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说中学”教学策略探讨
张涛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宁夏银川750001)
学习过程是通过感知、理解、抽象、运用等环节完成的,各环节的进行都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发展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也是语文素养之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堂也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期。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如何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说中学”、在“学中思”俨然是当前需要着重思考的一项课题。
小学语文;说中学;教学策略;语文素养
说话是人的本能表现,而说话传递的信息即通过语言的形式加以表现,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人类保存、传递、领会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艺术成就的手段;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当今社会,语言表达能力不可谓不重要,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它深深影响着一个人发展的深度和宽度。而语文学科学科作为一门以读写为基础、以提升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课程,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俗话说:“上行下效,上率下行。”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对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够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更能够服务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等方面。而学生的语言能力上去了,语文理解和表述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这种相互递进的关系得以让“说中学”的教学策略显现出独有的优势,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铺平道路。
所谓的“说中学”策略,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开阔思维,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目标。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说中学”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之间对知识进行交流探讨,而且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由此进入深入阶段。对于教师而言,与学生的互动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保证互动的层次和交流的程度。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语言艺术的充分考验,教师的语言魅力深深影响着学生的言语构成和表达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交流是其学好知识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其学好语文的根本,在“说中学”的教学策略既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施展,为教师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铺平了道路。因此,在以核心素养为理念指导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践行“说中学”的教学策略是决胜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了白热化时期。一方面,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自身学科素养、教学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统一布局,为适应改革需求,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成为教学首选。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学”既符合语文学科的语言性特征,也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无疑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上乘之选。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意识虽有了显著提升,但语文思维和学习方法的缺失让学生在学习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由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单纯的说教难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质的提升。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说中学”策略的教学优势,处理好与教学语言和学科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课堂的开放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其在“说中学”教学策略的引导下优化学习方法,提升交流、互动的深度与广度,以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为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笔者将从“教师的语言艺术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大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语言艺术,是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丰厚的知识积累,娴熟的教育技巧和超高的语言运用的完美结合,也是教师人格美、情操美和语言美的统一,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语言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与学生进行沟通的工具,是落实“说中学”教学策略的基本载体;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启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其思想境界的重要手段。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出语言魅力,践行“说中学”策略则变得至关重要。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讲好课、教育好学生,尤其要锤炼语言。语言的表述方式不同,学生在大脑中接收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的语言相比于直接讲解,能够起到赏心悦目、别有风味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带有思考性、启发性等特征的语言展开教学,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由“此”想到“彼”、由“表”想到“里”、由“因”想到“果”,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学语言应追求张力或弹性美,从而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体会到语文知识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以“说中学”为基本策略,并在语言表述上下功夫。首先,教师应以精心准备的图片和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美景有初步认识,并以问题作为“引子”,让学生产生用语言表述美景和心中想法的冲动。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优美语言进行标注。进而教师再通过替换法将课文中词语和句子进行合理替换,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最后,教师应联系课文内容,以一段优美的语言作为结尾,给予学生充分的遐想空间,让学生由西沙群岛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效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此一来,能够让课堂在语言的魔力下变得更有弹性。
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授业”与“传道”是水乳交融、同时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总是将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教师的教学语言正是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势利导,对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丰富哲理加以总结,浓缩出具有思想教育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为学生进一步践行“说中学”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落实“说中学”教学策略,教师应从语言表述的角度入手,并注重其思想性。首先,教师应精心备课,将课文内容加以润色,转化为生动的语言,通过故事的方式呈现,按照“讲一半、留一半”的原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分析文章大意,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进而,教师再结合课文内容因势利导,让学生揣摩这个成语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在课堂展开点线式提问,让学生就问题的深入产生更高层次的思考。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在“说”中掌握文章中的哲理,并将其内化于心。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回答中体会语文知识的哲理性,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言表述顺序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思维逻辑,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接收语言中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落实“说中学”策略,要以自身语言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形成具有逻辑性的表达,从而让语言在师生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教学得以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经过深思熟虑后,使语言与教材内容、学生心理实现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表达针对性,从而更好地践行在“说中学”、在“说中思”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在教学中落实“说中学”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一方面,教师应从教材出发精心设计教案,以具有逻辑性的语言优化导入、探究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课文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化等内容,对学生展开新一轮的提问,并与学生积极互动,在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利于让完整的思维表达体系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为其语文能力的提升做好实质性铺垫。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取胜之道,教学的价值远远不止于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而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认识自我并不断提升自我。“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最好诠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与其说学生缺乏多样、灵活的学习方法,不如说是学生方法论意识不足。其实学习方法如同战前点兵,兵不在多,而在勇。同样,学习方法不在多,而在精,在于是否适合自身的个性发展。而“说中学”的教学策略要求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并在相互交流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预习意识与能力,能够让其在学习中占得先机,提高学习效率。而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说中学”语文课堂,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技巧,从而在课堂提问和发言中获得对知识更深刻的认识。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尚小,自制力稍差,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上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给予其相应的点拨和指导,以让学生在完整与不完整之间形成心理落差,更好地掌握预习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说中学”语文课堂,教师应从预习的角度入手。首先,教师应以“信用”作为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诚信的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主动预习课文,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与其他学生分享,让其了解到学生之间对课文的不同侧重点。比如,有的学生注重词语和句子;有的学生注重整体大意和段落联系等。最后,教师再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思路和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大胆创新,改变预习的固有思路,引导学生从课文末尾入手,带着想象与思考反向预习,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堂的中枢是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最佳时机。如果把一节课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课堂的中间环节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高效率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而合作学习法恰恰能够反映出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合作探究法解决课中环节以讲述为主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各抒己见,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从而使得“说中学”的教学策略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我们与环境》这一课口语交际内容时,为更好地落实“说中学”教学策略,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法的积极作用。首先,教师应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通过“我与环境”的话题,让学生对环境的重要性有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应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生活案例,一正一反,让学生自由结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保护环境,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教师再让每组学生发言本组的成果,并将其做好汇总。最后,教师应与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习效率。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少不了课外活动的参与。课外活动不仅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能够发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说中学”的教学策略不仅仅适用于课堂,更应表现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并遵循语文学科特点,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表达自我,展现自身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定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一方面,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写作、演讲等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现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自主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活动内容以表达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不断地说中增强语言和思维的深度、广度。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评价,通过互评、自评等方面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在语文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使其更加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说中学”语文课堂,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这个年纪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需求。小学生群体在学生群体中具有特殊性,他们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每个人的个性初露头角。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以对错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因而,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采用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说中学”策略亦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切不能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要始终牢记课改精神,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1] 王冬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1):31.
[2] 朱金涛.随堂潜入话,润语细无声[J].新教育,2016(04):7-8.
[3] 李春江.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说话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119.
G623.2
A
1002-7661(2022)16-0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