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薇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甘肃成县 742500)
歌谣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歌谣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其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表达直接,易于传播,在各个时代都是表达民众诉求与情感的一面镜子,是一种鲜明的民间艺术形式。朱自清曾经说:“歌谣起于文字之先,全靠口耳相传,心心相印,一代一代地保存着。它并无定形,可以自由地改变、适应。”[1]的确,歌谣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因其特性如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歌谣体现出深度参与革命、凸显革命主题、将传统与时代相融合的显著特性。因此,歌谣的宣传鼓动作用非常显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新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予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2]红色歌谣正是借助传统民歌的躯壳,在原有的形式和腔调上注入了新的革命词汇、革命内容而形成,是革命内容和民间文艺相结合的革命文艺作品。革命主题的注入,丰富了传统歌谣的思想内涵,使“红色印记”深深植根于民众的精神领域,令红色歌谣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化审美特质,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陇南红色歌谣恰是如此,它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陇南大地,多由当地民众进行创作,是共产党引导下的民众自我心声和真实意愿的表达。它借鉴和发展了传统歌谣的艺术形式,将革命主题融入其中,表达了人民群众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代表的是陇南劳苦大众的普遍心声。从内容上来讲,陇南红色歌谣涵盖全面、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主要包括真实再现民众的苦难生活、描写红军在陇南的经典战斗场面、歌颂党和革命军队、歌颂军民鱼水情、赞美革命爱情等。其语言通俗易懂、情感表达直接、便于记忆传唱,具有强烈的革命性、真实性和重要的时代价值,是陇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及红二十五军途经陇南;抗日战争时期,“两当抗日救亡剧团”、国立五中学生、成县师范师生等在当地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开启了陇南革命斗争的新篇章。旧社会,民众对封建势力的统治深恶痛绝,党领导当地百姓推翻了反动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老百姓们跟着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当家作主。他们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有了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到参加革命才是安稳生活的保障,他们把对红军的血肉感情、对新生活的向往都融入到传统歌谣当中。透过歌谣,可以看到他们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而传统形式与时代内容的结合,使歌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深厚的思想内涵。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3]梳理陇南红色歌谣,不难看出其内容是陇南民众心路历程的具体反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陇南大地上,军阀混战,地主盘剥,百姓民不聊生。部分诉苦类的红色歌谣真实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愿景和情感状况:“长工苦,长工难,长工的苦处说不完。夜宿牲口圈,谷糠野菜难下咽。身穿补丁破衣衫,挡不住风雪寒。妻儿哭,女儿喊,无衣无食泪涟涟。”
这是流传于陇南礼县的一首歌谣,在很短的篇幅里选择了最典型的生活片段进行叙述,再现了当时陇南百姓的悲惨生活境遇:整天吃着“谷糠野菜”、身上穿着“补丁破衣衫”、过着“无衣无食”的凄惨生活,长工们只能无奈痛苦地哀叹。歌谣画面感极强,读来能产生极大的情感共振!
再如这首:“赶得碌碡难上坡,国民党的税款多。月亮不明满天星,税款多着数不清。国民党来要税款,穷人的手里抢饭碗。杨木解了大板了,税款把人压展了。不响雷来打闪哩,保长天天催款哩。没柴烧了劈柜哩,警察月月要税哩。缴不起款了有麻达,缴不起税了把人抓。把人抓了门封了,值钱的家具充公了。催得紧么要得慢,缴不起税款家烂散。”(流传于礼县)
这首歌谣围绕征税事件加以吟唱,用纪实手法反映封建势力对百姓的迫害:高额税款压垮了生活的意志,长期处于压迫下的民众逆来顺受,苦难生活暗无天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百姓对苦难生活的控诉。
伴随着红军到达陇南,革命火种播撒,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且看这首流行于成县的歌谣:“红军到了成县了,世道随了人愿了。县长跑的不见了,才把财主清算了。土地分了粮散了,穷人才把天见了。”(《红军到了成县了》)
这首歌谣虽然短小,但却清晰展现了穷苦百姓由“苦”到“乐”的心理变化。一方面记录了老百姓暗无天日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侧重写到红军到成县后清算财主,赶走县长,给老百姓分土地、分粮食,为穷苦大众带来美好新生活的景象,表达了百姓生活发生巨变、翻身当家做主后的欣喜之情。
再看这首《受苦人争着当红军》:“高高山上敲钟哩,红军宣传召兵哩。虚空里飘的五彩云,受苦人争着当红军。红布条条脖子上挂,木把手榴弹腰上挎。刺刀擦得锞灿明,大刀把把上吊红绫。背上刀枪离了家,跟上红军打天下。”
这首流传于陇南成县的歌谣描绘了一位英姿勃勃的红军战士形象:他刚刚参军,腰挎手榴弹、背着刀枪,神气十足,告别亲人,参加革命。以前曾是受苦人,现在要自己去争取做人的权利,通过革命改变现状,当家做主。
