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五项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2022-02-14 00:33王礼圣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福建省南平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教研育人作业

■ 王礼圣(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福建省南平市)

2021年秋季开学以来,全国中小学以“双减”任务落地、落实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五项管理”,落实规范办学主体责任,依法依规治学兴校,取得明显的成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我校在加强“五项管理”、加大校本教研、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服务效能、提增教育效益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多措并举,发挥学校绿色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观念转变有高度

关注学生读物、作业、手机、睡眠、体质,就是要把教育评价的视角由分数转向到素质,由学业扩展至育人,由着眼当前上升到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加强“五项管理”是先手棋和着力点,能够发挥“一子落而全局活”的重要作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五项管理”能否起到推动评价改革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能否落实落地、严格执行。执行得严,就能引领评价走向健康的轨道。学校通过师生会、家长会、家访、致家长信、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心理辅导、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五项管理”目的及意义,使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

二、管理措施有温度

1.设立分层次校本作业

作业布置形式多样化,采用分层作业和素养作业等形式。分层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素养作业包括绘制手抄报、制作思维导图和录制小视频等。作业布置时,切忌只布置单调的书面作业,要结合劳动教育基地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性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要拓展作业的宽度,降低作业的难度,严格控制作业量,增强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做到少而精,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的布置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学习的信心,实现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目的。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组织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对学生作业的质与量进行综合性评判,给出相应等级。

2.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充足良好睡眠是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制定严格午休制度,保证在校寄宿生45分钟左右的午休时间,要求通宿生家长加强对子女午休的监管,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保证按时午休,培养按时睡眠的习惯。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有发现睡眠不足的学生,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

3.加强手机管理

学校自2019年开始实行禁止手机进校园制度,禁止通宿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寄宿生携带手机入课堂,学生进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交班主任或生管教师统一保管,每个年级设立专门的手机储藏柜,实行统一管理;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文明班级日常评比,作为文明班级、先进班级、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学生宿舍值班点等公共场所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提供家长联系学生的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学校禁止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设立校长信箱,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根据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班级管理中推行“积分制”,并利用校园监控系统,采用“可视化管理”。

4.养成阅读习惯

学校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每学期举办演讲比赛、读书月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打造“两香”校园,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共创书香家庭,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5.增强体质健康

学校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和省教育厅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严禁教师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程;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争取政策、创造条件申报建设体育传统校;学校学生会结合社团活动,成立各体育单项兴趣小组,组织校园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赛事;每学年举行春、秋季学生运动会,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思想,磨炼意志,培养合作精神;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做到数据全面真实,并及时上传。

三、校本教研有尺度

1.重视校本教研队伍的培养

坚持“名师”引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的步伐,采取“五子登科”的办法加以培养,即:“政策倾斜铺路子”,鼓励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在学习机会、学习时间、学习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在评职称、评优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严格要求选苗子”,以高素质、高水平、高成效“三高”为原则,以公开课、优质课、实验课为载体,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带教跟学结对子”,学校聘请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施“青蓝工程”;“创造条件压担子”,大胆起用年轻教师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学校一、二层领导岗位任职;“甘当人梯站位子”,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逐步建成一支爱岗敬业、专业扎实、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校本教研队伍建设,重视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行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对新入职的教师以及第一次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进行帮扶,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促进青年教师从教学新手提升为教学能手。

