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2-06 15:56刘焕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民办高校

□刘焕江

2006年,教育部指出建立一支富有专业精神的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党中央各个相关大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迫切的[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条战线、离学生最近和学生朝夕相处,高校辅导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大学生的今后发展和人生选择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同时,辅导员也担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关键,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也就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扎根本职工作信念不足。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民办高校也不例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高校而言,最接近学生、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必然是直接实施人,也就是我国高校中的广大辅导员。辅导员队伍理论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我国高校能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是,现在一个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体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很不协调的是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足,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辅导员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专业化配合、团队化“攻坚战斗能力”明显不足。所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不对称、不协调的整体局面,全面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扎根本职工作的信念是刻不容缓、必须立刻整治的问题[2]。

目前,由于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各大公司企业招聘大面积业务或缩减数量和次数的现在,参加民办高校辅导员招聘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造成了不少非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扎堆涌进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局面。这些新辅导员由于选择辅导员行业的动机就决定了其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扎根辅导员事业的决心,同时也伴随着思想教育认识不深刻、学习经验总结不足的现象。

(二)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新辅导员进入到辅导员队伍的动机决定了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差。以辽宁省某民办高校为例,全校在岗辅导员人数32人,从事辅导员工作超过七年的仅有15人,不足50%,而七年间离职的辅导员达20人(七年的时间限制说明这些辅导员还没能完整的带上两届毕业生就已经离开了辅导员的岗位)。数据说明大部分离职辅导员仅仅是把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作为就业或者另行择业的跳板,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度。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历准入门槛低,对高校工作经验要求低。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规定中要求,辅导员应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些新辅导员虽然学历条件能够满足,但是在高校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高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事务性工作的相关程序上的了解基本相当于零。这种现象导致了这些新辅导员进入到工作岗位上,不仅要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上的转换,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熟悉高校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各类规定上,影响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及时性,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辅导员本职工作的不及时,进一步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的高效性造成影响,使辅导员在本身繁重的工作之外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整体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育人工作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职业能力提高速度慢。民办高校由于受到辅导员队伍人数不足和办学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在招聘辅导员时难以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思想政治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且能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这导致了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偏低。而且在新辅导员入职之后,也很难为其提供足够的职业培训、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量的要求,新入职辅导员也缺乏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时间。

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根据教育部对辅导员生师比的要求,民办高校经常处于辅导员队伍人数不足的状态。民办高校为了能够达到师生比的要求,在辅导员招聘工作中不得已降低要求,对应聘者本身所学专业有所放宽,一些非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应聘者进入到了辅导员队伍。

2.职业能力提高速度慢。新辅导员入职后,关于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题培训、进修、学习会对其尽快掌握辅导员职业技能和职业技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成本、人力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为辅导员提供的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严重不足。在为数不多的参加培训的机会中,又会存在培训本身质量不高、培训方向针对性不高的尴尬现象。此外,大部分民办院校对辅导员的工作量要求偏高,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大部分被事务性工作占用,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政策和去参加相关培训。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收入偏低。

1.辅导员岗位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工作职责进行了划分,规定了什么工作需要由辅导员完成。但是在民办高校的实际工作操作中,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远远超出教育部文件的规定。

2.工作时间、经历投入高,但收入偏低。辅导员工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可以说是全天24小时待命的状态,同时还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更承担着来自学生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辅导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算是民办高校中最低的。据上海地区调查显示,民办高校60%的辅导员工资在5,000元以下,40%在5,000元以上,其中,5,000元至6,000元占27%,70%以上的辅导员认为待遇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高投入低回报的非正常状态中,必然会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在出现辅导员转岗或离职的情况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管理的空窗期,使学生处于无人管理或者新辅导员不熟悉学生特点,不能有效开展工作的状态。

(四)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体制与职称晋升制度不明确。目前,民办高校中辅导员的管理体制是学院管理与校级学生主管部门双线管理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辅导员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的创造力,不仅造成了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有时还会出现两方面下达任务标准不一致,甚至相左的任务。

与此同时,近几年职称评审权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下放到高校,高校自行组织各个系的职称评审,在民办高校的职称晋升制度上,民办高校更愿意将更多的副教授、教授名额留给专业任课教师,造成了辅导员在职称晋升上的难度增大,直接影响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期待和决心,从而间接对民办高校的育人水平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造成不利影响。

三、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提高民办高校招聘辅导员专业要求,保证辅导员基本知识技能达标。一是民办高校辅导员要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日后开展各类相关工作是否及时、是否正确。从相关工作案例以及论文总结来看,民办高校辅导员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在遇到学生具有生命安全事件、财务失窃案件、网络舆论事件时,往往能够更为及时正确的处理;二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应当优化知识结构,全面完善思政知识以及党中央对大学生培养的相关要求,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对大学生培养工作、大学生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最终落实,都是需要民办高校辅导员做出具体的、全方面的细致工作;另外应当从新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各级各类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和教学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管理、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就业等相关知识结构,从而提升综合能力[4]。在选择和聘用辅导员时应提高对专业相关度的考察,减少非思想政治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到辅导员队伍。必要时可以要求应聘者具有高校工作经验或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择优录取。

(二)增加辅导员参加岗位培训、专题培训以及进修、学习机会。民办高校应在办学条件、办学资金所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增加辅导员参加岗位培训、专题培训以及进修、学习机会。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与兄弟院校进行横向合作交流的可能性,丰富辅导员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对自身以往工作和未来职业规划上提供直观的对比,更好的找差距、找短板、找机会。

四、结语

新时代在“立德树人”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我国目前民办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尽快解决,不可能简单通过调整一项或几项措施而达到目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民办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提高认识并不断的为之努力,以达到强化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使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和领路人,民办高校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民办高校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民办高校教学论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的反思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