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2-14 00:33赵正伟蒋文明平阳寺学校山东省邹城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弘扬初中生初中语文

■ 赵正伟 蒋文明(平阳寺学校/山东省邹城市)

新课改背景下,文化素养成为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帮助初中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其内心世界,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能切实满足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满足初中生成长的需求。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思想活动以及产物。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思想以及社会行为的综合体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下来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在几千年的时间当中产生和沉淀了非常多的文化特质,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厚重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弘扬传统文化,主要是结合当前历史发展背景的正面解读,是要弘扬那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有利于国家民族复兴的内容,摒弃一些阻碍国家社会进步的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特点。旧社会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和新时代的传统文化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在于时代对其的选择和解读。新文化运动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辛亥革命之后,西方的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人民大众的诉求,同时也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以及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尤其是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家民族进入了危若累卵的时刻,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寻找中华民族发展的出路。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被视为封建的、糟粕的,是和民族共和相背离的,是需要反对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是就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的,是为了在思想文化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将人民从封建思想糟粕中拯救出来。新时期下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在现今的国际社会当中,中华民族独树一帜,中国的制度优势逐渐凸显,国力日益强盛,这些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当中培育出来的。纵观170多年的近代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一直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赋予的民族的强大生命力。新时代弘扬的文化和旧社会的传统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要弘扬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除去封建思想糟粕。

就拿新文化运动当中的“反孔”来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反对的是“君为臣纲”这种思想糟粕,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对人民的荼毒。在新时期,弘扬的是“仁义”“和合”的思想,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同时,新时期的传统文化解读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本点,就拿“忠君爱国”的思想来说,这里的“君”不再特指某个人或者统治阶级,而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一方面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力量。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在经历无数磨难之后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近代列强的入侵,中国科技的落后,让很多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产生了很大动摇。尤其是西方先进科技对于国内的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民族自信受到了又一次冲击。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如果没有充分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又如何让人民行动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因为刻在文化基因当中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着中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建设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更是要重塑中国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传统文化就是构建民族自信心、提升中国人“心气”的重要路径,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之间的交流不断频繁,思想碰撞更加激烈。这一背景下,很多国外文化涌入到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对传统文化起到保护作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

2.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瑰宝,无论从传统文化内容上,还是从其价值层面上,都具有极强的丰富性。将这些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知识结合起来,能帮助初中生开阔视野。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实际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入手选择教学切入点,包括语文课本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通过这些知识,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类学科,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责任。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将其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受文化内涵的熏陶,帮助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其抵御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从而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始终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组织、教案设计的重要参考,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对教材内容挖掘不足,更无法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尽管这种模式可以短时间落实教学任务,但从长期效果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符,不利于初中生文化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对语文教材进行详细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包括名著导读、古诗词等,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背后的人文内涵进行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同时还能促进其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存在很多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传统文化的缩影,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例如,在学习《观沧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注释等,让学生对曹操的身世、经历、本文写作背景等进行了解,鼓励学生对诗中的押韵等进行挖掘,体会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2.加强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提高认知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运转的途径,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加上年龄尚小、阅历少等,自身缺少语文素养,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继而影响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情境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图画、视频、动画等方式渗透传统文化,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更加满足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传统文化理念。

例如,在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故宫(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历史、艺术等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与力量,抒发对祖国的强烈热爱,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机会参观故宫博物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的相关图片,还可以通过紫禁城的鸟瞰图等,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故宫的气势。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懂得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搭建故宫虚拟景观,让学生利用VR眼睛,感受到故宫的巍峨,增强学生的理解。

3.积极开展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内涵性,决定了初中语文教材不能将其全部承载。为了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语文教材基础上,必须落实课外拓展,通过各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认知特点的资源,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初中生品格的全面提升。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让学生每月定期开展读后感交流,还可以开展阅读分享、名著知识竞赛等,在课堂中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另外,可以让学生建立传统文化知识摘抄本,将优美的诗句、语句等整理起来,随时进行鉴赏,以便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并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当然,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渗透。例如,利用端午节,在班级中开展缅怀屈原的活动,通过视频讲述关于屈原的背景、身世,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重阳节,组织学生登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重阳登高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宣传,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在班级中可以设置书柜、图书角,放置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在班级中举办传统文化知识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更感兴趣,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内涵。

4.引导初中生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

作为一名初中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首先要能够有明确的价值判断,能够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粹进行深入了解和认知。例如,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学说流派进行深入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体会先辈们的思想结晶,以此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涵养。其次,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个人进步的结合点,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行为。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要实践这种思想,多跟同学和朋友进行交流沟通,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再有就是通过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传统文化。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书法展、汉服展、中国画鉴赏、京剧欣赏、国风插画设计、诗词歌会等)。通过这些宣传,组织同学和朋友共同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承载这些文化的艺术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极具“中国味”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其学习需求,组建传统文化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优势,定期开展一系列人文活动,让初中生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传播的行列中。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这些节目,将节目转移到课堂中,让初中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充分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立足语文教材,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需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热爱,教师也需要持续改进教学理念,通过传统文化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也让语文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有效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很多初中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创设有效的传统文化情境,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初中生引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让传统文化成为滋润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法宝。

猜你喜欢
弘扬初中生初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弘扬爱国精神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