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成,李汶翰
(1.兰州城市学院 人事处,甘肃兰州 730070;2.兰州城市学院 科学技术处,甘肃兰州 730070)
争取东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毛泽东在会议上强调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1]426然而,在我军刚进入东北时,东北地区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艰难,同时国民党军队不断大举进军东北。另外,东北民众缺乏对我党我军全面的认识,存有偏见和疑虑。国民党还不断进行欺骗宣传,离间我军民关系。面对这些情况,我党敏锐地认识到要在东北站稳脚跟、夺取最后的胜利,根本途径在于发动群众,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进入东北后,深入广大农村,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了大量群众工作,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拉近了东北地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与我党我军的距离,为东北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东北刚刚解放,社会秩序混乱,汉奸、敌伪残渣余孽四处云集,旧的政权虽然已瓦解,但伪满汉奸人还在贼心不死。这些敌伪汉奸纷纷打起国民党的牌子,为了将来向国民党邀功,同一地区竟然出现了多个“维持会”争抢地盘。国民党为了填补在东北的空白,对这些伪军汉奸姑息纵容,封官许愿。一时间名目繁多的各种组织纷纷冒了出来,治安维持会、国民党各级党部、党务专员办事处、铁血锄奸团、先遣军、光复军、反共救国军、建国军等反动党、特组织和土匪武装、帮、股纷纷出现。这些伪军、汉奸、特务、恶霸改头换面,或完全保存下来,或成了各级维持会的大小官员,甚至成为很多地方的伪省长、伪市长、伪县长等反动官员。他们假借维持地方治安之名,继续横行乡里,借机大发横财。这些情况给我党经营东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使我党很难在东北立足,甚至连生存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发展几乎无从谈起。
我军进入东北后,反奸清算和惩办汉奸的活动首先在南满辽宁省的几个大城市开展起来,相继发展到以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各大城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军先后摧毁了“铁血锄奸团”“武装行动队”等反动组织。之后,我军平息了安东敌伪的“暴动”,消灭了通化伪满洲国残余机构和伪满“宫廷”余孽,全歼了千山一带“先遣军”等日伪残余,在抚顺、辽中、辽阳以西等一系列的清剿战斗中有力地打击了敌伪残余势力。1945年12 月,随着我军主力转移至长春铁路两侧作战,运动逐步进入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深入到白山黑水的各个地区。
到1946 年上半年,东北解放区各省市县先后清剿和惩办了一批汉奸、伪军、恶霸分子,获得了重要成果。仅我军16 军分区第21 旅在千山地区就消灭日伪1000 余名,其中俘虏日军700 余名,伪军500 余名。[2]88安东地区在平息安东的“暴动”中,共查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中将7 人,少将11 人,校官130 余人,尉官350 余人,士兵1000 余人。[2]83据1946 年4 月统计,我安东公安机关逮捕并处理组织暴动者78 人,战犯399 人,特务257 人,汉奸6 人。[2]84对那些被群众所痛恨的罪大恶极的伪满官吏、汉奸、特务、恶霸分子进行严厉镇压,通过召开公审大会、控诉会等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敌伪残余势力。
反奸清算和惩办汉奸的斗争,一方面打击了敌伪残余,惩治了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将公道正义重还人民,增强了民众守土爱国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体现出我党我军的性质、宗旨、政治立场以及顽强的战斗精神,加深了群众对我党我军的认识和了解,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同时,使广大群众在物质上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这些斗争有效拉近了我党我军与东北地区人民群众的距离,为迎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北的土匪问题由来已久。近百年来,东北地区遭受俄、日帝国主义侵略者铁蹄的践踏蹂躏,山河破碎,土匪蜂起,民不聊生。抗战胜利后,日伪政权已垮台,新政权尚未建立和巩固,国共两党在东北的斗争,动荡的局势又给土匪发展造成了新的机会。同时,国民党为了抢地盘,大肆在东北收编土匪,并对匪首委以官衔武装成军。据不完全统计,1945 年底,东北全境土匪总数达10 万余人。被国民党收编加委的土匪有16 个系统,37 种番号,33 名正副“总司令”,32 名“军长”,158 名“师长”。[3]65此时的土匪多数是“政治土匪”,主要成分为日伪残余势力、封建地主恶霸、惯匪和流氓地痞、投机分子等,各类势力纷繁复杂。他们不仅控制着城市,也把持着乡村,到处骚扰破坏,无恶不作。
