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内外”尺度 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2022-03-21 19:39徐国文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边界家风家校

徐国文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边界是指家庭或学校的集体认同与身份意识,边界的划分为家庭成员或学校教师提供行为特征和标准,有助于其社会分工以及角色定位。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边界在家校内部维系了秩序,在外部起到了保护教师和家长个体、学校和家长群体的作用。家长的职责不应局限于家庭教育,同时应扩展到配合学校教学和管理等事务中,从而增强家校沟通、互动、交往的信任感,并基于拥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等,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

一、厘清家长责任边界的必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面临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先主性、生活化、聚合性,这与学校教育在孩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家长需要明确职责和义务,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虽然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边界可以有弹性,但如果家长频繁越界或对责任边界认识不清晰,会导致家校教育合力作用的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只有厘清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责任边界,让家长清楚自身的主要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有效促进家校合作。

(一)家长责任边界的伦理性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终身成长中的基础性教育,家长必须用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在家庭中,学生的第一身份是父母的孩子,学校在这个领域不应承担替代父母的责任。家庭教育的教育功能、培养目标与学校教育有所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应该符合家庭教育的规律和进程。

依据2021年7月中宣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家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由此可见,从伦理性角度而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注定了家长责任的存在。家长必须在家庭内(场内)、家校间(场外)履行好应有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孩子成长中人生导师的作用。

(二)家长责任边界的法制性要求

日本最早明确提出家长在儿童发展中担负首要责任。日本新《教育基本法》規定,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在儿童教育上负有首要的责任,要使儿童掌握生活上必要的习惯,同时,努力培养其自立能力,谋求其身心和谐发展,并规定学校等社会公共团体需要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信息等,给予家长多方面援助。

在我国,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明确家庭教育责任,落实新时代家庭观并使其成为亿万家庭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02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改善家校关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提高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家长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

(三)家长责任边界的教育性要求

家庭除了要满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外,也承担着教育职责,涉及孩子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为了高效地进行家校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合理且合适的边界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从独特优势还是能力所及来看,家长都应在孩子的德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上有所侧重,从而与学校专业性的、系统的知识教育形成互补,这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家庭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重点加强孩子在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

从家长责任边界的伦理性、法制性、教育性要求出发,我们可以厘清家校合作中家长责任边界,其具有客观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要回归父母角色,寻找参与家校合作的正确方式和途径,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全面的帮助和指导。

二、厘清家长责任的“内外”边界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责任不仅在于家庭内部,也在于参与学校教育,乃至学校管理。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家长责任边界的划定应该从家庭内贯穿到家庭外,着重明晰“内外”边界,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一)内部:家庭监护、道德教育、生活教育

在家庭内部,家长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家庭监护、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三个方面。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首先要具备独立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生命保护意识和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以德为先,立足社会,这是人的生存之道。

1.家庭监护职责

家庭监护是家校合作中的基础性保障。家长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之外,还应该有亲子陪伴、行为管束、情感交流等。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的安全需要,还应满足孩子归属感和爱的需要,从而抵制外界不良事物对孩子造成的不可预测的影响。

2.道德教育职责

道德教育是家长的重要职责。《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家庭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道德教育要利用好家风家训等,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3.生活教育职责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和美国教育家杜威都正确提出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家庭教育应回归生活,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合理设定教育期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出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孩子。

(二)外部:家长教育、家长参与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责任边界的外部由家长教育和家长参与两个方面组成,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长参与是家校合作的必要条件,同时家长教育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家校合作。家长教育和家长参与,有助于厘清家校合作中家长的责任边界,让家长做好“分内”的事,把握好“分外”的尺度,有效增强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

1.家长教育: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

家长教育是指家庭教育指导者以家庭教育主体(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为目的,以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是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及其他相关社会机构有职责和义务为不同职业、学历、阶层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同时,积极参与家长教育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教育有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同理心,与孩子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效率,增强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改善家校关系,使家庭教育更好地与学校教育相配合。

2.家长参与:规范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内容

家长的教育职责不局限于家庭之内,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作用逐渐上升到重要位置。有研究表明,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家校合作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将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紧密团结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校德育的成效达到最大化。例如可以让家长走进课堂,成为“讲师”。學生家长有着宝贵的资源、丰富的人生经历,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来学校上课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共享家长资源,助力学生成长。通过家长课堂,孩子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各行各业的艰辛,感受到父辈们工作的不易,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例如学校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校园,零距离全程参观孩子的校园生活,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各类座谈活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例如鼓励家长主动报名参加班级或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协助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家长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自愿成为家校合作的志愿者,传授育儿经验,做家长群体的“大家长”。家长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可以加深家长和学校的彼此了解,使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学校工作。

家校合作是人类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明确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责任边界,不仅是家长合理承担责任的体现,更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家校合作中,家长要明确责任边界,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把握好“内外”尺度,使家校合作共育变得更丰富、更有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3860501908255

猜你喜欢
边界家风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守住你的边界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有边界和无边界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OF MALLS AND MUSEUMS
家风伴我成长
人蚁边界防护网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