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格局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思考

2022-03-23 15:57
教育评论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刘 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思政课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国家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改进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方案设计。[1]要落实好“大思政课”方案,必须解决好与现行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衔接问题,需要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寻找切合学校实际的“工作眼、结合点”,探索“大思政课”格局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途径。

一、“大思政课”理念演进及意涵

建设“大思政课”是在坚持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下提出的。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求和八个原则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遵循。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教材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做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明确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形成协同效应。[5]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构建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6],“大思政”理念被广泛应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2022年,由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坚持正确导向,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等一系列举措以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7]由此可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展开,持续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立足课程持续推进,“三全式”育人理念已深入人心,“大思政”格局下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进行。“大思政课”理念将是未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与努力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

“大思政课”之大,大在宗旨、方向、内涵、形式的新提升。“大宗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大方向”是集高校思政课程现有五门主干课程体系与各类课程为一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育课程主渠道、主战场功能,同时实现与各类课程功能互补,共同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大内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和实践科研中,形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使得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工作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品格产生影响。“大形式”是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可以说,“大思政课”理念、模式、实践和方法是对较长时期以来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持续探索。立足课堂,辐射社会,推进学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联系,同向同行,合力打造大思政课程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这既是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经验的延续,也是对教育实践存在不足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发挥思政课在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作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要借力各类课程尚存认知缺失、意义困扰和方法为难。

一是存在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功能相混淆的疑虑。有人怀疑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这是混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不同的功能。存在于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两种态度至少说明部分教师对“大思政课”意义和功能互构认知不足。社会主义国家办的大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魂育人。各学科教育倘若忽视了思政元素,就如同舰船没有方向盘、没有锚,就会失去方向和定力。思政课程如果完全疏离各类课程,既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矮化思政课程的价值,也不能引导学生经由各类课程体悟知识性与价值观、显性与隐形教育效果,那么苦口婆心却只能陷于重复说教而收益甚微,思政课程在受教育者心中去实践性和去意义化,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事倍功半。

二是存在课程教育政治性和学理性难以统一的困惑。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明文规定的。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思政课”必须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部分人认为,科学无国界,科学不必带上政治性。然而,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在当今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下,中国培养的科学工作者的思想能否回应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需求决定了他们的研究能否为国为民所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要求教育能够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科技文化工作者。当然,用以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政课程更要逻辑自洽,把观念的体系以知识的形态和科学的体系表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既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教育教学,育人目标就必须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遵循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三是存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双向关联不足的担忧。在教育功能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争议。以技术为上的教育功能一直存乎人心,为学一门知识和技术,为求安身立命为上大学目的者大有人在。知识是实现目的和价值之媒介,知识具有不可否认的工具理性。价值是客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事物越能满足主体需求其价值越大,反之亦然。根据价值满足特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都必须反思课程本身是否全面满足教育主体、学习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丰富需求,即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有科学性又兼具人情味、有温度的科学技术成为人们对现代科学的切望,这就是各类课程需要回应的关键。专业课程中的知识传播是理性的,但赋予这些理性知识以感性的体验,赋予知识的价值性认知是不可缺失人性化教育。教师要努力实现由知识内容传授转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打通不同学科界限和专业壁垒,将思政元素导入不同学科理论内容传授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内生性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各类课程教育实践活动。[9]各类课程如果忽视价值思维,就容易受功利主义驱使,把人打造成为“人工模具”,使人异化为“工具人”“经济人”[10],这就否定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矮化了人性。思政课程是借助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价值性认知的课程,需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态度回应工具价值与人的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现实问题,其目标、内容、方式、价值评价都需要在严谨的知识体系、理论逻辑和严肃的学术氛围下服务于政治,满足青年实际需求,推动专业发展,才能避免如入“无人区”和“视盲区”的空洞说教,避免泛政治化与概念化,防止各类课程主体价值的空心化和思政课程主体价值的虚无化。

四是存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难以有机结合的顾虑。现实教育中较普遍存在专业至上的优越感与轻视劳动的缺陷。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再造人才的“精”“诚”精神。“精”对业,“诚”对心。今天,部分大学生仍以天之骄子自居,既反映他们受国家和社会保护久矣,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之不足,未在学生心里建立起成为普通劳动者、建设者的坚定信念。他们若用自己备受关爱的身份移植到社会生活中,必然遭受失落和失望,容易心生怨怼,而不是讲奉献、肯吃苦、勤劳动。如果显性而狭隘的专业思维造成“傲慢与偏见”,不利于养成学生“诚意与正心”之劳动观念,容易养成挟才自傲的“技术人”。各类专业课程如果不扭转观念,不能树立学习者正确的学习观和劳动观念,就势必破坏专业本身的信誉。在校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信念需要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中逐步建立和巩固。教师要始终肩负起既为“经师”,又为“人师”的神圣职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11],这句话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还适用全体教师,不仅是对思政课而言,而且是对各类课程而言。