由这一系列歌谣可以看出,陇南百姓在红军到来之后完成了思想的启蒙和转变,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获得新生,激发了革命热情,而群众力量的加入也使陇南的革命基础越来越坚实。
首先,斗争主题在歌谣中的体现。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陇南,红色歌谣的诞生离不开革命运动或革命事件,其内容直接、真实地反映了战时陇南的实际情况,又因其为百姓的创作,从百姓的视角再现了红军战士英勇善战、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这在许多陇南当地的红色歌谣中都有体现。
比如直观描写战役和战斗场面的《红军直下徽成县》:
走江口,过茨坎,大营扎在曹彭家。山脚地畔路过走,李家咀上杀恶狗。周家大营缓商量,席家川里吃干粮。隆城上安的水机关,两架飞机打旋旋。土荞峪下山入平川,炸弹丢在云雾山。大军过了横岭山,晚上住在了石峡关。西和一仗打得欢,红军直下徽成县。
这首歌谣中的江口、茨坝都是西汉水流域的重要地名,属于今天礼县管辖区域,曹彭家、李家窑、席家川、隍城上都是西和县姜席镇一带的地名,都是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此外,土荞峪、横岭山、石峡关,则是西和到成县、徽县的必经之地。这首歌谣细致勾画出了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不仅记录了“杀恶狗”的经过,还再现了红军“吃干粮,缓商量”的生动场景,在面临敌人“打旋旋”的飞机、云雾山的炸弹时,不畏强敌,在西和县城打仗的场景。歌谣沿着红军行进路线,记录了红军经过徽县、成县的战争状态,读来令人振奋。
再如这首:“成县城来四方方,红军神兵天上降。鸡儿叫鸣天将亮,成县城里打一仗。城里城外枪炮响,云梯搭到城墙上。红军攻破了成县城,消灭了守军辎重营。秋后的树叶变黄了,保安大队投降了。土地祠前头搭戏台,成立了成县苏维埃。东大街上开大会,成立了成县游击队。城乡四下里红旗飘,老百姓起身打土豪。”
前一首歌谣侧重于战斗场面的细节描写,而这首歌谣则描述了红军战斗及胜利后的具体景象。一方面反映出红军如神兵天降的英勇,另一方面体现出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胜利成果的局面。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次,除了直面反映红军英勇善战的歌谣外,更多的歌谣主题是歌颂。对于陇南的民众来说,革命到底是什么,他们可能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他们却用歌谣呈现出了丰富而富有层次性的革命情感,诉说他们对于革命的认知和解读。整体来讲,陇南红色歌谣普遍具有歌颂基调。
一是歌颂领袖人物,表达对党和革命军队的拥护。
旧中国,陇南人民长期处于压迫和剥削之下,生活苦不堪言。共产党和红军来到陇南,陇南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共产党人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进行革命战争,为老百姓赢得了安稳的生活后,老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歌谣一扫往日的沉痛和悲伤,变得积极向上,表达了对党和红军的拥护和爱戴。
来看这首歌谣:“谷子熟了满山黄,毛主席活像亲爹娘。热头出来暖烘烘,共产党的好恩情。毛主席画像请一张,恭恭敬敬贴墙上。早叩头,晚烧香,翻身不忘共产党。”(流传于礼县)
正如由陕北民谣改编,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成为世界名曲的《东方红》一样,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太阳,是亲爹娘,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谣中老百姓表达的是对毛主席的一种崇敬、崇拜之情,“早叩头,晚烧香,翻身不忘共产党”,则是对党的恩情似水深的反映。
同样歌颂领袖的,还有这首流传于两当县的歌谣:“一路春风歌不停,千里送银耳情义深。银耳献给毛主席,山里人的一片心。”
这是当地百姓用两当号子这一古老的歌谣形式创作的献给毛主席的赞歌,真挚质朴地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伟大领袖的敬仰之情。
歌谣是一条线索,它对红军到来之前百姓的艰难生活和红军到达陇南后日子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有详实记载和反映。这些一路走来的红军将帅和战士,在黑暗的陇南地区燃起一把把革命之火,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在群众心中的影响非常广泛。
二是歌颂红军,表达军民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
党和红军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民众受苦受难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促成了民众思想的转变。红军在陇南时,广泛宣传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深入到老百姓家中为百姓服务,“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就是开会,写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宗旨和革命道理,并帮助他们干活,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4](陈振国口述史)。通过深入群众,宣传政策,让老百姓了解红军和革命斗争的实际;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让民众享受到革命的成果,由此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可。同时,对百姓进行思想启蒙,使民众从受奴役和受压迫的命运中解放出来,敢于批判和挑战旧的统治秩序。因此,当地百姓对红军有非常深厚的革命情谊。
比如流传于西和、礼县的歌谣:
红军光荣出村口,又擦眼泪又招手。一把布伞送兄弟,上遮热头下遮雨。红军兄弟慢步走,山又高来路又陡。刀割韭菜根还在,亲人一去几时来。
流传于徽县柳林当地的社火曲《想红军》:
天爷(外)刮怪风,霜杀(外)草不生;天晒(外)了庄稼没收成,一斗麦十两银子。二月(外)刮春风,天上(外)降神兵;天下(外)了五谷得了命,神兵是红军。九月(外)刮秋风,神兵(外)又出征。云雾(外)罩天爷黑沉沉,百姓心里明。
