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三大逻辑

2022-03-07 00:09郝志强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郝志强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至此,我们党百年历史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他们虽然诞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对我们党所处历史阶段有着正确的认识,总结了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通过深入研究三个“历史决议”不难发现,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体现出三大逻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逻辑、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逻辑、推进伟大事业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历史经验;历史决议;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1.002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1-12-08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总结,才能更好创新。回顾党引领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从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总结历史经验的传统。在百年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梳理党的发展历程,正确总结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用其指导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學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2]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中通过回顾发展历程和总结历史经验,在1945年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称为“第一个‘历史决议’”)、在1981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称为“第二个‘历史决议’”)、在2021年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称为“第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虽然制定的时代背景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都在重大历史关头正确认识我们党所处的历史阶段,总结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并最终成为我们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成果。三个“历史决议”是集我们全党智慧的结晶,为我们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是我们党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教学案例”,为我们全面认识党的历史、深入理解党史经验提供鲜活的教材。纵观三个“历史决议”不难看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遵循三大逻辑:第一,坚持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逻辑;第二,坚持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逻辑;第三,坚持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的实践逻辑。通过研读三个“历史决议”把握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三大逻辑,不仅能够使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党的百年历史,而且能使我们运用百年党史经验在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一、历史逻辑:坚持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不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的历程,这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品质。正是在不断学习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党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了科学正确的历史观,从而能够自觉地在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就是我们党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生动写照。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体现了我们党着重从革命规律中总结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身于革命实践中。但在当时,一方面由于我们党没有大量时间系统、全面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所以党的理论水平不够高,对于中国革命与社会发展规律并没有清晰地把握;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党刚成立不久,对敌作战的实践经验不足,所以我们党不能自觉地总结出科学的革命理论。总体来说,我们党当时处于幼年时期,没有足够多的革命经验,对于革命规律掌握不够,对于中国国情认识不清,所以我们党不能正确总结出历史经验。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彻底破裂后,我们党面临极其严峻的革命形势,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以致于无法集中精力总结经验,在遇到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不能科学做出决策。譬如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虽然批判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路线,但是并没有完全彻底纠正。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虽然纠正了王明当时的右倾错误,但对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的“左”倾错误,党内仍没有统一认识。与此同时,王明也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主张,还在1940年把反映其“左”倾观点的小册子印刷了第三版。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党还未对历史经验有足够掌握。

在经历了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我们党开始成熟起来,对革命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中国国情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同时在对敌作战中,我们党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党员干部也对党的历史经验有了深入的理解,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不断提升,用科学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具备了应有的条件。因此,我们党开始对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思想进行整顿,从而避免在今后革命中重蹈覆辙。从1941开始我们党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给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整风运动分为党的高级干部整风,以及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整风两个层次,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延安和各根据地积极筹备成立高级学习组,毛泽东同志规定“中央研究组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一方面研究六大以来的决议”[3],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阅读党的六大以来党的历史文件,研究党的六大以来的历史,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论”[4]。整风运动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党的历次错误根源进行系统清算,全党上下思想达到空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5]。为了能够总结“延安整风”和过往革命的经验,从1944年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前的这段时间里全党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对于党的历史经验形成了初步一致看法,并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了第一个“历史决议”,这是我们党运用革命规律总结历史经验的一大成果。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对历史经验进行全面系统深刻总结的理论结晶,它总结了我们党自建党后至抗战胜利前夕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6]。这一决议主要讲“我们党历史上的‘左’倾错误,讲党史上一种比较适合于中国人民利益的路线与一种有些适合但有些不适合于中国人民利益的路线的斗争,无产阶级思想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7],真正肃清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同时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革命路线,全面总结了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取得的成功经验。这一决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评价了我们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思想,指明了彻底纠正这些错误的切实方法,使全党全军实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我们党彻底摆脱了经验主义对军事战略的影响,彻底挣脱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牢笼,实现了从党的发展历史中总结科学理论的突破。至此,我们党内对革命问题的看法趋于一致,不仅达到了团结党内同志的目的,又使党内同志思想达成一致,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保证和政治优势。由此可见,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对中国革命进行科学剖析,准确把握住革命规律,在第一个“历史决议”中科学总结出党的历史经验。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凸显了我们党着重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中总结历史经验