思政课程自身若无法回应各类课程种种与学生现实要求脱节的思想问题,不主动关注各类学科信息和发展,不主动缩小与学生认知差距,就会造成如下局面:各类课程教学沉浸于专业知识的“漫灌”,思政课程教学专注于意识形态知识的“滴灌”,“滴灌”敌不过“漫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收效甚微。专业课程的连续作用加深了学生求“术”之愿望,而整体忽视了问“道”之宗旨。思政课曲高和寡,力不从心,对学生求“道”亦难建其功。因此,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才能够尽快消除观念与实际想脱离的“两张皮”现象。

二、建设“大思政课”中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面临的问题

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就是要重拾教育本真意义,实现教育的价值旨归。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逻辑互构是推进“大思政课”的现实路径。只有从学理上厘清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逻辑互构的现实困境,回答为何要和如何能的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二者同向同行。面临的现实问题表现如下:

其一,各学科相互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学科本位主义意识浓厚,固守专业至上观念,过往在人文社会学科各类课程教学中自觉融入自然科学相关内容无多,自然科学课程自觉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也少,更不需说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缺乏政治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意识。部分思政课程教师较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关注各类课程历史与现实、问题和成就,未能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间实现思维、方法和观念的快速转换和嫁接,缺乏将科学知识转化和升华为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实践性教学意识。

其二,学科教学目标不同。部分师生认为各类院校以培养不同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非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导致教育者态度和教学着力点不同。部分教师的认知褊狭直接影响学生忽视乃至漠视思政课程,造成教学中知识性与价值性严重脱节。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思政课教师,都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识别“工具人”“社会人”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相融合,实现教育目标的统一。

其三,学科建设人才不足。从表面上看,各类课程知识与思政课程为主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异质性,但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离不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和体会。关心和爱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指引。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使得当下高等学校中既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又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者尚显不足,要求专业教师跳出自然科学的思维范式以哲学社会科学思维去审视问题,这对当前中国文理分科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同理,大部分思政课程教师囿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背景,对自然科学发展关注不够。知识结构单一直接导致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两张皮”现象。

其四,学科教材不足。当下能体现思政课程主旨又能关照各类课程要义的教材不多,还能涵盖自然和社会科学文化精髓的教材更少。缺乏精良的交叉学科教材也令各学科教师为难。有困难是现实,但不能成为懈怠的理由。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实际上蕴含学科的人文精神和科研工作者的理想与信仰,这是“大思政课”的很好的教材,但目前这方面的挖掘和提炼明显不足。事实上,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之所以能够逻辑互构,是基于思政课程引领各类课程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各类课程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二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育体系有极大潜能等待发掘。改革学科教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理念是当务之急。

其五,学科综合应用方法不足。传统教育体系中,一般存在三种主要的教育形式,即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12]从现代教育视角看文学课程的内涵已被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替代和扩展,其特征就是鼓励心智活动,培育责任感和敬畏感,培养学习者心追求善与美的能力;科学课程即自然科学的相关课程,主要通过训练观察自然现象,认识推导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及规律,其特征是将唤醒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习者求真意识与能力;技术课程教育特点是遵循人们内心的自然本能,把思维转换成手工技艺,把手工活动转化为思维。现代教育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逻辑和思想的美妙的一种深刻的认识,更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故而,这样培育人的过程必须是浑然一体于教育全过程、全课程。“大思政课”要求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学。即,要求在大学的综合学习阶段师生都必须脱离被动训练的习惯和状态,进入到积极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思政课要走出课堂、走向走进各类课程,走入社会,从各类课程中发现存在于学生中多层面的思想问题、心理困惑与成长性问题,实实在在地关注学生的学业、身心和成长,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的理念和方法综合起来,效果真实起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建设“大思政课”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现实路径

“大思政课”理念下要立足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实际,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机制,在共筑信仰、共建制度、共育人才、共制教材、共通方法等方面探索可行路径。