我军在进入东北初期,由于缺乏经验,盲目收编土匪武装,以招兵买马的方式扩大队伍,而这些队伍实际上没有任何政治和组织基础。这一情况直接导致在国民党到来时这些“明投八路、暗投中央”的土匪纷纷叛变,杀害我党地方干部,袭击我军后方武装,造谣惑众,制造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仅在北满的黑龙江、牡丹江、合江、嫩江和松江地区,叛变土匪多达33000 多人,杀害我干部154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回顾当时的情况时曾说:“不分兵打匪,到处不能站脚,不仅城市被土匪占据,乡村也是土匪的世界。正是由于分兵太迟,部队到达各地太迟,结果还是没有能够防止1945 年12 月底及1 月初东北各地大批新部队及地方武装的叛变……。”[4]222
在严重的形势下,东北的部队认识到不开展剿匪斗争,不仅很难有效发动群众,连自己都没有办法站稳脚跟。在合江省工作委员会的会议上,分析了合江当时的严重形势,承认我军现在人员少装备差,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也承认了前一阶段在阶级关系和局势变化上认识不清,在收编地主武装、任用伪满官吏等问题上犯了错误,认为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剿灭土匪,开始了剿匪斗争的第一步。[5]24
至1946 年3 月,全区共进行较大规模的剿匪战斗212 次,歼匪7 万余人,收复被土匪盘踞的城镇118 座。[3]671946 年上半年的剿匪斗争打击了土匪猖獗的威风,但没有将他们斩草除根。当地群众对我党我军依然不了解,也就不会提供帮助,甚至有的在土匪胁迫下,帮土匪传递情报,群众工作一度进展缓慢。土匪受到打击后逃进匪窝和山林中休整补充,之后往往卷土重来,继续为害。
1946 年5 月我军退出四平后,形势极为不利,土匪再一次猖狂起来。我军退过松花江后,急需在北满站稳脚跟,土匪的猖狂活动成为心腹大患。1946 年6 月12 日,东北局专门发出了《剿匪工作指示》,指出“必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坚决彻底肃清土匪,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后方,以支持长期的斗争”[4]249。东北局在1946 年7 月作出了《关于东北形势及任务决议》,强调东北的工作要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各部队以主力部队配合地方武装,切实肃清土匪,巩固根据地[6]206。
为此,各地迅速抽调部队和干部组成工作组、下乡团,一方面放手发动群众,另一方面建立群众的自卫武装,以保卫群众工作成果。广大群众在同剿匪部队并肩作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剿匪的有力助手和依靠力量。“彻底肃清土匪的基本办法是发动群众,在真正群众深入的发动起来以后,土匪便无藏身之所。”[7]23东北民主联军从1945 年9 月至1947年4 月上旬,共进行剿匪作战1300 余次,共歼匪10 万余人,东北匪患基本肃清[3]119。“四大旗杆”等大匪首相继落入法网,连国民党派往东北的最大匪首姜鹏飞也在哈尔滨被捕。剿匪的胜利,扫清了困扰东北老百姓百年的匪患,极大增强了东北群众对我党的信任感,为巩固东北根据地提供了坚实保证。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一方面积极扶持封建地主势力,使土地占有更为集中;另一方面实行抢夺东北土地的“开拓”政策,使大量耕地变成“开拓地”“满拓地”。侵略者的这种土地掠夺政策,导致大量土地集中在大地主和伪满豪强手中,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急剧增加。以上各种原因造成了东北农村的基本特点:一是雇农多,占人口总数的40%以上;二是经营地主多,他们经营的土地约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而其人口则只占农村总户数的0.4%;三是日伪时期对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实行配给制度,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生存。[3]121
为改变东北农村这种极不合理的土地状况,满足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中共中央于1946 年5 月6 日电示东北局:“在东北、热河等地,除坚决实行没收分配开拓地、满拓地及其他敌人所经营的公私土地与大汉奸土地外,必须根据中央指示和当地情况,运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等各种形式及当地广大群众所创造的各种形式,使地主阶级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普遍的来解决土地问题。”[8]542中共中央与5 月29 日发出在全军宣传《五四指示》的指示,指出:“望根据中央 ‘五四’ 土地问题指示,通令全军协同地方党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土地问题。”[3]1221946 年7月,工作团下乡后,首先发动群众进行反奸清算斗争,并逐步转向减租、退租和平分土地工作。到同年11 月,经过4 个多月的群众运动,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封建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在东北,已将2604万亩土地分配给500 万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把大地主和豪强大量的粮食、房屋、牲畜等财产分配给穷苦农民。[3]124为了进一步巩固根据地,解决土地改革中仍然存在的“半生不熟”问题,1946 年11 月21日,东北局发出《关于解决土改运动中“半生不熟”的问题的指示》。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从1946 年12 月开始,发起了以“煮夹生饭”为特征的新战斗。截至1947 年6 月,东北解放区629 万余农民分到7545 万亩土地,比清算分地时增加3000 万亩。据牡丹江、吉林、合江、松江、辽北5个地区统计,农民分得牲口5.9 万头、粮食104 万石、房子15.6 万间。