在党带领人民的英勇战斗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得益于我们从革命实践中把握革命规律、汲取失败教训、总结成功经验,我们党才能够稳扎稳打推进革命事业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广袤的土地上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积极思考如何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但当时我国处于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由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发生一些偏差,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偏差,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也能够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办事情,过去许多错误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拨乱反正。在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如何评价过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过去的问题已经结束了,需要作个总结,不走这一步不行。”[8]不解决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推进。为了统一思想,团结一致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1979年春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有人建议要像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那样,作一个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于是,1979年11月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起草小組成立。1981年通过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对重要人物和事件做出了科学正确的评价和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党“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6]。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9]因此,我们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能够“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0],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一如既往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前进,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使改革开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阐释了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它同第一个“历史决议”一样,对我们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团结有着巨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同时,在第二个“历史决议”通过后,全国掀起了对这一决议的学习高潮。通过全国人民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交流,我们党对于过往是非问题分辨得更加清楚,对于过往取得的功绩与存在的过失也弄得更加明白,对于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牢记得更加深刻,从而使党内更加团结,我们党的政治威望显著提高,党更加从容地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我们党着重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中总结历史经验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党的带领下、在人民的奋斗中,我们国家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发生了诸多历史性变革。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社会生产不再像之前那样落后、人民物质生活不再像之前那样匮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加强烈,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把握。他在纵观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提出要“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6],深刻把握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打上新时代的烙印。譬如在评价我们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时,必须要在其当时生活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不能脱离其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要正确地看待和分析,不能互相否定。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下,全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成功实现,当前我们正砥砺前行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为了能够在新征程上实现新目标,我们党深刻总结了百年来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新鲜经验。

第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于新时代,与前两个“历史决议”制定的时间相差数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中,我们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国家发展欣欣向荣,理论与实践双丰收。当前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在,回顾过去走过的路,全面总结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这为未来党和国家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将其牢记于心,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却。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历史并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它只能够回答那些条件已经具备或者成熟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时常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执政党,有着自己庄严而崇高的使命与责任,必须通过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来提升自身的历史自主性与历史自觉性,运用历史发展规律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理论逻辑:坚持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总结历史经验

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才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才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6]为了能够使全党科学把握第三个“历史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进行了重点说明,他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6]这鲜明地展现出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表明了在总结经验中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是必然的理论要求。

(一)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辩证地总结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不仅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更为我们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展现其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摒弃了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否定了“非黑即白”的错误态度,而是采用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历史是联系的、发展的。在历史发展中虽然有否定因素存在,但是在这些否定因素中仍然有着某些肯定的因素,历史发展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是矛盾统一体。我们党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科学的历史观点,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既能够充分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能正视自身所犯过的错误,将成就与过失统一起来。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过往历史进行正确剖析,不仅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科学对待出现的失误和深入分析失误的缘由。能够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找到导致失误的原因,科学分析造成失误的历史条件,提出避免再次发生失误的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小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我们党历史上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都运用了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辩证地总结历史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史角度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总结历史经验,直面自己取得的胜利和遭受的挫折。从具体实践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历史观,将党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割裂开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6],始终用矛盾的观点评价历史问题、人物,及时纠正和澄清错误的认识,防止因为片面观点导致错误决断。这样一来,我们党就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历史经验,不仅抓住成功历史经验的统一性,也抓住失败教训的对立性,使我们在总结党史经验时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历史和实践也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进步,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就是因为能够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保持足够的理论清醒。

(二)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批判地总结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门批判学科,不仅注重对物质进行批判,也重视对历史进行批判,通过批判历史创造出嶄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界规律根本上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研究比任何哲学派别都更加深入细致。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创造出彻底的唯物主义,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研究现存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进一步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批判给我们揭示出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从而形成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批判精神,理所当然要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行批判。但我们党不仅限于此,除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进行批判以外,还注重对党的历史和党自身进行批判,创造性地总结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对党的发展历史起到深远影响的“历史决议”。通过研究三个“历史决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进程中也对党自身进行批判,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我国社会革命进行指导中也拓宽了其历史批判精神的领域和范围。我们党通过不断提升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指导实践的自觉自主性,创新性地提出中国式革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创新性地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对历史的批判清晰地把握住历史经验。

(三)坚持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实践地总结历史经验

历史经验不能“守株待兔式”进行总结,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在实践中才能科学地总结出来,要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其正确性、科学性,并且要在实践中随着实践的变化而进行及时调整和改变。可见我们党“善于在现实中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11]。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能够为我们揭示出历史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忠实代表,必须肩负使命和承载担当,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拥有科学的历史思维,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以此让我们党的历史观更加科学,让我们党的历史自觉更加强烈,让我们党的使命自觉更加坚定。通过研究三个“历史决议”我们可以看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科学运用党史观和大历史观,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科学揭示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走向:第一个“历史决议”从革命实践出发,通过把握革命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革命最终实现彻底胜利;第二个“历史决议”从现代化建设实践出发,通过不断深入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期,逐步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第三个“历史决议”立足于新时代,科学梳理我们党的百年历程和正确总结我们党的成就经验,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荣光提供了强大武器。

