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品红
[摘 要] 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整体表现形式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特点,是一项较为大型的歌唱形式,可以对学生的歌唱兴趣、自信心、表演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地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但是据相关的调查分析,目前较多的合唱教学处于教学质量不佳的状态,因此如何做到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下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多方面予以建设性的意见,力图为合唱教学的改观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 音乐课堂 合唱教学 有效途径
音乐是一种人们反应现实生活以及情感态度的艺术形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而且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合唱是音乐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人声合唱为具体的表现工具,通过人声中的差异性表达音乐的思想感情,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是目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1]。针对目前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学效率不佳的状态,尤其是在合唱教学上,音乐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环境的塑造、合唱教学中的目标设置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音乐合唱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之与合唱教学中原有的特点、性质进行结合,进而将学生的音乐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提高至目标值。下面笔者将以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为背景,对合唱教学进行有效途径的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
据相关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较多的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等教学均予以不重视的态度,而音乐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亦随之处于不佳的状态,极其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有限,不能通过自身对音乐进行自我的欣赏,从而降低了对合唱教学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抓住学生阶段性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征——好奇心强、参与积极性高等,通过借助其他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对合唱教学的兴趣。
以《大雨和小雨》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先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找寻生活中大雨、小雨的声音,然后在课上予以学生听觉上的欣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待学生欣赏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自我感觉的分享,然后总结学生之间的结论,接着在学生的结论上进行概述或纠正,同时可以抛出问题,例如“同学们想知道大雨小雨要是一起进行演奏,会是什么感觉吗?”,引出合唱的定义,牵着学生继续对音乐、对合成产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创造声音结合的方式将其雨声进行听觉呈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对合唱形式的积极性,最后再指导学生对课文篇章的音乐进行合唱的演绎。
二、 创新合唱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合唱积极性
在大多数人们的观念里,合唱的模式就是一个整体歌唱的形式,人们只关注到合唱的整体效果,却往往忽略了合唱中自由个体的呈现能力以及地位,因此极易致使人们对合唱理解产生偏差。据相关的心理学分析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我表现上尤为在乎,具有期望被关注的心理,因此格外在意自我表现在同学、教师眼中的印象,而合唱的传统观念在大多数小学生的思维里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概念,因此导致小学生对合唱的整体表现形式产生理解的偏差,进而影响小学生对合唱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不仅降低了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对合唱的积极参与性,而且还影响了音乐教学课堂的传授效率,因此教师应格外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呈现形式,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自我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将自有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从教学模式的改变中转变小学生对合唱观念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对合唱音乐的接受以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以《同唱一首歌》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民族之间的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以简单的例子加以解释,让学生了解自由个体对整体的影响,进而将这一观念牵引至合唱的观念上,指明合唱参与的个体与合唱整体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意义,例如在歌曲的复唱部分,教师可以将应注意的歌词以及音符作为自由个体的例子,例如“像呀”的“呀”是以轻轻的声调带出,表示歌唱的愉悦,而“妈妈”这两个字要将语气表达地更为亲切、有力量,在整首歌的表现中能将其蕴含的寓意表现出来,每一细节都影响着歌唱呈现形式的完整性以及完美性。帮助学生对传统合唱的禁锢思想进行转变,让学生理解自我表现的完整性在合唱中的影响性,进而促使学生接受合唱的形式,提高合唱的积极性。
三、注重合唱技巧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合唱信心及理解水平
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组合的形式,具有参与面广、普及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难度性,不易于理解以及探究,但是由于其表演形式常有指挥人员的参与,因此在另一个程度上又将其技巧性表露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等方面均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因此在对合唱的理解以及掌握的层面上均处于音乐门槛之外,又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面对自身合唱能力以及调和能力不佳的情况下,常以消极的心态进行处理,不利于小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音乐信心的树立,因此要求小学音乐教师注重采用技巧性的合唱引导,帮助小学生提高音乐的理解水平以及建立信心,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幸福拍手歌》一课为例,该篇课文的音乐旋律主要以两个字为一个音节,呈现出轻快、欢乐的形式,因此对歌唱的时候的呼吸、旋律、节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合唱前,先予以学生进行分组、自由的形式把握音乐的快慢、缓急,可以先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呼吸之间的转换形式、节奏,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控制气息,以教师亲身示范的方式,更直观的将其方法进行讲解,促进学生的理解以及把握,从而促进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对歌曲节奏的把握,进而促使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做到声音之间的统一、平衡、协调,使歌曲的表演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展现,为学生今后学习合唱树立积极的信心以及奠定坚实的技巧性基础。
四、适当调整合唱教学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合唱把握度
合唱不仅是一种听觉享受的音乐呈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性的形式表现,可以根据人声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有童声、女声、男声、混声、同声等形式,在其形式中还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业性划分以及严谨的要求,具有音响层次多、力度变化大等特点,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中的深度难以言喻,更是难以理解,因此要求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合唱的过程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理解的能力,调整合唱教学的难度,遵循逐层递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合唱的理解以及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2]。
以《小毛驴爬山坡》一课为例,文中以小毛驴走过的两段路线不同音调为重要的区别难点,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极易将其难点忽略或避开,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前,可以将课文的难度进行分层的划分,尽量将其难度降至最低,然后再通过逐层递进的形式将课文进行整体性结合,例如可以先将音乐中隐藏的故事进行语言形式的讲解,帮助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然后可以在讲解小主人两段不同心情的时候借助纸杯或排手的形式将其节奏进行演绎,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跟着教师的节拍自我感受音乐的不同呈现节奏,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的理解上,最后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合唱组合,促进学生对合唱的把握。
五、充分发挥乐器对合唱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合唱可以分为有伴奏与无伴奏两种形式,对于无伴奏的合唱形式,其在声部之间的旋律以及高度均具有较高的要求,是一种较高水准的表演形式,而有伴奏的合唱形式不仅可以为合唱的表演增添律动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合唱参与者对音准、音高等方面的掌握,促使合唱表演的顺利展开以及完美呈现[3]。根据小学生的特殊心理以及阶段性的特征,小学阶段的合唱应多采用合唱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助,通过乐器的特殊形式以及特色音色,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借助乐器的音准控制帮助学生提高其音乐的掌握能力以及歌唱水平。
以《用声音编织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课为例,该篇课文重点是突出声音的故事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乐器的未知,因此极易会被各种不同的乐器以及乐声所吸引,教师可以通过将这两点特性进行有机的融合,借助乐器的特殊声音以及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展开。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构思能力以及想象空间,通过对声音建筑的遐想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学生对自身作品进行演绎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中找寻到的乐器声音予以学生听觉欣赏,同时在予以乐器的呈现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进行详细、简单地阐述,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水平以及音准等方面的把握,进而为合唱的协调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唱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能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更富有实效性,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重视合唱教学的意义。据相关调查发现,当前的合唱教学存在传统观念禁锢、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引导方式偏差、教师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控不准确等问题,严重影响合唱教学的课堂效率以及传授质量,尤其是对以培养兴趣等基础性为主的小学阶段教学,因此教师可以以转变理解观念、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水平、注重技巧行的引导、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利用乐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艺术气质,同时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性发展的人,从而促使合唱教学的课堂实效性[4]。
参考文献:
[1]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61-162.
[2]林秋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8-328.
[3]赵红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开心素质教育,2016(04):72-72.
[4]解传旭.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8):00053-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