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学科共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阅读策略

2022-03-28 11:11孔祥博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三角形内容

孔祥博

跨学科共读指的是教学中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展开阅读学习,解读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题的预设、阅读内容延伸、方法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使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含义,理解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结合生活实践,提升阅读兴趣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且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学阅读材料的选择,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适度延展,让学生从阅读中自主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尝试运用阅读中获得的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意识,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目标确定后,可借助本节内容后阅读材料中的地理知识——经度和纬度知识展开阅读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内容之后,学生利用内容中的经纬度知识亲自到地图中查找相关位置,并试着找出这些位置都在哪些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出示世界上的一些著名景点,让学生独立从地图中找出这些位置,并将之标注出来。在学生能够依据地图上的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后,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个“我是小小导游”的游戏活动,比一比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来解决游客提出的问题,找到游客想要去旅行的地方,并能够从地图上找出来进行标注。

案例中,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将学生带入位置的确定学习中,让学生置身其中真实地感受和体验阅读教材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于生活的用处,激发学生产生阅讀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出示阅读提示,直指教学重点

小学生受身心发育特点的影响,经验阅历有限,知识内容掌握相对简单,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同时,要将学习目标直接出示给学生,让学生的阅读活动围绕教学重点展开,阅读目标清晰、明确,使学生的阅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阅读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本节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三角形,同时定性描述三角形的特征。(2)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3)在三角形图形中画出高。这三个目标,其第一个目标学生很容易完成,但对于第二、三个目标,三角形高的描述和画法,教材中文字较多,需要学生静心阅读。因此,教师可将目标转化为阅读提示:(1)请你从文中找出三角形高的概念是什么。(2)在图形中应该如何画出三角形的高。(3)自己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尝试画出它的一条高,同时标出三角形的底。学生依据提示要求展开阅读,同时思考,并尝试着画出三角形的高线,并将阅读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组织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对其中错误的信息进行纠正,并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的理解。

案例中,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前,教师将教学目标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节内容的重点所在,使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目的更加清晰明了,培养了学生全面阅读的意识,促进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巧借阅读内容,引领学生思考

受年龄的限制,小学生有时不能自己读懂阅读材料。这时,教师应巧设阅读问题提示,教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思考方法,通过问题提示的引导,为学生的阅读过程准备“拐杖”,让学生充分了解需要阅读的内容,应该如何进行阅读,关注阅读重点,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有步骤、有策略地进行阅读,从而获得最大的阅读利益。

例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课前的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阅读问题提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教学内容,比如:

问题1:倒数的概念中出现了乘积一词,依据你的理解,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是两个数的乘积吗?可不可以是两个数相加、相减或是相除呢?这里出现的两个数必须是分数吗,还是可以是其他任何数?概念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问题2:数字“1”的倒数是多少?数字“0”有没有倒数?结合教材内容,说出你的答案。

问题3:教材中的思考例题是如何找到一个数的倒数的?

这样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就有了阅读的重点,依据提示问题展开思考,对教材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精读,同时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使之后的问题解答能够顺利展开,提升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案例中,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教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关注、分析、思考,使学生的阅读任务有了针对性,强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欲望,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延伸阅读内容,提升阅读质量

拓展学生的阅读环境,延伸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在学生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丰富阅读内容,通过教材外知识的阅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数学知识的存在,体会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时,可在课前适当地引入生活实例,如埃及的金字塔、自行车等,让学生自主阅读生活材料,借助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学习和阅读,将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化学生对教材中知识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三角形内容的认知体系,并用生动、形象的事物将教材中的固定知识点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就能够初步了解、认识三角形,掌握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案例中,教师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阅读教材中,引导学生运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寻找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促进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深化了学生的认知,促进其能力不断发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阅读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属,是多学科知识的共性。在跨学科共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丰富小学数学阅读的形式,还要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借助学科间的共同力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养成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提高数学阅读的质量。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小学高年级师生跨学科共读一本书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ZJZX019。】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正阳路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三角形内容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