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洲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雷金洲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中学,甘肃平凉744000)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法,是创新该学科教学的重要举措。即在新时期教学下,教师应当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点,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以此引领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独立探知、自主创新的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既包含着大量的理论知识,亦离不开实验的践行,而实施探究性教学则是将两者有机融合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就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学者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探究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纵观高中物理课程,其存在着显著性的实践与逻辑特征,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伴随新课标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做出改革和创新,并要站在学生角度上思量正确的授课模式,迎接新时期教学发起的挑战,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可以说,想要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物理中更好地践行,则要摈弃传统的授课观念和方式,积极顺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并将学生视为主体,强调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才能不断开拓他们的学习思维和能力。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把握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和作用,转变仅凭灌输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授课形式,要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知、独立思索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提高其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继而才能全面展现该教学模式的实质效用。
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即是以问题为基点,以此创造和问题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从而带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发展开对问题的思索和探究,通过这个过程逐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继而联系新旧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架构的一种学习方式。采取探究性学习模式,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优化学生的独立探知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水平。通常情况下,探究性学习模式多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开展,这便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及团队意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科研的能力,并且也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观,促进其全面素养开花。
探究性学习模式涉及人才培养的各项能力,诸如合作意识、科学素养及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皆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一种极具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为主体,旨在扭转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模式,这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是当下教育环境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最终目的即是为了人才教育而服务的,应当受到推广和践行。
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带入高中物理课堂上,能够利用物理实验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即使其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行展开相应的实验研究,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亦能锻炼他们动手实操能力。这正是新时期教学倡导和追求的学习方式,扭转学生对理论知识一味死记硬背的局面,使其能够站在探知的主体位置上,通过实践深化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该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自主空间,使其能够在探究学习模式中自行探求知识的原理,更加深刻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形成。这样既能优化他们的学习成效,亦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善于通过实践掌握学识,这对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皆是铺垫下了扎实的基础保障。
在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实施下,学生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此之下的学习氛围亦发生了变化,一改以往沉闷的气氛。具体来说,该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高涨,使其逐步看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趣味所在,继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换而言之,探究性学习完全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以此开展物理教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开放性,从而促使教学环境愈发变得轻松和谐,使得学生更有对知识的探索兴致。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不断探寻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从而有拓展他们的物理思维。这对教学而言,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教学的创新。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明显的“应试教育”现象,即将教学重点过多投入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方面,这便形成了一定的弊端,疏忽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培育。探索性学习模式则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视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能力为目的,更加倾向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联合,这便能够有效强化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于“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认识。基于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极具应用特性的学科,故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要通过不断地践行验证理论,这样既能锻炼他们思考、动手能力,亦能使其在摸索和思考过程中强化学习成效,树立学习自信心。可以说,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能够巧用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点偏于抽象化,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可以说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而通过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致,亦能使其在探究中建立物理思维,继而更加深化地理解理论知识,这便有助于强化他们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效。
在开展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论是践行的前提和根本,对于学生而言,想要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则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反之,如果理论基础不够牢固,在进行实验环节时则会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这便不仅会干扰到他们的最终效果,且会影响其实验兴趣。故而,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时,尤其是涉及物理实验时,定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准备,才能确保该教学模式效用的良好发挥,提高践行效果。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些实验就存在一定危险的。为此,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之前,学生要充分把握实验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做好实验的安全保障。反之,如果没有将注意事项了解到位,降低实验的安全保障,不仅会影响到实验的有序性,还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规范操作,还会造成器材和设备的损坏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实验信心,对其造成心理上的干扰。故而,在实验教学前,教师定要向学生传达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才能促使实验安全有效地开展。
对于高中生来说,开展物理实验既是探知过程亦是一种挑战。为此,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时教师应做好指导,不仅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通过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即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获取学习成就感,同时要注重从多维度、多层面予以指导,继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物理思维及独立探究等综合素养的培育。即应以学生为主体,把握他们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创设适宜其发展且具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致,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基于高中物理知识偏于抽象化,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便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难懂的知识点,既能降低学习难度,亦能引领他们发掘物理学的乐趣。为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大纲,结合学生内需营造科学有趣的教学情境。
譬如,在学习《向心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展开预习,并结合学习内容收集相关资料,使其对“向心力”产生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为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体现向心力的视频,如火车的车轮能与轨道完全吻合滚动而不会越轨。通过视频让学生思考:“向心力大小和哪些因素相关?”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相应情境实验,即让学生用一根线,一端系上一个小球,而另一端则牵在手中,并将手举高,让小球在水平面中做圆周运动,同时,通过线的长短来观察小球运动的快慢,以此感知小球运动和拉力的关系。通过该实验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这样能够全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且能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提高学习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即对于做出回答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并让同学们积极提出质疑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做出总结和分析,让学生深刻了解到“向心力”的重难点知识。
在物理课程当中免不了实验教学环节,为此在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设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自主探知和实践理论的空间与机会。这样才能锻炼他们动手能力,优化学习成效,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继而要助于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切勿过于插手,也不能放置不管,应当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致力于有效开展物理实验,并能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
譬如,在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即可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验课程,从而展开对本课内容的探索和学习。首先教师要指引学生正确的实验方向,并引导其正确理解该实验的探究思路;其次事前告知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使其严格遵守实验标准和要求;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此外,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相关事宜,可以进行实验步骤及标准的演示,诸如可以提供相关实验方案作为参考,如平抛运动法、斜坡法等。并指导学生要观察和应收集的实验数据,而后使其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该实验,通过团队协作、探讨的过程使其感受到学习物理学的乐趣。通过实验操作,引领学生既能积极参与相关理论的验证,亦能开拓他们的探究思维,继而提高实践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化,为此想要探究性学习模式得以更好地践行,则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予以充分的尊重,正确处理学生的差异。鉴于此,教师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从而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譬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部分内容时,针对基础偏薄弱的学生,教师可采取正面提问的方式,即所提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以此帮助他们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或是,借助引导性问题帮助他们捋顺各个知识点的关系,如“电与磁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巩固所学。而对于物理基础偏中等的学生,教师则要采取追问形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如“通过转动电机能够产生电流,机械能是否能够产生电能?”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对于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采取综合性问题或是假设性问题,诸如“通过直流电动机作为发电机,让叶轮带动线圈的转动,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以此强化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的结合,从而开拓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很多物理知识都源自生活问题或现象,可以说今天的物理理论皆是由生活实际转化而来,对其进行加工提炼而成。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积极联系起来,实现物理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模式中,主要为让学生自行对物理概念及实验的探索和研究,如果单凭理论知识,很难找出有效点,而如果将其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不仅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亦能具象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可以将诸多生活现象融入其中,诸如电话靠近电视会产生干扰、洗衣机在甩干后衣服会紧贴滚筒等等。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课本知识,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探知欲望,亦有助于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其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更深入把握重难点知识。
譬如,在学习《压力和压强》相关内容时,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陷入沼泽中,为什么越挣扎,越是身陷其中?”通过这个问题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保存强烈的好奇心展开学习,这便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并展开对相关知识和问题的深入探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综合能力。在此之下,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现象,不仅能提高学习能力,更是扭转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的有效举措。故而,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引其不断探寻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经验,继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物理思维和探知能力。此外,教师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其实施分层化教学,致力于每个学生都能获取发展和感悟,促进整体学生的进步。
[1] 薛艳英.浅谈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02):51-52.
[2] 王亚平.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05):41-41.
G632
A
1002-7661(2022)10-0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