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他们提升地理素养的过程,地理素养包含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在学习中形成的地理上的观点,运用地理认知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基于地理之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可见为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不能仅仅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即对他们进行生态教育。生态教育也是地理教学的一部分,通过生态教育使得初中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态教育;素养发展
当前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快、水资源遭到污染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正在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将生态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地理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势在必行。通过生态教育,不仅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能从生态的表象中分析出问题的结症,同时也使得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他们会以自己的努力与体验改变着可以改变的环境,创设着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一、借力生态教育,提升学生德育发展的水平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地理教师要将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生态教育中的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就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渗透,让学生浸濡其中,获得熏陶。在当前素养教育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做到五育并举,德育的发展必然得到强化。但事实上,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德育往往是不够被重视的,或者是被忽视的。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地理认知的掌握,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学生的分数,学生自然的就以提升能力、拓展认知作为学习的目标。其实德育的发展也能反过来促进地理学科能力提升,能促进学生的精神生长,进而带动全方位的发展。
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 》为例,教师先是给学生呈现中国地形图,给学生讲解中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能排第几,让学生感知祖国幅员的广阔,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教师问,世界最高的高原,中国的青藏高原在地图哪个位置,它在第几级阶梯,它的地貌有哪些特点。学生先是想到了高原荒漠,想到了冰原冻土,也想到了湖泊沼泽。教师追问青藏高原上有哪些特有的动物,学生自然地想到了藏羚羊。于是教师讲解藏羚羊的生活场所主要就是可可西里、藏北羌塘等无人区,并展示出藏羚羊在前几年遭受非法捕杀的场景,让学生的内心深受触动,当画面里出现一群保护藏羚羊的人时,学生几乎同时感受到了温暖与阳光,生态教育的种子自然而然地萌芽了。最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藏羚羊生活中你的周围,你会怎样地爱护它们。如此这般,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将学生的情感与地理教學连接起来,地理课堂也成为德育提升的课堂。德育不是给学生空洞的说教,而是以鲜活的事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促成学生情感与思想的变化。
二、借力生态教育,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是简单地将相关的认知与结论加给他们,而是让他们主动地感知生态教育,让他们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之后感知生态教育的严峻与刻不容缓。很多时候,教师理解的生态教育与学生想象出来的并不是一回事,学生对自然与生态的认识没有教师深刻,达不到教师的深度也很正常。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分析问题的体验,让他们在分析中成长,在分析中发现真实的生态。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但是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考试前将要背的、要记的、要默的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识记中提升地理的能力,在识记中获得分数的提升。这样的教育模式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能力的生长,对生态教育的发展也是不利的。生态教育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从现象的表面发现问题的实质。
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为例,教师先是问学生西双版纳在中国地图的哪个位置,它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地方能适合亚洲野象的生长,让学生将气候与动植物的生存对接起来。接着教师转入一个热点的话题,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热点话题,在2021年7月份有 15头亚洲象一路北上,同时又有17头亚洲象南下,这说明怎样的生态问题。这其实就是给学生充分分析的空间,他们可将自己原有的一些体验、认知与课本的表述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自己的分析。为了学生更好地分析,教师可将相关的信息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视频中学生能看到亚洲象的样子,能看到它们所在的森林的浓密程度,当然学生也能看到当地人们对待亚洲象的态度,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更直观的体验,给分析提供更形象的画面。结果学生的分析分成两派,一派认为生态环境变好了,大象变多了,多得分成两路纵队,扩展新的“根据地”了。学生用三个“难道”的句式呈现自己的观点,难道大家看不出大象变多的镜头吗;难道大家看不到沿途茂密的森林吗,那些都是大象的家;难道大家看不到沿途的人们对待大象的态度吗,没有人驱赶大象,没有人捕猎大象,人们观念的改变不也是生态变好的标志吗。另外一派认为生态环境变坏了,大象要吃的东西在保护区得不到满足,只能出去游荡了。他们同样用三个难道来陈述自己的观点,难道大家不会计算吗,之前的保护区在越来越小;难道大家看不出沿途的人们投食的都是大象喜欢吃的菠萝、玉米,这些曾经是大象的家园,现在是农作物生长的地方了;难道大家看不出在大象出入的地方还有人们正常的劳作吗,这不也说明人们的活动已经影响到大象的生存了。显然地,不管哪种结论都是学生分析的结果,都是他们对生态的再认识。教师不需要给他们的分析下结论,而是要帮助他们继续思考。比如,就西双版纳的气候而言,生态变坏了,还会有哪些现象,泥石流还是洪水爆发?可见教师要将生态教育与学生思维的发展连接起来,扣动他们生长的弦。
