呼唤着鸽哨。/它开放的是九里香,/香喷喷的,像笑的芬芳,/引来了蜜蜂……”诗歌引发小读者的兴趣,想象笑能播种、发芽、开花,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高璨的《收藏家》:“一条流过小山的小溪/是个收藏家/一片羽毛/飘然落下/小溪把它收藏好/一粒花石子/滚进水里/小溪把它收藏好……”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四)天真凝练的语言
深刻的思想、鮮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辞“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
(五)具体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如《春娃娃》为例,对儿童而言,“春”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红梅”“燕子”“柳丝”“树林”等代表春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六)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 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 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林焕彰的《花和蝴蝶》:“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在繁花盛开的静态美景中,通过蝴蝶的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四、儿童诗教学策略
(一)走进自然——开启生活的绿色通道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诗。孩子的天性就是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热爱鸟兽虫鱼。李白、王维等优秀的诗人又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富有了灵动的色彩,让所有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孩子们以儿童特有的眼光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用自己純洁的心灵去发现、感悟自然界的美、生活中的美,通过他们的想象、他们的语言将这样的美表现出来。可以说这是一个互动互感的过程,他们在将生活之美传达给你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幼小的灵魂也在经历着升华。为此,我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自然。漫步校园寻找春天,球场奔跑释放夏天,捡拾落叶留住金秋,听雨等雪吟咏冬天。每一次亲近自然,孩子们都会金句频出,每一次都会给我惊喜和感动。如刘芷均同学写的《猜猜我是谁》:我会变!/我在小朋友的手心上跳舞。/在树叶上滑滑梯。/在小朋友的头发里捉迷藏。/在花瓣上弹钢琴。/在雨伞上跳芭蕾。/在池塘里游泳。/在熊猫的身上睡觉。
(二)敲开心灵——开启情感的绿色通道
曾经有人抱怨现在的孩子比较冷漠,不会关心他人,没有同情心,十三四岁已不像个孩子……其实如果教给他们一个适合的宣泄方式——儿童诗,也许你的抱怨就会改变;如果任由他们孤独地沉溺在虚拟的电脑、游戏世界当中(我决不反对孩子学电脑),那样他们的情感空间当然会越来越狭窄。儿童诗拒绝空洞的说教,反对“直说式”的教育,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假、大、空”。
孩子善于模仿,仔细观察后突发奇想,写出了很多精彩的童诗。如黄圣迦同学的《问蜗牛》:蜗牛,蜗牛,/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大伙/都把你叫“牛”?/一阵春风吹过,/你会拉车?/你会耕田?/你身上/可有像星星一样数不清的细牛毛?/可有像勇士一样会“斗”的大牛角?/可有会驱赶蚊虫的长尾巴甩呀甩呀?/可有会唱“哞-哞-哞”歌曲的金嗓子?/你能不能/一边吃草,/一边快乐地春耕?/蜗牛啊,/蜗牛,/请你告诉我。
还有她的《爱的眼睛》:当我调皮捣蛋时,/爷爷凶狠狠地瞪着我,/好像在说:/乖孙子,不要这样做!/爷爷的眼睛,/充满着严厉的爱。/当我撒娇卖萌时,/奶奶笑呵呵地摸着我的头,/好像在说:/乖孙子,你真可爱!/奶奶的眼睛,/充满着慈祥的爱。当我遇到挫折失败时,/爸爸拍着我的背,/温柔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宝宝,不要灰心,继续加油努力!
/爸爸的眼睛,/充满着鼓励的爱。/当我认真学习做事时,/妈妈亲吻着我那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好像在说:/宝宝,你真努力!/妈妈的眼睛,/充满着赞美的爱。/当我在校表现优秀时,/老师对我竖起大拇指,/好像在说:/迦迦,你真棒,但不要骄傲!/老师的眼睛,/充满着欣赏的爱。/我多么希望,/在这么多的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看着学生用他们乐意的方式,轻松、有趣、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读着这样的儿童诗,你会被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所熏陶、净化、征服!
(三)锤炼语言——开启表达的绿色通道
人们常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真正要一首诗成为孩子们永远美好的礼物,我们除了要指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心灵之外,还要走进语言。怎样才能让儿童诗的语言平易浅显,又要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呢?