1947 年春耕亩数较日本统治时期扩大15%左右,麦地面积较往年增加25%~33%。[3]124-125土地改革的胜利使广大农民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物质上、思想上的翻身使得群众诚心诚意地拥护共产党,积极投入到保卫家园、保卫土改果实、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农村青壮年积极参军,地方百姓支前热情持续高涨。陈云同志在辽沈战役后总结了六条战役胜利原因,其中一条就是:“由于进行了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翻了身,我们党才能在东北站住脚,扎下根,我们的部队才可能有那么充足的兵源,那么充足的粮草,来和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较量。”[4]781
自1931 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在日军、伪满军的铁蹄下饱受欺凌,至1945 年抗战胜利已煎熬了14 个年头,历经敌伪盘剥压榨、蛮匪抢劫,老百姓对各路“军”都谈虎色变。本以为抗战胜利重回祖国,就可以一雪前耻,祈盼和平的到来。然而,期盼的和平并未出现,相反,不止匪患严重,还有解除武装的十多万伪满军溃散在各地大肆为祸。另外,苏军进入东北后军纪涣散,抢劫等不法行为不在少数,连时任东北松东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的卢冬生都因为阻止苏军抢劫被枪杀。[9]47-49这些都使处于底层的普通民众受苦最深,使贫弱之极的老百姓再次雪上加霜。
解放初期的东北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空白地带,东北的老百姓对共产党、八路军基本不了解,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持对立态度,相反,国民党政府倒是他们心目中的“正统”所在。我党我军面对严峻的形势要求广大指战员“必须提高觉悟性,人人学会歼灭敌人、唤起民众两套本领,亲密团结群众,把新区迅速建设成为巩固区。必须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环纪律的现象存在”[10]1239。在东北解放初期的工作中,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土地改革,我军指战员服从命令听指挥,严守群众纪律,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先前东北的各路“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辽沈战役前,东北军区向各部颁发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入城纪律守则》,为入城后部队纪律做了准备。1948 年11 月1 日,沈阳解放,部队在入城前被要求“必须严格遵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颁布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野战军颁布城市政策及一切入城纪律和规则。必须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得擅入民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实行公买公卖。对一切公共建筑物与企业资产均须负责保护,不得自由迁运、拆卸、动用。违者以破坏城市论处。”沈阳解放后仅三天,城市正常生活基本恢复,沈阳解放头几天市民有三大高兴的事,第一就是解放军纪律好。[11]266-267
我党在东北率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民党腐败、国民党军作战不利、苏联外援等客观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方针,在东北解放区实施了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东北的群众工作使得我党在东北牢牢地扎下了根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迅速壮大了自身力量,创建了稳定的东北根据地,为赢得东北甚至为全国解放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5 年9 月,根据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我军仅十多万部队带着简陋的装备进入陌生的东北,在顽强作战的同时逐渐开展了惩奸除恶、剿匪安民、清算土改等积极有效的群众工作,为东北的解放建立起稳固的基础。1948 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我军的地位与战场形势。随后,东北80 余万武器装备精良、军政素质过硬的野战军及空前热情的15 万支前民工挥师入关,投入了解放全国的新战场。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共有165 万东北人民的优秀子弟参加了人民解放军”[7]286。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东北解放区参战民工达313 万人,担架30 余万副,大车30 万辆,马90 万匹。[7]288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北群众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功。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历来为我党重视,也是我军一切胜利的根本保障、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