三、借力生态教育,提升学生重建学材的能力
教材的编排有它自己的体系,基本是按照气候、资源、地形、地势、交通等板块开设的。地理教学中没有专门针对生态教育的板块,有关的内容都是分布在不同的章节,需要学生自己进行适当的建构。这其实是要求学生将不同章节的有关生态问题的内容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也有利于他们的掌握。当相关的生态问题变成一个框题,学生思考的角度就变得宽广了,他们可选择的认知范围也就变宽了。
例如,教师在课上提及了这样的一个与生态相关的事件,就是2020年的时候印度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蝗虫灾害。那么,印度的蝗灾会影响到我国吗?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学材建构。学生先是要理解七年级下册《印度》这章节的内容,要了解印度的气候特点与地形特点,要翻看地图看一看印度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生长什么样的农作物,为什么会遭受到这么多蝗虫的侵害,当地农民的种植水平又是怎样的,他们是如何防止一些农作物的虫灾的。接着学生还要关注中国的地图,同样地需要了解中国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是哪些,历史上发生蝗虫灾害的地区是哪些,现在这些地区有没有再发生过蝗蟲灾害。当然学生还要了解印度与中国接壤的地形与地势特征,这部分内容在八年级下册《中国的自然环境》有所涉及。同时学生还需要跨学科建构学材,他们需要了解有关蝗虫的生活习性,这部分的内容却是在生物课堂获得的。当学生将这样的三个方面的学材建构在一起,就能促成问题的解决。他们从生物课本中获得蝗虫有发达的足和翅,这使得他们善飞善跳,从地理课本获得中国与印度接壤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基于学材的建构他们得出这样的推断,蝗虫虽然善于跳跃,但是要飞过平均海拔在4000到5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是有困难的。通过这样的学材建构,学生自己建构了一次生态的教育。教师可以不断地创设一些与生态相关的话题,以让他们将各种学科的认知汇聚到一起,学材建构的能力提升了,对生态的理解也由片面走向全面。
四、借力生态教育,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对课本认知的理解与掌握,但其实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能力进而内化认知。生态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所听、所做、所感几乎都与生态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教师可在开展生态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的生态环境究竟是怎样的,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滴的渗透,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实践。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薄弱的,他们基本没有参与过像样的实践活动,对于地理认知的获得都以课本为主。教师需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布置一些他们可以参加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的双手、双眼、大脑都参与到生态的研究与探索中。
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资源》为例,这个章节中讲到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新能源、海洋资源等。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这些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调查本土的水资源,以了解当地的生态,进而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学生首先要在实践中感知家乡有哪些主要的河流?这些河流在家乡境内的长度是多少?这些河流最终流向哪些大河?这些河流的用途是什么,是蓄水、灌溉、运输还是观光?接着学生会观察这些河流有没有受到污染,主要的污染源是什么,人们有没有对这些河流的治理采取一些措施。再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画出家乡的水源分布图,以向更多的人介绍家乡的水资源。最后,教师让学生对家乡的河流生态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比如有学生说,要将两岸的居民搬出河两岸,这样就减少了河里的生活垃圾;也有学生说,可在河里养一些鸭子与鹅,河里的水草就会少了;还有学生认为对那些随便将垃圾扔到河里的居民要进行适当的教育与处罚,保护生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担当。可以看出来,教师将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以主人翁的姿态打量周围的生态,从感知生态、到维护生态、再到建设生态,从直观地感知当地的生态到直接参与生态的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总之,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再次认识课本认知的过程,也是他们再次审视当地生态的过程,更是各方面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
结束语
生态教育就是让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生态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进而使他们形成健康的发展观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他们的多维度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生态教育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要全面建构他们的内生态、外生态和发展生态,进而培养他们成为自主、自能、有机、协调和持续生长的生态人。
参考文献:
[1]何立德.生态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20(03).
[2]李华.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态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