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韵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作用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德育教育是现代教育重点,为做好学生德育教育,“互联网+”也被应用其中,文章将从“互联网+德育”教育的意义入手,重点研究“互联网+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教育;教学模式
前言:“互联网+”模式无论在疫情期间还是在现代线下教学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互联网+”的运用,扩大了教学面,吸引了学生目光,以直观立体化的形式教育了学生,强化了教学效果。
一、“互联网+德育”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德育教育多以教师直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教学不够生动,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强,教学效果较差,加之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并不感兴趣,甚至比较厌烦。而“互联网+德育”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将扁平化的德育知识以立体直观化的形式展示出来,避免德育教育枯燥性,教师也根据教学内容从互联网上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以及引入相关案例,以此吸引学生目光,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德育教育中[1]。同时,“互联网+德育”的实现,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上传到班级群中,供学生随时观看与学习,从而实现实时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素养奠定基础。
二、“互联网+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一)教师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为做好“互联网+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应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了解德育教育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作用,能够正确運用“互联网+”开展德育教育,发挥“互联网+”作用[2]。如在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搜集与爱国相关的名人故事或影视资料片段,将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出来,以立体直观的形式实现教育。例如在互联网中搜集与钱学森为报效祖国,排除艰难险阻的故事,让学生学习钱学森精神,力争做一个爱国爱家的人。又如,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与学生同龄的人积极向上的感人事迹,并引入反面案例教育学生不能做怎样的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德育教育主题
在“互联网+德育”教育模式下,为做好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联系教育内容创设合适的德育教育主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育素养。如在疫情期间,为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辛苦,不为医护人员添麻烦,教师可以开展以“情感培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互联网中搜集医护人员感人至深的片段,并教育学生遵守国家规定[3]。在教育学生做一个敢于奉献的人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与消防员、警察、军人奔赴险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明白所谓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自己负重前行,让学生学习与尊重以上职业的人员,并鼓励学生励志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联系学科做好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从来不是某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全体教职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每名教职人员都应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德育素养的重任[4]。“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各学科教师应深挖本学科中隐含的德育教育知识,并借助“互联网+”开展德育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与红色革命文化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图片与影视资料,将课本知识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深化学生印象,增强学生理解,并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并将祖国发扬光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古代数学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古代便取得了优异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台湾自古以来隶属中国的事件讲述给学生,并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正确认识为何国家希望和平收复台湾以及国家为收复台湾所做的努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学生收复台湾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联系“互联网+”合理开展德育教育,同时,结合教育内容创设合适的德育教育主题,从互联网中选用合适的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做好各学科重难点内容深度挖掘,联系现实,引入真实案例,做好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康珠旺姆.“互联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模式[J].公关世界,2020(16):102-103.
[2]于大勇,申利华.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03):35-37.
[3]周铮,杨珍.互联网思维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8):9-13.
[4]柏龙彪.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创新发展探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03):76-81.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新德育模式的实践探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闽教电馆KT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