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殊学生的教育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点。面对这个群体,教育部提出了本土融合教育模式,提出“随班就读”“应随尽随”等理念,旨在推动特殊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他们进一步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特殊教育要与时俱進,遵守发展性、兼顾性、适度性原则,让特殊学生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融合教育;高质量教育;特殊学生
作者简介:吴玮(1993—),女,江苏省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
由于受教育者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教育工作者似乎难以突破目前教学的桎梏。特殊学生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需要他人的关怀,也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特殊学生,用爱帮助特殊学生早日适应班级生活,让特殊学生接受教育,让他们幸福成长。
面对特殊学生,教师还在摸索前进,尚未找到一套行之有效且完整的教育体系。一般来说,特殊学生生理上的残疾通常会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因此,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准备,还要时刻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特殊学生学习的便利性。为了避免特殊教育顾此失彼,教育部在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本土融合教育模式。
融合教育是继回归教育理念后的特殊教育理论,融合教育理念提出,特殊学生是班级的一分子,教师要让特殊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同时提供适合特殊学生的教材、课程等。融合教育通过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来帮助特殊学生学习,通常会分小组上课,以合作活动为主,不区分特殊学生和一般学生,目的是使特殊学生快乐地学习。融合教育的本质是让特殊学生适应普通班级的教学,和一般学生一起成长,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只要班级中有特殊学生,教师就必须提供符合特殊学生需要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设备、教学材料方面有很多需要准备的东西,复杂程度较高,很考验教师的水准。
因材施教理论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再针对性地开展教学[1]。教师面对特殊学生也是一样,尽管他们和一般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但他们也是班级的成员,教师要慢慢引导他们融入班级团体,将区别教学的界限模糊化。要做到融合教育,教师要注重特殊学生的社会交往、学业和个性发展三方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融合背景下的特殊教育要如何开展。
一、开展多样化活动,促使特殊学生建立社交关系
特殊学生一般能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因此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问题,要想让特殊学生融入集体,教师需要帮助特殊学生建立社交关系,以及让普通学生学会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特殊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书籍分享活动,将班级学生分组,让学生选出一本书,完成一份手抄报并且分享和推荐书籍,这样能让特殊学生更好地加入普通学生的队伍。在有特殊学生的小组,普通学生会主动轮流把故事讲给特殊学生听,让其充分了解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进行了交流,这可以促使特殊学生融入班集体。在准备推荐稿的过程中,成员们会热烈讨论如何表达,这能帮助特殊学生建立社交关系,结交到好朋友。当然,如果活动中出现排挤特殊学生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及时干预。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健全,因此很容易受影响,孤立特殊学生或者不和特殊学生相处。教师要尽早给学生灌输平等观念,告诉学生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而要多多帮助他们。融合教育可以培养普通学生理解尊重、包容的思想,培养学生善良、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笔者班上的特殊学生推荐了自己的书籍后,全班给予了他热烈的回应,极大地鼓励了他,增强了他的信心,让他能更好地和同学交流,更好地参与班级活动。
除了活动时的合作,教师平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解决问题。考虑到特殊学生的水平,教师可以挑选性格好、亲和力强的学生和他在一组。例如,原来笔者班上的特殊学生小静刚进班级时,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也很害羞,学习进度也有点落后。但笔者需要管理整个班级,没办法一直带着她熟悉班集体。因此,笔者通过学习小组的模式让小组成员先和小静相处,等和她逐渐熟悉起来后,再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小组成员们友好的态度让小静不再排斥加入他们,笔者经常看见他们课间一起休息玩耍。教师要注意的是,建立社交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给特殊学生施加压力。很多特殊学生最害怕的就是同学和教师用异样的眼光和态度对待他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回避这一点,以自然的方式帮助特殊学生融入班级。
二、提供高质量教育,促进共同成长
特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达到一般教育的质量的,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导致特殊教育质量不高。二是传统教学中,特殊学生是群体聚集学习的,很少接触一般学生群体,长此以往,他们进入社会时,或多或少会和主流社会有一定隔阂。在特殊学生的青少年期采用融合教育,能培养他们主动探寻发现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认知面。和一般学生一起学习,可以让特殊学生接受更规范的教育,也有助于特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但教师要注意适当修改教学内容和方式,让特殊学生适应常规教育。
(一)调整教学方式
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缄默不言。自闭症学生的症状不同,有些学生能够适应并且遵守规则,有些学生却很难适应,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抗拒和排斥新的环境和人。此类学生在初期很难适应一般教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课,教师不应呵斥,而应亲切地引导他回到座位:“你看其他同学是不是好好地坐在座位上?”学生在成长初期善于模仿,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或者利用自闭症学生喜欢的物品吸引他回到座位。
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教师可以多和自闭症学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闭症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多数事物的刺激没有反应,教师要先吸引其注意力,再进行教学。自闭症学生对某些方面特别感兴趣,如喜欢绘画、数字等,教师可以从这里入手。例如,笔者班上的自闭症学生萱萱虽然沉默寡言,但很喜欢画画。所以教学的时候,笔者会用图画吸引她,或者利用绘本让她和其他同学一起看书。又如,对于喜欢数字的自闭症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动物卡片吸引其注意力,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小兔卡片、多少张小狗卡片。教师重复几次这样的过程,自闭症学生下次就会不那么排斥,甚至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二)建立成长档案