其一,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筑信念信仰。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人的工作,人是活生生的人。“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13]构建“大思政课”要突出信仰锻造,强化精神培育,重视品格塑造。“大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就是要让知识活起来,让思想动起来成为全体教师的教育信念。各类课程教学应秉持科学精神培养学习者求真务实的品质、无偏见的求知欲与精诚至善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理解个人未来学术前景与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任何学科建设和发展客观上需要集政治性与学理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并举,这是趋势,也是教育目的的现实要求。涵养优良的治学风尚,既有全球化视野,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展现各类课程蕴含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教师自觉合作,共同鼓励青年学生尊古而不泥古,自信而不自负,为传承和创新科学与文明努力向学,奋发有为。

其二,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建制度。制度设计也是顶层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点、根本点。制度设计包括目的意义、目标管理、动态检测、教师培养。目的意义即在每一个课程教育教学浸润思想性和方向性,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立场方法;目标管理即切实落实课程教学需兼顾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育目标;动态检测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是落实各类课程融入思政理念的重点。这体现在内容上动态变化、个性鲜明,既尊重各类课程内在逻辑,又呈现思政理念的动态介入,具体到不同课程各章节就是思政教育理念实践化和具体化反映;时间上贯穿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师培养是对教师进行再培育、再教育的过程,让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到培育目标、动态检测和人才共享的全过程,使各类课程教师逐步具备持续融入“大思政课”理念的能力和素养。同时,要求思政课程教师加强自我继续教育,主动关心科学技术和前沿发展,关注科技最新成果及应用前景,提升个体科学素养,用对科学的敬畏和危机意识激励青年在各类课程学习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制度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才能建构学生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才能将“大思政课”有关要求切实落实。

其三,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育人才。学生、学术、学科是教育效能的三个重要方面。从事各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依托自我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发和再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必要和可能。从近年高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可见,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并成效明显,这说明教师之间实现知识共享、知识互惠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在相互学习和联系中,思政课教师也深切理解到走近走进各类课程,开门讲思政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有力举措。各类课程教师也认识到以往忽视或轻视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造成重术轻道的现象,逐步认识到课程教学中不讲政治、缺乏思想、不谈信仰、漠视人文的片面性,逐步认同并遵循教学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等教育原则。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百年大变局,我们培养的人才既要是一批批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医师……还要是一批知其学,还知道为谁学,有一颗中国心、讲中国情的中国人。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能一次次被他国“收割”,更不能培养只知跟随、不敢突破的“随从跟班”。中国的大学要大力宣传科学家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发挥先锋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大思政课”教学和实践中来,培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培养出自己的大国工匠,培育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品牌开拓者,使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伴随着中国发展的硬实力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有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才可以造就中华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者,培养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书写人类历史的贡献者。

其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制教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可以探索共编参考教材。教材要注重学校教育和学生成才存在的共同问题,从问题入手,突出实践导向,还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科历史与发展进程中经典思想元素,凝炼出伟大的科学精神,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奉献精神,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集探索与发现、发明与创造、科学与人文为一体的学科历史和文脉作为各类课程的特色内容。相关部门要尽快组织专业力量编制出适应需要的“大思政课”教材,尤其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的实践及总结的经验融入思政课教材,作为激励青年学习的范本;要利用社会大课堂,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旅基地、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展览馆、重大改革发展成就等进入“大思政课”教材库,拓展教育资源;要从历史、性质、特色、功能、价值、问题等方面综合梳理学术脉络,可以专题式、问题式围绕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发展展开讨论和建设教材体系,引导师生思考价值多元化社会人类应坚守的信仰信念,促进学生实现主体精神世界的深刻自省,防止学生迷失方向和目标,引导他们将国家认同和人民情怀融进心里,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仰者、捍卫者和坚定实践者。

其五,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共通方法。方法为目的与内容所用。当下教学法改革在高校已成常态,也是教师共同参与的科研方向。教法应用和创新成果斐然。且不论传统的讲授、讨论、辩论法,一线教师积极投入新兴教学法实践和应用,PBL教学法、CBL教学法、TBL教学法、翻转课堂、微信平台实操法、混合式教学、AI技术教学法、在线教学、在线互动等等,无论在各类课程还是思政课程中,都已经被广泛应用。应用相似的方法可能产生相近的问题,而对问题的分析能成为“大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新起点、新重点、新热点,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这样的方法论无论文、理、工、医、农各学科教学皆可应用。有效的教学法必使大思政课在同向同行上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