当前,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虽然这个时代不同于马克思当年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于毛泽东等党的前几届领导人所处的时代,但是我们要明确新时代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光辉照耀下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正确分析历史的方法,是我们形成正确党史观的前提条件,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使我们能够把握住历史联系和发展的精髓。为了能够在新时代这一崭新的时代坐标上书写更灿烂的胜利,我们必须坚持科学运用正确党史观和大历史观,用好用实三个“历史决议”,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经验,既不对党的成就有所夸大也不对党的失误视而不见,既不因胜利而掩盖错误也不因错误而遮蔽成就,既不能将我们党百年来不同时期的历史割裂也不互相否定历史大搞虚无,要将党的百年历史一脉相承来看待,用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将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好、传承好。

三、实践逻辑:坚持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总结历史经验

任何一种理论或是思想都不会凭空产生,它们都要在历经实践的考验后才能诞生,党的历史经验也不能例外。只有开展实践活动,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结论才能成为后来的历史经验。我们现在所重视的历史经验都是对当时实践的反映。因此,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发展的轨迹上,也不能仅仅从理论中得出新的结论,必须实現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这一点在三个“历史决议”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马克思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总是从历史发生后开始的;与实践正好相反,任何认识都是在实践中开始的,是对实践结果的反思。历史经验也都是在从前期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对今后历史实践起到积极作用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对历史进行精准的解读,实践才是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2]可见,我们要想从三个“历史决议”中弄清楚我们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的,就必须从我们党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考察;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从根本上掌握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不能从根本上对三个“历史决议”的价值旨归进行深入把握。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体现了我们党着重从推进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敌英勇战斗,在革命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党刚成立就投入战斗,但是因为没有太多经验,早期主要是组织学生、工人运动,革命未取得成功。在同国民党合作中,我们党由于没有积极争取革命领导权,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我们党遭遇了惨重挫折。随后我们党开始成熟起来,得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在当时的中国,内部人民没有民主,外部虎狼环伺。我们不能通过合法的政治斗争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只能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斗争。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的势力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在农村的反动势力相对薄弱,所以我们将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在农村推进土地革命,我们党获取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建立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不过,当时泛滥的党内教条主义使革命一度陷于覆灭的境地,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这个过程验证了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正确性,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了肃清党内“左”倾错误和“一言堂”“家长制”的作风,我们党逐渐重视党的建设,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得出了诸多有效的历史经验,并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历史决议”中将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概括,这也为我们夺取全国革命的彻底胜利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凸显了我们党着重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为了能够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对历史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必须正视我们党过去走过的历程。因为不管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经历,都是我们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财富。成功的经验激励我们继续成功,失败的教训警醒我们避免再次犯错。改革开放后,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解放,经济建设被重新提上了工作日程,成为我们党的第一要务。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失败中总结出许多经验,譬如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遵循客观规律;对“文化大革命”的重新审视使我们弄明白了要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充分发扬民主,也要健全国家法制。这些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并使其重新成为党的思想路线。这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认识和经验教训都反映在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中。这一决议“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作了重要概括”[14],成为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经验。正是在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下,我们党的思想更加解放,看问题办事情能够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三步走”战略。在步入二十一世纪后,针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放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布局。随着发展中不和谐因素增多,我们党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布局,不断接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我们党着重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总结历史经验

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前,取得了许多过去没有取得过的新成就,创造出许多过去没有取得过的新奇迹,在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下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前例可循,需要我们党带领人民英勇摸索。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回答好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新时代我们到底要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我们要怎么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新时代我们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我们要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三,新时代我们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及我们要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并进行着伟大的实践。新时代我们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第一位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统筹“五位一体”总布局,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者“交相辉映”,坚持用系统观念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伟大事业保驾护航;通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使人民能够真正从改革中获益,从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通过发展全过程民主提升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光荣感、责任感;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不断提升;通过推进一系列民生工程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发展中做好维护国家的安全;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等等。这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折射出了我们党鲜活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展现出来,集中体现在“十个坚持”中。

百年奋斗路,领航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意气奋发、朝气蓬勃,正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党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实现新目标提供强大指导。因此,我们只有把握清楚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三大逻辑,才能正确理解党的历史经验,才能用好党的历史经验,才能通过党的历史经验更好地坚定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才能增强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自主性,以便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使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13]!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1-12(01).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5.

[4]戚义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前的十年“等待”[J].党的文献,2008(01):91.

[5]朱东君.第一个“历史决议”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EB/OL].(2021-11-12)[2021-11-15].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1/1112/c436975-32281100.html.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2(02).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6.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95.

[9]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對资产阶级自由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3.

[10]曲青山.两个“历史决议”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J].党建,2021(11):22.

[11]黄广友.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几个维度:基于两个《历史决议》的思考[J].人民论坛,2021(17):13.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39-40.

[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14]石仲泉.两个《历史决议》与党的百年华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04):12.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中国模式的政治图谱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