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东
小学五年级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开展策略
梁宇东
(南平实验小学,福建南平353000)
五年级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高年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进入到快速发展期,教育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在五年级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对问题式教学形成关注,以问题为导向,活化课堂,创新教学。本文笔者首先针对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教学问题展开分析,然后分析问题式教学的价值,指出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构建问题式教学需关注的一些要点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五年级数学教师带来启发。
小学数学;五年级;问题式教学;构建对策
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学习。而到了五年级时期,学生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常识形成了掌握。而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就需要关注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要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当中脱离出来,以问题式教学为手段,构建起问题式的数学课堂。在问题导向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思考和实践练习,发挥出学生学习能动性,让数学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要想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对问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运用,那么需要先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认识。
问题式教学,这是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教育理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中,有学生提出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也就是学术界所称的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就是以问题为基础,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练习等,都融入具体的问题当中,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将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挖掘出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这些理论知识形成掌握。从本质上来说,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群体都在寻找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活动。问题式教学,就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有不少教师对该种模式展开实践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之所以提出运用问题式教学,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五年级数学教学表现出来一些问题,与预期当中的教学效果未能达成一致。而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发现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处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当中。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还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说明,学生在课堂上未能参与进来,发挥自身的学习作用。学生自己的学习作用没有得到发挥,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不足。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思考,学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形成探究和分析,实现更加深入的理解。然而从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课堂上教师对于数学知识处于直观化讲解模式中,未能给学生设置问题启发思考,这就导致学生自身的思维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三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程度不深。在当前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实践主要是以理论性的练习题为主,没能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中对学生实现实践指导,这就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有必要对教学方法展开创新,而运用问题式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针对五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来讲,目前存在一些客观问题,这导致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未达预期。运用问题式教学,能够化解存在的问题,体现出显著的教学价值。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对其形成理解。首先,问题式教学,可以转变课堂的知识传递流程,重构学习结构。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数学知识是从教师流向学生,也就是教师通过口述、板书等形式,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从问题中自主发现数学知识,知识传递变为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传递流程的转变,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掌握更加牢固。其次,问题式教学能够增加教学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课堂知识讲解模式,整体来说比较单调,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不高。而问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这样能够让学生展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最后,问题式教学,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构建。传统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和学生实践练习分为了不同的环节。而问题式教学是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实际上就包含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两个环节,这也就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融为了一体。
问题式教学对于五年级数学教学可以起到显著的教学作用,但是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对问题式教学的运用,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对教育学术界成果的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时陷入到了一些误区当中,比如采用的教学形式单一、问题缺乏趣味等等,这就导致问题式教学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想要问题式教学得到有效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一是多元化原则。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宏观性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对具体的形式做出限定。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关注到问题式教学实现形式的多元化构建,要基于多种不同的形式构建起问题式教学课堂,让问题式教学富有变化,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这样能够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兴趣,不会很快丧失学习热情。
二是趣味性原则。虽然问题式教学本身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兴趣转移很快,而且兴趣具有明显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问题式教学的运用,就需要体现出趣味性,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选择契合学生兴趣的元素构建教学活动,这样才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生活性原则。以问题为载体开展数学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上,还需要注意到生活化构建,也就是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尚小,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都很少,因此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设置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很难融入学习中。这就需要以生活化原则为规制,设置生活化的问题,开展问题式教学,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有效参与进来。
