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原市育蕾幼儿园 贺叶锋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由于现在的家庭构造,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认为得到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反之,则会引起他们的不良情绪。其实分享这件事,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会孩子了。不是孩子小气、自私,而是我们不够了解孩子,用的方法也欠妥当,我们可以这样做!
由于幼儿的分享观念直接影响其分享行为,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分享教育的契机,注重培育幼儿的分享观念,通过故事教育法、角色扮演法,把分享教育与具体生活相融合,增强幼儿的分享观念,促使幼儿的分享观念与分享行为获得同等发展。比如,绘本《分享让我更快乐》讲述的是主人公小狐狸从刚开始不让小伙伴玩他的秋千,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获得更多好朋友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分享观念逐步渗透在幼儿的思维和行动中,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分享的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
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幼儿的分享行为需要通过强化得以提升。有关幼儿的强化方法主要包括言语、非言语以及符号强化。言语强化意在幼儿显现出分享行为之后,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尤其在语言上要赞美幼儿的分享行为。教师和家长的语言要详尽,使幼儿懂得自己为什么被表扬,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成效。譬如:班内有幼儿在抢夺同一个玩具,一名幼儿拿出自己的玩具主动递给其中一名幼儿,教师见状及时表扬该幼儿:“你这样做帮助小伙伴解决了大问题,下次你遇到同样的情况,其他小朋友也会帮助你。”非言语强化旨在教师和家长经由一种非言语的动作对幼儿的行为给予表扬及肯定,如微笑、点头、鼓掌等。符号强化则意在幼儿显现出分享行为之后,教师和家长应用含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增加幼儿产生分享行为的频率。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布置表彰墙,并写上所有幼儿的名字,当幼儿每次与人分享时就在其名字后面贴一颗爱心,贴满爱心的过程就是幼儿分享行为的强化过程。
幼儿年龄尚小,缺乏生活经验,对许多事情拥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因此在看见别人的分享行为时,既会模仿榜样的外在,比如谈吐、举止等,也会学习榜样的内在,比如思维、态度、价值观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爱模仿心理,在幼儿心中树立榜样形象,引导幼儿学习榜样。比如,教师在收到朋友的礼物时,主动把自己的礼物分发给班内幼儿,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快乐。在幼儿拿到小礼物时,教师当着全班幼儿的面给朋友致电表示谢意,并告知朋友自己与幼儿分享礼物的快乐,激发幼儿分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由模仿教师的分享行为,幼儿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小伙伴,体会分享的乐趣。教师在观察到幼儿的分享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赞扬和激励,引发其他幼儿积极主动地模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用各种分享游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引导幼儿在主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感悟分享的意义所在,强化幼儿对分享的认识,并形成自身的分享行为。比如,幼儿非常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客人到访”,游戏中,“主人”去游戏超市采购接待“客人”的糖果、饮料以及玩具,等“客人”到来后,主动与“客人”分享采购来的物品。这种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其脑际生成分享意识,而且会愈发积极主动地在现实生活中施行分享行为,进而养成乐于分享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班内举行“分享活动”,鼓励幼儿把自身擅长的如诗歌朗诵、猜谜语、讲故事、唱歌、舞蹈表演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还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强化幼儿从分享中感受快乐。
综上所述,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开展分享教育,不仅能让幼儿在主观上形成分享的意愿,而且能促使幼儿的分享行为愈发自觉、稳定,为幼儿形成优良的道德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