教师要针对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特殊学生的成长进程,利用一些教具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评估特殊学生的表现,寻找可突破进步的关键点。例如,听觉敏感也是自閉症的的典型症状之一。萱萱在班级早读或集体喧哗的时候,就会变得不安,可能会有过激行为,影响周围的学生。所以笔者及时记录萱萱的生活注意点,每次早读开始前,将萱萱带离教室,等到早读要结束的时候再带回教室,并且做好萱萱的安抚工作,让她能够逐渐熟悉这种声音。同时,笔者在萱萱的成长档案上记录她的适应过程,为她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参考。
教师可以经常带特殊学生去学校的资源室,对特殊学生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完毕后要记录特殊学生的训练情况。笔者会单独带萱萱去资源室,让她一个人坐着看绘本,或者进行一些手工训练,锻炼肢体控制能力,将她出现的进步或者困难记录下来。建立成长档案能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特殊学生的问题,方便教师制订策略,开展相应的教学,也为特殊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资料。
(三)多和特殊学生相处
特殊学生较沉默寡言,只和亲近的人接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特殊学生,做到让特殊学生不排斥和教师一起相处。以自闭症学生为例,他们一般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外界,只会和父母沟通。教师要多和自闭症学生相处,融入他们的生活圈,使他们慢慢接受教师的存在,产生和教师交流的意向。
与同龄普通学生一起上学能够让特殊学生接触外部世界,接触“小社会”,接受优质的教育,有助于特殊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在普通学生的带动下,特殊学生也会逐渐对世界产生兴趣,产生了解和探索的欲望。高质量的教学也能最大程度上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个性化发展,开发技能特长
融合理论提出,个体的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对自我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无论是对普通学生还是对特殊学生来说,融合教育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2]。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其目的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挖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而特殊学生在个性化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比一般学生更快,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教师要好好发掘特殊学生的优点,加以培养,帮助他们发展个性化技能[3]。
比如,萱萱非常喜欢绘画,所以笔者从这方面入手,经常鼓励她参加绘画活动和绘画比赛。因为她有丰富的色彩感觉,所以在视觉方面有着强大的捕捉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为萱萱提供了画笔和材料,让她发挥绘画上的专长,鼓励她用绘画表现内心世界。从画作中,笔者可以了解萱萱的内心世界,这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每个特殊学生的特长都不一样,与萱萱不同,澈澈经常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情绪失控。为了使澈澈安静下来,笔者会带他到单独的房间里。笔者有一次偶然发现,伴随着轻柔的轻音乐,澈澈能够更快安静下来,不再情绪失控。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有针对性地发掘澈澈的特长,让澈澈多听音乐,接触乐器,开发澈澈音乐方面的天赋。澈澈在接触多种乐器之后,最喜欢的还是钢琴,弹钢琴时他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也不易出现失控。教师面对特殊学生要细心观察,在生活点滴中实现其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发展适合自己的技能或特长。
四、家校合作,加速融合教育
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除了学校教师需要严阵以待,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融合教育初期,特殊学生很难顺利完成课业,经常需要教师维持秩序。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需要家长陪读的特殊学生占大多数,父母要在班级、家庭和孩子之间找到平衡点。特殊学生经常会做出不遵守纪律、扰乱其他学生的行为,家长要特别有耐心、恒心,时刻注意特殊学生并做好安抚工作。教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帮助家长做好融合教育,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
(一)提前熟悉环境
特殊学生对环境的敏感度极强,家长最好提前带特殊学生熟悉就读学校,避免特殊学生因环境变化而情绪失控。家长要让特殊学生多和教师以及班级同学接触,为特殊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让特殊学生不再害怕或回避接触班级同学。
(二)加强沟通交流
教师和普通学生家长会经常开展交流活动,特殊学生更加需要教师和家长深入地沟通。对于特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商议解决方法。
家长要详尽地告知教师特殊学生的情况。自闭症学生多用手势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家长不配合,教师就无从得知学生的状况。很多家长在陪读时,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可以和教师多交流。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调节家长的情绪,提供教育特殊学生的技巧。
开展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本身就会受到很多阻碍,但是在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融合教育会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让特殊学生逐渐习惯社会生活,习惯和他人相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认识到特殊学生的特殊性,以人为本,满足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融合教育的开展,让所有特殊学生都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王春龙.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路径[J].绥化学院学报,2022,42(01):90-93.
[2]李婷.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特殊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21(29):31-32.
[3]朱琳.用爱关怀用心守护:小学特殊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开展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