这两首歌谣均来自百姓的视角,前一首勾勒出一幅送别的画面,用直观可感的送行细节深切表现出老百姓对红军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选取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记录百姓生活的艰辛,用“怪风”“春风”“秋风”指代红军到来前、到来后、离开时的变化,反映出老百姓拥护、爱戴红军的革命情感。
三是以妇女、商贩等为主人公,反映不同群体对红军和革命的态度。
陇南红色歌谣最普遍的构成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这也包含了妇女群体和小摊贩群体,部分歌谣所选取的意象,将他们的生活与革命相关联,随意采撷,就能表达军民之间的丰富情感。
且看这首歌谣:“麻绳衽进针鼻管,锥子给鞋底扎个眼;一针一线针脚密,要把鞋底纳结实;一天一夜纳两双,新鞋让红军早穿上。你纳鞋底我做帮,李婆宋姨上鞋忙;一夜做鞋二十双,天明让红军穿脚上;穿上新鞋去抗日,把日本鬼子消灭光。”
这首搜集于徽县的歌谣,选择了典型事例——后方妇女为红军做军鞋的景象,从具体细节入手,刻画了当地女性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心做军鞋的动人场景,角度新颖,情感细腻,歌颂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感情,读来打动人心。
再看这首:“徽县的凉粉香又软,红军同志你吃一碗;吃饱肚子身有劲,下乡扩军有精神。红军吃完给我钱,把我急的开了言:‘你们是穷人的好队伍,收钱我的心不安。’ 红军说:‘群众纪律要遵守,吃凉粉应该来给钱。’ 推来让去好一阵,钱放下红军跑了个远。至今想起这件事,睡梦里常梦见这些好同志。”
这首歌谣创新运用对话式的表达方法,描绘出了红军战士在老乡跟前吃凉粉的一件小事,从中可以看出红军队伍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的纪律性和老乡们对红军的敬仰之情。
从以上几类以歌颂为主题的歌谣可以看出,陇南红色歌谣在“歌颂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深情的同时,唤醒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觉悟,激励了人民投入革命洪流的昂扬斗志,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光辉诗篇”[5]。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在陇南红色歌谣中,也有一类革命爱情歌谣,以革命为经,以爱情为纬,通过描写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坚贞不渝的感情,来间接歌颂革命军队,使原本普通的爱情在革命中得到升华,革命在爱情中也得到了发扬,此类创作在红色歌谣中颇具代表性。
比如这首流传于成县的歌谣:“红军上了泰山村,我送新郎去参军。不扯肠子不扯心,革命成功我来迎。”一改传统情歌的哀怨、伤感的基调,着力塑造了一位思想觉悟高、眼界开阔的女子形象。新婚燕尔,虽有万般不舍,但深明大义的她深知革命成功天下才能太平的道理,因此,她主动送新郎去参加红军。在临别之际,没有悲伤,没有泪水,有的是妻子对丈夫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深情。她鼓励丈夫奔赴战场奋勇杀敌,争取早日取得胜利,等待革命成功之后家庭团圆。歌谣虽然短小,但其感染力很强,从中可体会出革命爱情主题歌谣的时代性特征。
伴随着红军队伍的到来和革命的发展,陇南女性的爱情观发生了转变,歌谣中表现出女性对婚恋对象选择上的高度一致性。她们钦慕的对象不再是普通的青年,而是能够踊跃参军、奋勇杀敌的红军战士。这类情歌中流露的是对红色革命的绝对支持,从而使传统民间情歌展现出普遍的“红色”内涵。
先看这首流传于徽县、成县的歌谣:“天上星星明又明,妹送情郎当红军。送了一程又一程,眼看就要到栗亭。栗亭川里花儿红,唱个山歌表真心,假若中途忘了你,雷击头来火烧身。”
这首歌谣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抒情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女子,主题是送别。一般而言,送别必定是感伤的,江淹《别赋》有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6]而革命爱情歌谣却一反传统表达方式,将送别展现得豪迈、大气,读来让人热血澎湃、激动不已。主人公送别情郎去当红军,“一程又一程”,万般不舍,正当读者以为接下来要渲染感伤之情时,歌谣却反其道而行之,用铮铮誓言为情郎送行,让他此去坚定信念,必定取得革命的胜利。这首歌谣中的女子,有着泼辣的性格、坚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与传统爱情作品中的女性完全不同,这也体现出革命爱情歌谣的进步性特征。
再看这首:“霜夜起来望星宿,穷人送儿当红军。征途不怕千万里,送郎送到栗亭川。栗亭川里花儿红,绣个鸳鸯表真心。跟上贺龙闹革命,天下太平再结婚。”(流传于徽县、成县)
这首歌谣也以女子作为抒情主人公,以“妹妹”的口吻来歌唱对“哥哥”参加革命的支持,表达对“哥哥”的不舍和思念,与前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陇南红色歌谣中的爱情不仅仅是在表达一般的男女恋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红色革命的绝对支持,体现出革命加爱情的主题意蕴,从而丰富了红色歌谣的思想内涵。
“红色歌谣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通过传唱这些红色歌谣,可以激发爱国热情,使年轻一代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7]陇南红色歌谣是人民群众心声和信念的真切表达,是陇南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保留下来的极具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蕴含的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重要讲话中指出:“陇南是红军长征途径地域最广的地区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足迹”,“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南红色歌谣因其内容积极向上、政治色彩浓厚、语言朴素简洁,而成为宣传革命、教育动员百姓和鼓舞士气、凝聚军民力量的重要手段,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今社会,红色歌谣再次兴起,一方面,体现出陇南民众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怀念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另一方面,从深层意义来讲,则是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赞扬,是对陇南革命文化的自信和弘扬,也反映出了新时代民众新的精神追求,彰显出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陇南红色歌谣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
