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青,周庆庆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在网络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道德教育不仅是传统的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也囊括其中。但由于网络信息多元繁杂,网络道德教育转识为智的形成过程仍多有阻碍,妨碍了教育效果的最终发挥,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认识到“转识为智”的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维度,即关系、内容及实践维度,分析网络道德教育转识为智的建构。
网络科技迭代发展,信息获取方式变得多样化,使传统道德教育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正确厘清和把握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对转识为智的建构有着现实意义。
首先,准确把握教育者的主导地位。现代信息社会,“教师角色会有变化,但不等于教师将消失”。[2]而对教育者角色的认同是转识为智建构的先决条件之一。当下,各种纷杂的信息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价值观和有效选择性还不成熟,这需要教育者发挥思想理论传导功能,对多元信息理念进行筛选,传播先进的道德观念和科学理论,引导受教育者的道德思想向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转识为智的前提是在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承担的知识传授角色无疑是不可忽略的。
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正确引导和教育受教育者。遵循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相关条例,在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明确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影响,辨明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存在。[3]从网络道德教育的知识际遇来看,碎片化、冗杂化已成为无法避免的发展态势,因此应该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性挖掘出来,这就需要教育者去启蒙和引导。对现在的道德教育而言,对学生的启蒙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还能实现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教化的效果。
最后,在网络环境下有效优化教育关系。从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效果并不理想,对话机制也不通畅。因此,要想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的教育关系,就应深刻领会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的转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界限呈现模糊化状态,人们可以自由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自由发布信息,是教和学双重承担者。因此,正确处理和把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对道德教育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转识成智”原本为佛教用语,之后在哲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得到了内涵式发展,成为探讨如何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智慧的学术语。网络道德教育的转识为智,就是把知识层面的理解转化成个人内在的智慧,使其成为自己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内化与外化的自我教育,即将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个人身上的道德品质。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内化与外化关系。
首先,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育者道德教育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性教育,也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接受教育。人们理解接受正确的道德理念时,不能仅停留在脑中,只有付出行动使其转变成自己的品质,教育过程才算完成。我们不能忽视知识的重要性去空谈智慧品质的形成,也不能没有外化行动去获取知识,这样都达不到转识为智的效果。故此,内化是转识为智的前提,外化是转识为智的最终目标,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系,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其次,二者在自我教育中得到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P332)因此可以说,自我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网络道德教育来说亦如此。道德理论在外部宣传灌输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再外化成实际道德行为,最终实现道德素质、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的提升。杜威曾说过,“知识没有融入行动的动力系统之中,没有融入人生观之中,道德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成为单一德行的大杂烩。”[5](P195)可见,知识的内化到行为的外化是统一的,这不仅适用于学校的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也如此,这更是自我教育的要求和最终效果的体现。因此,道德教育的价值能否有效、顺利地实现,内化与外化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将教育贯穿在内化与外化的全过程,才能实现最终目的。
最后,二者统一于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6]这里强调了道德实践对道德品质和素质形成的重要作用。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认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P501)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在实践中展开的。二是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展现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一种行为表现和外在活动,在人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将已经内化的道德准则、道德理念,转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并表现出某种道德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品质或转识为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道德实践过程相伴随。
网络中的信息,从性质和特点上基本可分为知识性信息和价值性信息。所谓知识性,是指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性的认识,回答关于客观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知识性表现为关于道德理念、原则等道德方面知识的输入,尤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教育。所谓价值性,是指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的评价性的认识,回答关于客观事物对于我们自身意义关系的“好不好”“要不要”等问题。道德教育的价值性表现为帮助人们修炼思想品德,提高道德素质,正确改造主观世界。这其实也是转识为智的两个内容层面,“知识”到“智慧”、“知识”到“价值”以及“知识”到“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转识为智”作为当今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导有利于冲破传统道德教育观念上过于强调知识灌输的藩篱,让道德教育归根于人的品质的培养,而不是说教,有其真正的实际意义,是教育恰当性的准确表达。
互联网时代,道德教育的知识范围更广,如何把握知识是网络道德教育转识为智构建的基础。
首先,从网络时代下知识境遇来看,知识呈现泛滥化。互联网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等显著优势,让人们身处知识的洪流,各种各样的信息虽不同但冗杂,而且还有不可避免的知识异化,虽获取很多,却束缚其中,并没有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在知识层面的效果。因此,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扮演好信息知识“把关人”的角色。道德知识对于个体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从“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于从“知”到“信”(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8]所以,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来说,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知识、理念灌输的同时,要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达到知识升华状态,达到智的状态,这其实就又回到内化与外化的把握上,二者是不可割裂的,因为空白无力的知识是无法构建起转识为智的。