1. 读写结合,展音乐美
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比如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叶老的名诗《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里大量使用叠词,如果能知道学生在叠词处加以强调和停顿,并注意朗读的音调和速度,就能帮助学生找到诗歌内在的韵律,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并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加,在大量诵读朗朗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写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适当开展儿童诗、儿歌的写作活动,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节奏感和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符合课标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让无忌的童言”自然地流淌,无瑕的童心淋漓尽致地写真。
2. 激情想象,悟意境美
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富有激情的引领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想象画面,领悟诗歌中的绘画美,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地理想。我在教学《我想》这首诗歌的第一、二小节时,我是用这样引领的:/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说:“你的手可以牵住万缕阳光,你伟大吗?”当时正好有阳光从窗外钻进来,我说:“现在伸出你的手来牵着阳光,随风悠啊,荡啊,悠啊,荡啊”,自然笑起来。我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有节奏地朗读这一小节,然后让学生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感受到的画面,如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等。在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春天、对阳光的喜爱,也感受到孩子美好的理想。
例如唐希晋同学课后就以《倾听春天》让我们感受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屋顶上的积雪化了,/春姑娘摇响了雨铃,/天空飞过一群燕子,/湖水睁开了,/亮晶晶的眼睛。/我听见小草发出嫩芽,/我听见花儿绽放芳香,/小树长出了,/嫩绿嫩绿的叶子。/在森林里,/鸟儿们办了一个音乐会,/小杜鹃当指挥家,/指挥小鸟们唱歌。/在热闹中,在宁静中,/我已经听见春天的来临。
3. 巧妙运用,现修辞美
在教学儿童诗时,选择多样化的儿童诗歌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这些诗由于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容易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更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因此,我们注重结合诗情、诗意、诗境让学生体验拟人、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好处,引导学生如何运用通俗、顺口、流畅、口语化的语言,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表达某一主题。
比喻——表现丰富的联想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例《花纹衣裳》:静静的,秋天的黄昏/穿着一件带花纹的衣裳/裙裾是藏蓝色山峦/ 月亮是白色的徽章/淡蓝色的和服上/大海点缀着粼粼波光/藏蓝色的群山上/闪闪烁烁的/是灯火在刺绣/秋日里静静的黄昏/像是待嫁的新娘/穿着美丽的/花纹衣裳/……
排比——表现节奏,结构统一,加深印象。如《树》:花儿谢了/果子熟了/果子摘了/叶子掉了/然后/发芽/开花/这样多少次轮回/这棵树才可以/休息呢/……
拟人——活泼可爱,把事物比拟成人。如《爱读书的小蜗牛》:爱读书的小蜗牛/爬上一堵古墙/以为找到了一本好书/它要一字一字地读/所以/一天一夜/它才读了一行诗/……
夸张——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如《四季风》:夏天的风很轻/它踏在荷叶上/连露珠都没碰落/秋天的风很重/它停在高粱上/田野就被压红了/冬天的风很硬/它刚一踩上小河/小河就结了冰/春天的风很软/它一触摸柳枝/柳絮就满天飞了/……
对比——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如《影子》: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一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一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巧妙运用修辞所能表现的诗歌建筑之美就不一一介绍了。
4. 整合资源,扬诗歌美
音乐、绘画、建筑融合的诗歌之美在我们的《树叶诗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王欣婷的《变》:树叶让白纸,/变成了秋天。/看,/纸上开满了小雏菊。
夏维璐的《蝴蝶的小伞》:蝴蝶都有一把小伞。/那是一把,/小小的银杏小伞。/伞真小啊,/小得只能装下一只蝴蝶。/可是,蝴蝶有一天出门,/招来了许许多多的蝴蝶,/他们,都拼命想往里面挤。
曾子峻的《小溪的家》:你穿过一片片树林,/穿过一片片田野。/你一直不停地往前跑啊跑,/你的家究竟在何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鱼儿都跟着你,/那儿也是他们的家吗?
夏晨浠的《树和鱼》:这是一棵奇怪的树,/这是一条奇怪的鱼。/树,长在纸上,/鱼,游在树上。
曾紫嫣的《蕩秋千》:我喜欢荡秋千。/每次坐在木板上,/就飞上了天空。/我荡啊荡,/回到了妈妈的怀抱。/我摇啊摇,/一摇就摇到了外婆桥……
近十年的实践让我亲眼见证了童诗对塑造孩子人格魅力的巨大作用。童诗教学促进了学生智育、德育、美育的发展。接受童诗教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具有童心童趣,比其他的孩子更具美好善良的心灵,更能关心体贴人。
儿童诗是一种很美的文学作品,它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让孩子们欣赏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让语文老师引领孩子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吧,这是属于他们的美好、永恒的礼物!在这里他们不会体验写作的痛苦,他们只会体验到自由“倾吐”的快乐。让儿童诗为作文教学开启一条绿色通道,引领孩子不断地追求真、善、美!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 王宜振. 现代诗歌教育序言[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3.
[3] 郭学萍. 小学创意写作二年级上册[M]. 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5-28.
[4] 谭旭东. 儿童诗歌精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97+76+8.
[5] 王宜振. 中国经典童诗诵读100首[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32-161.
[6] 林焕彰. 林焕彰童诗绘本之花和蝴蝶[M]. 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25-27+7.
[7] 金子美玲. 美丽的小城[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48+16.
[8] 王宜振. 现代诗歌教育上册[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28-240.
[9] 王宜振. 现代诗歌教育下册[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3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