陇南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分布在各县的革命遗址和纪念馆数量众多,如“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以及五龙山战斗遗址、悬马关战斗遗址等,当然还包括一些珍贵的实物、文字等材料。红色歌谣散见于各地纪念馆的文字资料和一些史料当中,作为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铭刻着那段红色记忆。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使红色旅游热度持久不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发展形势下,把红色歌谣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产品,发掘其蕴含的经济价值,为当地经济助力,一方面能够推动地方红色文化振兴,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彰显其时代价值。具体来说,可围绕陇南红色歌谣产生的历史背景、创作方式、流传地域和表现形式等,与革命历史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多种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建设以红色歌谣为主的物质和非物质项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性革命文化旅游活动,带动人们在实地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传唱红色歌谣,品尝红色食品,穿红军军装,回归战争年代,深度体验红色文化,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其宣传教育功能和旅游经济功能相得益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次,陇南红色歌谣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红色歌谣是宝贵的红色资源,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资源。习近平同志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歌谣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具有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既可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可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积极发挥红色歌谣的政治功能和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再现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红色歌谣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它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从民众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全方位展示了革命先辈英勇奋战的斗争精神,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传递革命力量,培养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窥见红军长征途径陇南时物质条件的艰难困苦、在陇南九县一区进行战斗时场面的残酷、红军和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当时陇南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全貌,进而对革命英雄不怕困难牺牲、公而忘私、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崇高英雄品质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这些优秀的品质,传递出的是一种对国家的大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当下的人民有着化育作用,尤其对青少年有着启迪和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前,应引导社会大众重温革命经典,传唱红色歌谣,感悟红色文化的内涵,传承发扬红色歌谣的革命精神。
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中,陇南民众用红色歌谣表达百姓诉求,记录百姓心声,吟唱对党和革命军队的热爱和赞颂之情;利用歌谣的政治作用,彰显歌谣的革命价值,见证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丰富了陇南红色文学的内涵。在新时代,要进一步挖掘红色歌谣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将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挥出红色歌谣的当代价值。同时,加强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将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