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茹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是重要手段,可使学生多方面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艺术内涵。除此之外,也可培养其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发展多元思维。本文在此提出几条策略,如“强化合唱欣赏”、“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合唱伴奏”“开展多元活动”,以供有关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借鉴,促进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策略
作为一种歌唱形式,合唱在我国发展较晚,自19世纪末期才由西方传入,而且其发展较为缓慢,但于我国解放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以及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1随着素质教育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各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已在不同程度上展开、实施。但在当今教育、社会、文化发展等多重背景下,基于其实施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需要优化课堂教学,保证教学效果与质量。
一、强化合唱欣赏
经过百年发展,我国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经典合唱名曲。而且,不同的年代均有经典的合唱曲目。2例如,上世纪初期的《春游》、《送别》,三、四十年代的《黄河大合唱》、六十年代的《长征组歌》、七十年代的《乌苏里船歌》,近些年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等。在教学时,可于课上、课下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欣赏,以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听觉能力。因为小学生对合唱认知、所持情感以及合唱能力普遍存有不足,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经典曲目欣赏时,应通過多元形式实施。3
首先,对于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曲目,可采取整首曲目与片段欣赏共同实施。特别是对于 《送别》、《黄河大合唱》这样的曲目。而且,在进行片段欣赏时,也可以解构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不同部分的高低声部。其次,对于教材中明确要求学生欣赏独唱版本的曲目,如五上的《东方之珠》以及《杨柳叶子青》等,可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演唱者的表演。而对于那些明确要求欣赏合唱版本的,如六上的《送别》则可应用多元科技构建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欣赏。
二、加强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能否得到优化实施与教学设计休戚相关。相形之下,合唱教学相对需要学生演唱节奏整齐划一,所以优化教学设计更为重要。实践表明,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优化相关教学环节,不但可在极大程度上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
例如,在六年级开展《DoReMi》教学时。该歌曲源于外国电影《音乐之声》,且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七个音符。相比于此前学习的歌曲,该歌曲有着很大不同,特别是在音阶与声部方面,学生对其存在着较强的陌生感。为此,教师首先播放了电影较易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该歌曲的背景。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齐唱“1234567”,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吹气球时的气息运用,并通过“三维动图”进行演示。这样,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之后,开展声部练习。等学生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加入了竖笛练习有关音阶。 在这些顺利实施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旋律创、填词,并对歌曲进行二声部伴唱。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均恰当地应用了“柯尔文手势”引导更好地把握音准,进行演唱。正是通过这种巧妙的设计,该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保证。
三、提高合唱伴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力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从专业能力而言,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完全能够胜任包括合唱在内的 不同形式、内容教学的伴奏。但从日常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课堂的伴奏行为过多地限于“即兴”,加之因为音乐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学通常于多媒体教室举行,在此情况下,电子琴、钢琴伴奏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或者说,即兴伴奏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单声部歌曲伴奏的需要,但却不能完全满足合唱的需要,因为其并不利于学生对音准的把握,所以,为优化合唱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提升教师电子琴、钢琴的伴奏能力。5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尽可能地打破“即兴”伴奏,而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不但把和弦标注于教学曲目上,而且应根据教学曲目的旋律确定和声、根据其情绪确定织体音型。否则,便不能准确地把握该教学曲目的风格,更谈不上根据需要进行伴奏编排,对“引子”、“过渡句”以及“高潮”部分进行处理。同时,也会影响该曲目伴奏的“力度”、“和声”、“音色”等,从而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四、开展多元活动
任何教学均需要课内外协同进行。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需要课内外协同实施。
此方面,合唱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面临着很大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 当前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带来的机遇,把不同形式的合唱活动有机纳入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体系。此方面,可根据不同的节庆开展与之对应的合唱活动。例如,班级合唱、师生合唱、自由组合合唱等。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带来的便利,通过“家校社”结合,组建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学校合唱团,使之走进社区、单位等,以提升学生的合唱参与程度、兴趣与水平。这样,以使合唱教学校内外互促。
小结
合唱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情境下,小学音乐教学全面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促进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相关方面的发展,具有多重功能。为此,有关方面应按“新课标”要求,采取优化策略,加强合唱教学。
参考文献: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1]陈家海.对“杨鸿年合唱训练体系”形成的理论思考[J].人民音乐, 2017(1):16-20.
[1]崔笑,王舒婷.关于小学童声合唱活动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 41(23):62-64.
[1]陈丹.音乐课堂中科学开展合唱训练的路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9(S02):43-44.
[1]汤卢,陈林.浅析钢琴伴奏艺术的魅力——以合唱伴奏为例[J].音乐创作,2015(5):189-191.
[1]高侠.如何引导小学生为歌曲做二度创作[J].中国教育学刊, 2018(S02):161-162.
课题项目名称: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年度课题
课题立项题目:《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SGH21Q180
225750170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