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洋 李家德
(庐江县晨光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因个体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面临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和管理能力。缺失管理的课堂,教学秩序无法保障,课堂效率也就无从谈起。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试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和控制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的各种资源包括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环境布置等显性标识,也包括学生的相互交往、价值倾向、班风学风等隐性标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现就班级的部分资源标识的调配,做一己之见。
这里所说的座位设置,不是指班主任对学生座位的安排,而是指一个班级课桌椅位置的设计与布置。
现就城区学校而言,班级人数较多,班级容量大,这势必造成家长对孩子座位的高度关注。为此,班级座位的设置,是每个班主任思考的首要问题,纵然每个班级座位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设置,如果某些位置设置不尽合理,会造成一些学生坐在不合理的位置上学习,或多或少会影响学习效果。
笔者从教以来,见过多种别有特色的班级座位设置,如便于师生交流的“马蹄形”、便于生生交流的“面面型”、体现师生平等的“圆桌型”等,这些都倾注了班主任与授课教师的智慧。现就一般情况而言,绝大多数班级座位设置基本上是按照组别从前到后排布,这种“秧田式”设置应该注意到班级死角。以多媒体教室座位四组为例,第一、四两组即“秧田”两边存在学生的视角“盲区”,即看黑板或电视屏幕反光,这个区域分布在这两组的前二排。对此提出建议:第一、四两组前二排撤到中间两组,呈“凸”字形。这种“凸字形”编排,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发挥显性文化的积极作用。
虽然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学生本身所拥有的个性品质,并不取决于坐在哪里,但是“凸字形”座位设置能减少教室后面的活动空间,促使学生课间到户外活动,也可减少因学生在室内活动造成班级公物的损坏。细心体会会发现这些都属于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对这些因素的考虑,也体现了教师对班级文化的细致管理。
这里的“开后门”,就是指开启教室后门。笔者观察到众多教师教学时,教室的两扇门基本是关着的,不想让外在因素干扰课堂教学。然而,上课时敞开教室门,不仅关乎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更能推动教学的有序开展。
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对比观察发现,闭门和开门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纪律方面,尤其是敞开教室后门,课堂纪律更好。究其原因,很多班主任安排座位时,常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后面,导致这块区域成为学生纪律涣散区,闭门上课无疑给这些学生提供了相对安全的“保护区”。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如果教师不认真管理,其可能会向教室中部辐射,教学秩序无法保障。
开启后门,对于教室后面学生来说,门外可能有学校管理人员来巡查或者有其他教师路过,学生的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无疑会收敛。这块区域,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也是管理的薄弱区,开门教学,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也保障了班级纪律,如果担心外界干扰课堂,可以关闭前门教学。
班风建设对学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班干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先锋,尤其班长。优秀的班长能增进集体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班风,促进班集体和谐健康发展。然而部分班级,为了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忽视了班长的表率性,选用身强体壮且自律性不好的学生当班长,片面地认为班长以“狠”服众,而这样的班长不能以身作则,涣散、负面的班风倾向就会日益明显,这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增加了难度。为此,班干部的挑选,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能促成良好班风的建设,能影响积极向上的学风的形成,能体现教师的管理意识,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前的细节准备即在铃声响起后,要求学生将课本、稿纸、文具等都准备好。就笔者而言,我接班较多,每接手一个新班,经常见到已经上课了,一些学生才在书包里拿出课本,当需要计算时,一些学生才在书包里找笔与草稿纸,往往三五分钟过去了才找到纸和笔,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学生自己和他人听课。为此,每每新授班级,我常常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告诫他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习惯就是自己宝贵的财富。
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是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策略,教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一步。课前阅读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情境。课中阅读能给学生留有思考与质疑的空间,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课后阅读能有效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品味难点,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课堂指导或带领学生阅读,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名词术语、性质定理的记忆与理解。比如:用边长5分米的瓷砖铺设25平方米的客厅,请你算一下需要( )块瓷砖。如果带领学生齐声读出来,学生能很明显听到“边长5分米”的瓷砖,面积应是5×5=25(平方米),应该需要25×100÷(5×5)=100(块)。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不断汲取知识并巩固所学,因此教师应更有效地利用课堂阵地,高效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能力。以“列综合算式”为例,其更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常常遇到稍复杂的实际应用问题,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与归纳能力,也需要学生有对众多知识点的驾驭和整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从小学高年级阶段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培养方法就是让学生对综合性习题分步列式后,再用综合算式写出来。之后,再让学生尝试着直接列出综合算式。
在列综合算式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习题中的多个数量关系加以分析,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解题后,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归纳,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其归纳能力也得到训练。
当前,教师更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然而,教学软件的使用有利有弊,同样,PPT课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笔者认为,教师的粉笔字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板书过程是渐进式生成过程,是知识由无到有的逐步呈现过程,有利于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课堂PPT展示是将前面的页面覆盖了,而黑板板书只要不擦就随时可见,利于前后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合理的板书本身就包含了教师的设计过程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思路,比现成的PPT更具有灵活性、生成性和互动性。
正如上述,笔者建议智慧课堂关键要做好软件展示与有效板书的密切结合,切实让课堂更具活力。
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环节,每位教师都需要细心揣摩。
课后服务的对象不仅是学生,也是家长,更是教师自己。教师利用课后的黄金时间,有效地辅导学生作业,既是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也是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更好地释放出家长的时间,在无形中加强了家校沟通。六(1)班学生郭某说:“爸爸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妈妈陪我,晚上学习时自己遇到不会的作业,妈妈又不能够有效辅导我,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看到妈妈这个样子就更加着急,现在在学校里有老师辅导,我轻松多了,妈妈也开心多了。”学生作业效率的提高,其实也是对教师课堂效率提高的反馈。
“满堂灌”式服务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散养”式服务可能助长学生的抄袭之风,为此,有效服务便成为教师探讨的话题。课后做到有效服务,与教师的有效作业设计以及有效评价密切相关。
通过一年多的课后服务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首先,选取高效的作业素材,做到有的放矢,减量更提质;其次分层归类作业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彰显学生个性;然后注重个别与集中辅导,做到形式多样,争取全面提高;最后多维度评价作业,做到百花齐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班级课程的编排合理、科学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学校利用课程编排软件排课,这就忽视了课程表的能动影响作用。合理的课表安排,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为考虑学生左右脑的均衡发展,语、数、英、科学等文化课与音、体、美等艺体课要穿插搭配,均衡设置,这样能使学生大脑得到更好调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语文与数学学科必须每天都要安排,循序渐进。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遇到某班某天多则3节数学课或没有数学课的现象,这样安排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进度,这就是软件自动编排造成的。为此,有效课堂的打造,还需要教务人员的细心安排。
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程度各异,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不同,黄金时间段应该被充分利用。笔者曾见过某班上午第一节课就是体育课,这种安排不具合理性。体育学科的合理安排,不仅能促进学生体育锻炼,还对学生当天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调节作用。
课程表作为教师授课的重要指南,合理安排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管理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人工编排,其实也体现了教育管理者的集体智慧。
综上所述,抓好课堂教学的效力,提升课堂教学管理质量,与教室环境设置、班风学风树立等班级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也与学校课程合理编排的学校文化因素,以及有效的作业设计和评价等密不可分。当然,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坏,不是一两节课的有效管理就能体现的,而应是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