2.搭建学科融合提升平台

学校建立教师要与班主任、同学科、跨学科教师通力融合协作机制,建立积极的相互借鉴交流关系。发挥团体智慧,与同学科教师一道深度参与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在集体研讨基础上,拿出单元规划表(框架)、单元课时教学任务活动创意表、分课时教学设计教案等可视化成果。与班级任课教师一道共同制定学习规则,培养学生的秩序感,共同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本班科任教师合作,借助班级作业协调员,控制作业总量和总时长,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加强与跨学科教师协作,积极尝试跨学科内容整合,开展拼教学、拼教研、拼项目学习等活动,全面提升探究性、合作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3.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是提质增效的主要阵地,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读、把握和执行。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这要求教师课前备课要精准、精细、精彩,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在教学中应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能力差别,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达到优质高效出色出彩。教师作为教学的领路人,要扮演好新《课标》的执行者、新教材创造性解读和使用者的角色,做到脑中有“纲”、心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推进。教师要努力成为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转播者、学习的点燃者、困惑的点拨者、生命的点化者,教师与学生课内外相处时要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换位思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狠抓课堂效能,落实课堂教学中的“五个要点”,即:落实考点、结合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抓实课堂教学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整个教学设计完整、层次分明、过程流畅,顺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4.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新《课标》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效衔接,推进学校教学建设,加强教研工作,每学年举办两次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承办省、市、县各类教研活动,将各级专家名师“请进来”开设专题讲座,多角度为教师搭建与名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推行“走出去”战略,组织优秀教师到厦门、南昌、衡水、泰州等地名校学习交流,教师带回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质量提升有力度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校始终坚持“特色立校,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大力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1.德育促质量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五育并举”,秉承“厚德立仁,乐育英才”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创新为魂、课堂为基、教师为要,努力打造“课堂门门都是育人载体、课堂堂堂都是育人阵地、教师人人都是育德的能手、环境处处都是育人土壤”的育德行为文化。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形成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学校坚持将德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延伸至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2.活动兴质量

坚持开展“皇华之春”文艺晚会、科技文化艺术节、校运会等活动,组织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交通、消防、国防、禁毒、逃生演练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组织优秀学生到清华、北大等名校参观学习及参加夏令营等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融合家庭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营造教师“善教”,学生“好学”,家长“乐陪”的氛围。持续推动“培优培尖”,重视学生竞赛培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参与高校“强基计划”和高校自主招生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

3.教研强质量

制定教研集备制度,校本教研坚持“四定”要求,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教学研讨、磨课等活动,分享同学科优秀教师在挖掘和整合教材、确定重点难点、组织课堂教学和选择教法学法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机结合进行交流互动,重视教学的反思。依托先进教育科技资源开展课程服务,构建协同备课共同体,弥补教育资源不足,优化教师教学行为,鼓励教师沉下心来搞教研,专心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和教学技能比武。

4.服务提质量

教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力军,教师的积极性是质量提升的基本保证。我校着力打造“民心工程”,组织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投资4.5亿元兴建浦城一中新校区,对老校区进行升级改造,收回41间沿街店面打造学校文化长廊和家长书吧,为师生打造舒适的育人环境,为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硬件”支持。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解决教师职称评聘、晋级进岗、评优评先问题。积极拓宽奖教渠道,除县财政核拨教师奖励性绩效外,积极促成“浦城县皇华教育基金会”和“厚经数学奖学金”的成立,提高毕业班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创新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模式,对学校中层干部的聘用实施双向选择,盘活了人才资源,吸引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学校的领导干部队伍中,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实效。每学期组织教师工会小家活动,举办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提高年级团队的凝聚力。开办教师食堂,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常态化慰问探望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召开教职工代表座谈会,虚心聆听教职工的诉求、心声,让教职工切实体会到组织和学校的关心关怀,以便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千帆竞过浪潮涌,大风起兮云飞扬。有着建校一百周年历史的浦城一中,坚持“特色立校、文化兴校、质量强校”办学方向,秉承“崇德善学,笃志报国”的校训,建立“厚德立仁,乐育英才”办学理念,突出“国学育人,教学相长”办学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凸显国学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如今学校正在思考如何将历史积淀的厚重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探寻一条适应现代教育、适合当代青少年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加强“五项管理”,努力提高师生的文化修养,从而实现建设优雅学校、塑造儒雅教师、培养高雅学生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研育人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作业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我想要自由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