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关键词】古诗文,真实情境,教学策略
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义教课标”)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有所不同。二者都关注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层面,但2022 年版义教课标的表述更加简洁,四个层面的排序有明显变化,把“文化自信”排在语文核心素养最前面。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重点强化。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培根铸魂的启蒙时期,让他们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担当民族复兴使命奠基。
七年级教材把古诗文和现代文按人文主题进行混编,八、九年级教材则把古诗词和古代散文按主题进行混编。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围绕人文主题展开,在知识层面着力较多,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不强。2022年版义教课标倡导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1]所谓情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2]日常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大都是为了引出学习内容。2022 年版义教课标提倡,要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所谓真实,是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自我成长、社会发展进行紧密关联。[3]基于以上理解,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着力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并从以下三方面聚焦和发力。
一、整合学习内容——聚焦圣贤人物开发古诗文主题课程
经典古诗文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深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人智慧的结晶。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关注古诗文的人文主题而忽视作者这个“生命个体”的问题,即使有“知人论世”,也常常是碎片化的。
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2022年版义教课标对古诗文学习提出的要求是,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4]诗歌是由人创作的,不能离开人而空谈意义。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层面扩展到核心素养层面,超越读读背背和默写应考的低阶能力,指向通过与作者对话感悟美好情操,涵养文化品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高阶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确定学习目标,一要围绕主题整合并补充古诗文阅读材料,丰富古诗文的群文阅读资源,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和认知。二要围绕作者生活情感经历创新学习形式,创设体验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针对教材中出现频次比较多的作者,我们开发了“古代圣贤人物”系列古诗文专题课程,为李白、杜甫、苏轼等专门开发诗文专题课程,循着人物的经历和创作,拉近时空距离,为学生创设体验古诗文的真实情境。如在七、八年级尝试开发的“扶桑问路,仗剑天涯”李白成长之路戏剧展演专题课程,把李白的成长阶段分为“少年天才,仗剑去国”“供奉翰林,长安三年”“扶桑问路,二度漫游”三个阶段。先将李白三个阶段的诗歌进行梳理整合,在此基础上编写成课本剧。学生扮演不同阶段的李白,并在朗诵中理解其诗歌内容,解析诗歌特点,实现对李白的作品、生活经历和人生境遇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戏剧展演把人物和作品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物的经历、才华、性格、情感与历史史实交织。正值盛唐之际,20岁后的李白意气风发,开始在蜀中漫游,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开阔了视野,形成了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26岁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为期16 年的漫游,足迹遍及近半个中国。通过了解李白的身世经历,再结合他创作的《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渡荆门送别》等诗歌,学生对诗歌内容、时代风貌以及李白其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待到学习李白离别长安时创作的《行路难》,二度漫游时吟咏的《将进酒》,其自信、洒脱、豪迈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一个标签。这种深度认知可以让学生更加亲近诗人,从而更加热爱古诗文,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拓展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介拓展古诗文学习策略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文化节目,弘扬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朗诵、演唱、歌舞等形式展现,當代人对古诗文的深刻认识,使一些沉寂多年的古诗文也广为流传。如袁枚的《苔》,经过支教教师梁俊和学生们的演绎被热播传唱。《明月几时有》《明日歌》《将进酒》等经典古诗词,经过配乐演唱深入人心。康震、蒙曼等学者的古诗词阐释让人们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受此启发,古诗文学习也应摒弃单一的正音朗诵、背景交代、讲解释义、强化记忆等传统学习方式,辅之以和诗以歌、诗画结合、诗乐结合、吟唱结合,通过文字、画面、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让古诗文与学生自然亲近,实现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度理解。
根据语文主题群文学习需要,笔者对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学习内容进行了延伸补充,努力创设古诗文的表现情境,如跨学科的诗配画创作和诗配乐欣赏。特别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组织初一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首届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诵读活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诗词大赛”,在比赛项目设置上分为团体赛与个人赛。团体赛设置了“填补空缺”“诗句竞赛”“飞花令”三个项目。个人争霸赛采用抢答形式,一些原本性格内敛的同学也加入了抢答的队伍。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在展示竞争中检验所学。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汲取了经典古诗文的滋养,通过“输出”激活了知识,对古诗文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三、关注个人和社会——借助时空穿越打通古诗文学习领域
2022 年10 月12 日,身处太空的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个人推特上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了《兰亭集序》中的句子,还配上三张太空摄影图片,分别是中国渤海湾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
这次奇妙的相遇,體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短短29个字,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魏晋时期的王羲之没有机会在太空俯瞰地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有登高望远俯仰天地的豪情。公元353年的他,与1600多年后的意大利宇航员产生了共鸣,两人在共同的境遇中相遇,一个在风景秀丽的会稽山兰亭,一个在浩瀚无垠的太空,这是人类在自然面前感佩震撼的共同的情感体验。
前面所述是第一种打通,它使不同时空的人在相同场景的心灵感应中不期而遇。文字把人们在不同时代的情感共鸣联结起来,打通时空,此时的古诗文学习也就超越了熟读背诵、识记默写等识记理解层次,迈向同频共振、评价鉴赏的高阶层次。
受此启发,我们开发了“登高”系列诗歌鉴赏专题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选取内容进行欣赏,并完成下表。
第二种打通是使不同时空的作者在相同的地域相逢。古诗文可以让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如黄鹤楼让李白和崔颢相逢,洞庭湖让孟浩然和杜甫、陈与义相遇。这也为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跨学科学习古诗文开辟了路径。如山东省潍坊市是一个人文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郑板桥等都曾在此为官,李清照也在此地生活了十年,留下了很多诗文佳话。虽然时代不同,境遇各异,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吟咏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诗文,成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珍宝。
在我们设计的“古代诗文地图”主题探究活动中,千古文人雅士穿越时空相聚,在古诗文中展露风骨。具体内容如下:
1. 把你所知道的有关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王维、范仲淹等诗人的作品进行汇总梳理,根据时间、创作地点、思想感情进行分类,并按照积极向上、婉约哀伤、宠辱不惊分为红、黄、蓝三色标签。
2. 绘制中国地图,标注唐朝、宋朝的都城“长安”“汴京”“杭州”,其他地域仅标注主要地区即可。
3. 将三色标签粘贴在地图上,比较在不同地域作者的情感变化。
4. 撰写分析报告,比较不同作者对于“居庙堂”和“处江湖”的个人情怀。
第三种打通是对古诗文中相同情感的艺术化、个性化探究。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但大致可以进行类别梳理。仅就古诗来讲,可以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其风格有的雄浑豪放,有的婉约缠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拓展打通,在比较辨析中达到对古诗文的深度感知。如古人对君子之风的崇尚,在《论语》《爱莲说》《陋室铭》《竹石》等古诗文中一脉相承。对于送别,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的是同样的依依惜别久久伫立的身影。对于爱国,“留取丹心照汗青”和“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同样的一腔热血。古诗文教学必须活学活用,不断创造机会让作者、作品“穿越相逢”,创设古诗文穿越的“文学情境”,进行比较探究,逐步接近古诗词的内部情境和文化意蕴,如围绕“西湖”让相关古诗文“相遇”,围绕“夕阳”让古今诗文定格在场景中,围绕“友情”让不同作者展现独特的个性,围绕“江湖之远”探究不同文人的志趣操守……
综上所述,教师应整合开发古诗文学习内容,让课程内容情境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将“用以致学”与“学以致用”结合起来,拓展学习形式,促使学生诵读积累、鉴赏提升、迁移运用,探索出更多学习古诗文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