其次,从网络时代下知识传授来看,沟通传播方式多样,但深层次对话机制不健全。在网络中,教育者传播知识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如短视频、H5及直播等,当受教育者通过网络接收这些形式时,二者之间的交互性沟通并不强烈。事实上,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受教育者的自我选择能力比在传统道德教育环境下更加凸显,有充当信息的反馈者,亦有信息的传播者,同时还有信息的免疫者,这三种性质的角色有时其实是在一个个体中体现的,人的教育身份在网络世界中不再固定为一种。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道德知识的传授变得不如传统道德教育那样有深入性,人们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信息知识,但大都浮于表面的知识层面,仅仅是在看到或浏览时头脑里有个浅印象,之后就不得而知了,这对网络环境下转识为智的形成是阻碍的方面,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知识传授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话不健全,换句话说,这只是单方面的过程,要想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二者双向且有效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教育过程是中断的,最终达不到目标。
最后,从网络时代的知识生成来看,网络道德教育转识为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生成性本身就体现出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活动是在动态、变化、开放的过程中进行的。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的构建、重组及变化已不再新奇,人们每天都能面对纷杂多变的知识体系、层次与内容,道德品质或素养在复杂环境下会受到干扰,难以完全形成。因此,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转识成智”正好起到解决这一现状的催化剂作用,既可以使人们拥有知识又可以使其获得智慧精神,塑造自我,修养品德,成为德性之人。
在知识背后层面还有智慧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应该探究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智慧阐述为“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9](P3)知识和智慧并不是孤立的,二者应在一个统一体的角度看待。
在网络道德教育领域中,智的层面还应要注重品质的养成。可以说道德教育是实现道德目标、转变道德观念、塑造道德行为品格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如果用纯粹知识论的态度去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这就把道德教育变成无价值活动。“从知识到智慧的发展,有一个由‘见闻之知’到‘德性之知’的过程,也就是冯契教授所说‘转理性为德性’的过程。”[10]这表明了品质德行的重要性,即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是把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有道德品质的人。因此,我们需要走出“知”的误区,看到“知”背后的“智”的重要地位,实现“知”与“智”的有机融合,让知识性和价值性共存共生,凸显道德教育的价值性,把知识性认识传播的着力点放在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上来。
网络道德教育应网络而生,是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有目的、有观察地参与实践的过程,是在实践中提高的过程。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和改革势在必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既是现代道德教育网络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网络社会中人的道德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首先,立场要坚定,自己必须是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路线衷心热爱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在网络环境中把“24字核心价值观”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培育当代青少年认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充分发挥好道德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这是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当代青少年良好道德素养的首要任务。其次,在处理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要善于发现、聚焦人民群众所关注在意的问题,并及时有所行动。在解决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和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的彻底性。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离开人的道德教育是没有意义且不切实际的,就如同浮萍,没有牢固的根基,永远摇摆不定。再次,还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力量,内化于心,以增强教育效果,为社会朝着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付诸行动。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微课、微视频以及相关APP的公开课,譬如演讲、朗诵和知识竞赛等,在对青少年教育引导时,也要时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方向引领。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最后,网络道德教育要保持生命力,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德智体美劳教育全过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道德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同时道德教育离不开人,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道德教育不仅需要价值导向,还需要从人的自身权利、尊严出发,尊重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发展,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打好基础。在平等的基础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道德教育内化为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的力量,从而发挥道德教育价值导向的旗帜作用。
在互联网领域活动与发展中,每个人都是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观念,只有不断培养互联网学习能力,熟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才能如鱼得水地利用网络与学生沟通交流,探究和发现网络环境视域下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规律,在网络中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彻底融入互联网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11]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在思想政治、道德法治上不断引领人的思想发展,把握新时代发展脉搏,培养主体性,努力推动人们转识成智,在网络世界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素养。
一方面,媒体要坚持正确的网络道德舆论教育导向,主媒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官媒主媒之外的其他媒体也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立场,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客观看待发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各种事件,用真理、事实和现实解惑答疑,传达客观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态度,以引导人民群众分清善恶是非,真正达到主流媒体进行德育的效果,让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中的主流。另一方面,网络在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监督体系是网络德育过程中最不能忽视的部分,因此加强和完善网络舆情监督体系是应对网络道德教育发展出现的问题的必然要求。相关监督管理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网络德育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科学的信息审查机制,完善举报网站的制度建设,不断规范网络舆论监督,加快互联网安全环境建设,给予互联网拓展的新领域发展必要的保障。
总之,在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知”与“智”二者的准确把握和有效转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缺乏转识为智的建构意识则难以实现培养人的良好德行与品质的目标。只有认清这一点,网络道德教育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更深一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