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量感”可视化*
——以一下“元、角、分”和二上“厘米和米”为例

2022-02-16 06:27王昆妹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5期
关键词:量感直观可视化

王昆妹

(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量感”。但是,它和“语感”“数感”一样,是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让“量感”可视化,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有关“元、角、分”知识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课堂上,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面值与单位,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经历了认币、取币、付币等活动过程,感受到人民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数感”及“量感”。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侧重于有关单位换算的机械化训练,往往关注的是结果,而非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这也与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悖。如何才能真正让“量感”教学可视化?

一、以一下“元、角、分”教学为例

(一)提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人民币这一单元,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学到知识?于是,在寒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随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或者文具店购买商品,并且用现金付款,试着记下商品价格、付出去的钱和找回来的钱。并且让学生家长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学具“人民币”,然后学生在家里开“商店”。学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给不同的文具或者玩具标上合理的价格,再相互之间扮演消费者或者收银员,用学具“人民币”模拟购物体验,感受购物的过程。

(二)利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知识体系

1.元、角、分“牵手”小棒

我在教学“认识元、角、分”中1元=10角时,是直接呈现的,可是在换币环节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我以大量单位换算练习,来弥补课堂遗憾。这是我对学情不了解造成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元、角、分这样的单位时,认为其只是和“张”“个”“只”“头”“位”这些量词一样,并不清楚相邻单位间十进率的关系。我从课后练习反馈中发现,学生经常出现1元7角=8角,或者15角=7元8角这样离谱的错误。

所以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发现本单元前和后一个单元都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十进制和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不同单位不可以直接相加、减。于是我采取类比的方法进行本单元教学。以下是此部分内容课堂实录。

师:购买标价是1元的练习本,可以怎么付钱?

根据之前购物的经验,学生会拿出10张1角的纸币(或者10枚1角的硬币或5枚1角和1枚5角),这时教师给予肯定,课件展示(见图1),并板书1元=10角。

图1

师:10角我们像捆小棒一样,给它“捆”成一捆,就是1元,你会接着数下去吗?

生:1元1角,1元2角,1元3角……1元9角。

师:1元9角加1角是多少?

生1:1元10角。

生2:2元。

师:孩子们,怎么他们回答得答案不同啊?谁的对?(这时有一大半学生支持第一位同学说的,只有极少数同意第二位同学说的。)

生3:老师,他们说得都对,这里很像有“两捆”。因为1元=10角,我们可以给另外10角也捆成一捆,就是1元,“两捆”就是两元了啊。

师:孩子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大家都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师:是的,虽然他们表达的意思一致,但在生活中我们不这样说,就像从17、18、19往下数,数到20我们不说“十十”。满10就要进1,所以这里我们说两元。

……

师:1元=10角,1角=10分,这个和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个、十、百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满十进一”。

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入了“捆”这个量词,并且在课件上也用红色线条框出10张1角,让思维可视化,提醒学生“满十进一”。学生知道10根小棒能捆成1捆后,到20角的时候就会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1元10角=2元。课后学生也就很少再犯1元7角=8角,或者15角=7元8角的错误。

2.以1元商品充当“参照物”

本单元还要求学生会选择合适的人民币单位,如1把尺子的价值是20角、一件T恤的价值是70元、1个玩具飞机是10元等,学生需要准确选出人民币单位。而实际过程中将近半数的学生出错,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对1元、1角、1分的价值的认识不是很清晰。

对此,我让学生课前去商店找一找,哪些商品的标价是1元,课上进行分享。这样选择单位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物品去类比。比如知道一支铅笔1元,那么一把尺子应该是20角,也就是2元,不会是20元。这也就是学生“数感”及“量感”形成的开始。

(三)利用手势语,多感官共参与,突破难点

本单元有关找钱问题,很多学生不清楚“付出去的钱=购买商品的钱+找回的钱”。针对这一点,我想到了一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括线图,它是解决分与合这类实际问题最直观的方式之一。于是我结合括线图(见图2),特别设计了一套手势语及顺口溜:付出去的钱(两手胸前拍),分成两部分(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手指弯曲,就像一个括线图),买商品的钱(左手用力抓一抓),找回来的钱(右手用力抓一抓)。

图2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括线图,通过多感官参与,能形象直观地知道哪一部分是合起来的量(付出去的钱),哪一部分是部分的量(找回来的钱,买商品的钱)。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遇到这类实际问题时,出错的人数远远低于其他班级。

二、以二上“厘米和米”为例

(一)小小正方体,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材上呈现的是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边长、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厘米,这里都是“大约”,不够准确。为了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我提前一周让每位学生买了若干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文具盒里。每当我问学生能否准确表示1厘米时,学生都自信地捏住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高高举起。这样学生对于1厘米有多长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记忆。课后遇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时,学生也因为可视化的学具,而很少出错。

(二)一张身高贴,助力“1米”的可视化

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会测身高,所以我买了一张身高贴贴在黑板旁边的墙面上。每节课下课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去测量身高。于是我让同桌互测身高,并用厘米做单位记录在书上。上课的时候我询问了三位男生及三位女生的身高,将结果写在黑板上,并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再找几位同学来猜猜班上其他同学的身高,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一张身高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米”的学习更直观。学生通过身高贴可以发现1米=100厘米。

(三)利用学生身体上的“尺”来实际度量

我在教学活动课“我们身体上的‘尺’”之前,提前让学生量一量一拃、一步、一庹、一脚、手掌的宽度分别是多少厘米,并让学生制作手抄报,记录这些数据。再将学生的作品上传至班级相册,大家一起欣赏作品。学生经过精心准备,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有的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有的学生画了自画像,并对身体部位进行标注,直观形象;还有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了思维导图,将本单元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的创新作业非常有意思,受到学生欢迎。

室外课时,我带着学生来到学校篮球场,量一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几米。先让他们猜一猜,再用步数去实际测量其长度和宽度,以此估测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几米。最后用皮卷尺实际量一量,感受估测的准确性。同时我让学生试着数一数走完100米跑道需要多少步,绕操场一圈(250米)需要走多少步。有的学生一圈走了将近500步,有的学生只走了300多步,我让学生思考谁的步伐大一些。课程最后留下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找一找操场上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运动区域物体,量一量并做记录。这是一节有趣的室外课,学生真正用自己身体上的“尺”去度量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得到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数据,不再是教师硬生生的灌输。学生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1米、30米、100米等的直观感受。有了这样的经验,对于其他长度较长的物体,学生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估计它的尺寸,提高了估测的精确性。这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用身体上的“尺”去量一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以及家具与家用电器的长、宽、高等,再用卷尺去验证。

这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使“量感”可视化有迹可循。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多感官参与,不光要仔细观察,还要思考如何估测(类比方法),这样的活动课学生更感兴趣,所以也会印象深刻,学起来更加轻松。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学尝试,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网,在举一反三中,各个击破学习中遇到的一个个难点及易错点。

猜你喜欢
量感直观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兼收并蓄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简单直观≠正确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