对于五年级数学教学,数学教师以切实理解问题式教学的内涵,把握相关的要点原则,然后对教学活动展开优化构建,让问题式教学切实融入数学课堂之中。
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形式选择,而问题清单,就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形式。所谓的问题清单,就是指以清单的方式,设计一系列问题,构成一张问题清单。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将问题清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清单上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基于清单上的问题导向,对涉及的数学知识展开探索,从而形成掌握。比如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1.数字4和2是什么关系?2.数字8是2的几倍?3.什么是倍数?4.什么是因数?5.12可以等于哪两个数字相乘?6.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可以像这样设计多个问题,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融入问题中,然后将这些问题编制为一张清单。到了课堂上,教师将问题清单发给学生,先让学生对清单上的问题进行阅读,了解基本的问题之后,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对照问题,从课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基于问题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部分学生在根据问题清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有效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让学生可以顺利突破学习障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运用问题清单这种模式指导学生开展问题式学习,还可以基于问题情境创设形式,指导学生展开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效利用,从而对相关数学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需要立足生活化原则,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构建生活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数学实践。比如教学“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构建起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天,妈妈买回来了4个冰激凌,一共花了12.8元,那么平均每个冰激凌是多少钱呢?基于这样一个常见的生活素材,融入小数除法的知识,构建起问题情境,让学生代入情境展开思考,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得出12.8÷4=4.2元。除了构建理论性的问题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构建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中对数学知识形成利用。比如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起“分一分”的模拟表演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小饼干,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人,并发放一些小饼干。接着设定具体的分一分活动,如每人分四分之一,每人分八分之一,再设计分数的加减计算,如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分之几的饼干?小刚的饼干比小花多几分之几?通过这样的实践模拟,将分数加减法融入进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问题式教学的运用,教师还需要关注到问题的创新变化,要对问题展开多元化的创新构建,从一个问题延伸出更多新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锻炼。比如教学“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提出问题:正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基于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继续延伸拓展出新的问题:如果知道某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只画出了一半,那么能否将图形补充完整呢?又比如对于“小数除法”的教学,就可以设计问题:8.8元买了4瓶饮料,每瓶是2.2元。如果以这个价格买5瓶饮料,那么一共要花多少钱?立足基本的问题,延伸拓展出新的问题,指导学生对新的问题展开思考探究,运用教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新的问题,从而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要有效创新课堂提出的问题,让数学教学活动得到深化。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免会遭遇一些疑难,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障碍。要想学生对数学学习中的疑难形成突破,就要学生提出自身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疑难。比如对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长方体有6个面,而两两相对的面,面积是相等的,因此实际上只需要计算3个相邻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能得出整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不过在实际中,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认识不到这一点,在计算中容易漏掉某个面的面积,从而导致表面积计算出错。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拿出长方体纸盒,将长方体纸盒拆开,将6个面全部标注出来,然后再还原,让学生观察6个面的相互位置,对长方体各个面的位置关系和面积关系形成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就会提问:如果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那么是否意味着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立足长方体纸盒,将长和宽标注出来,然后还原,让学生观察长和宽构成的面处在什么位置,这就可以发现长和宽构成的面,就是长方体的上下两面,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将问题式教学运用到五年级数学课程当中,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提问的直观性。因为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超出其认知水平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理解,在思考上就容易产生偏差。所以,可以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依靠信息化载体提出问题,以直观的方式,将问题展示出来。比如教学“平移”的时候,单纯通过理论说明,很难让学生对平移的概念形成理解,不容易把握其中的原理内涵。这时,教师就可以立足信息化多媒体,在多媒体中展示一张方格表,在其中设置一个具体的图形,然后让图形在方格表中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图形移动前后,图形本身的形状是否产生了变化?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利用平移知识进行思考,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具体案例,将平移知识运用起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创新教学活动,这是新时期教育形势下需要关注的一个要点。作为五年级数学教师,要对问题式教学有正确理解,把握相关的要点原则,然后立足问题清单、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以及使用多媒体等形式,以问题为基础有效创新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对数学知识展开有效的自主探讨和学习,加强数学知识的掌握。
[1] 黎霜.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3):38.
[2] 马燕青.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以《圆的面积》为例[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9(10):151-152.
[3] 邱静.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0):129-130.
[4] 张勤.问题导向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四部曲[J].家长,2020(05):100-101.
[5] 刘钦.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7):36.
[6] 王玮.抓住问题深度引导——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4):38.
G622
A
1002-7661(2022)01-01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