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下的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研究

2022-01-15 23:13殷梦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殷梦静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的概念越发重要。全球史观作为现当代西方学界重构世界史的史学思想,需要初中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构建历史情境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也是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技能。在全球史观下进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为例,简述所思所得。

关键词:全球史观、情境教学、甲午战争、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理论研究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世界历史是历史不断发展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人类从互不了解的封闭状态到走向互相往来、彼此交融,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

全球史观要求公正地对待与评价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文明,要注重世界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正如我国学者吴于廑所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必须以世界为一全局,考察它怎样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历程,这个全部历程就是世界历史。”[2]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加强全球史观的渗透,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各个阶段的历史,更是要把历史对象置于建立了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构建完整的框架与体系,从更宏观广阔的视角客观地评析历史对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原理是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发展。认知活动是从具体的表象开始,逐渐发展到理性的认知。初中学生虽然对历史的认知水平有限,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概念上的理解,而应该是通过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抽象认识。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渐渐有了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要求,加上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思考、记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认识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也是生活在历史中,学习历史可使自己更加明智,更全面客观地看待人和社会,那么,在学生心中,历史学习就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在看待历史学科重要性和功能性上,会与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素养全面提升联系起来,从而正确认识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动力。

二、具体案例阐述

结合上述理论研究,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为例,简单阐述一下在全球史观指导下,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具体方式。

在准备教学资料的过程中,除了教科书上的图片材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海外史料,从不同国家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描述中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尽量多采用图片、历史漫画、视频、音频等生动性较强的材料,或者是一些较为通俗的史料,更符合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也能更好地构建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甲午中日战争的了解较少,但是结合之前所学,对李鸿章这一晚清大臣较为熟悉,因此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距离,营造历史情境,可以选择从李鸿章出发。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为课堂导入,并通过讲述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些事件,串联本课重要知识点。

例如,在课堂导入中,采用历史人物猜一猜的小游戏,出示一段甲午战争时期外国记者亨利·布理约瓦斯昌有关李鸿章的描述。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猜一猜这位清朝大臣是谁?

学生根据描述,能较快反馈出李鸿章的名字。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外国记者的笔下,对李鸿章是比较正面赞扬的描写,这与中国社会描述李鸿章卖国求荣、自私自利的形象有很大区别。

此外,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即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分析方面,如何让初中学生了解一场战争的失败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立足于全球史观,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国家进行分析,简单带领学生地进行概括。考虑到历史情境构建,增加学生历史氛围感,我们可以继续从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出发。1894年,中日两国在朝鲜激战时,当时的江南道监察御史弹劾李鸿章腐败通敌。其实这只是一时的风闻,但是张仲炘等人却以此作为政治派系斗争的武器弹劾李鸿章。在中国面对强敌入侵时,中国政府的官员不仅没有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反而乘机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因小失大。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李鸿章受到的这一弹劾,以小见大,可见当时清政府内部政治腐朽,官场不良风气盛行,清朝从上而下都没有致力于打好这场战争,都是在为自身谋取利益。这是清朝战败的原因之一。

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影响力深远的战争。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甲午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中日之间的战争了,这场战争牵扯到了整个世界。中国史学界对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场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真正开始自行探索救国之路的契机,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还改变了当时东亚的国际政治势力格局。[3]在中日的历史记录档案之外,西方国家也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档案记载,而且在过去这些年有不少先后公布于世。

三、总结与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是大勢所趋,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具有正确的大局观和历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激发历史学习兴趣,不但要会学,更要爱学,加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情境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一直探讨的领域,在全球史观下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情境教学能有效达成当今社会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各方面要求。本次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狂潮》一课的分析,简单探讨如何在全球史观思想引领下,在初中课堂进行情境教学的尝试,这一方面还有很多课例和问题值得我们不断进行研讨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8页。

[2] 吴于廑:《世界历史——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作》,见《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第86页。

[3] 张晓刚、邹圣婴:中国近3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深圳大学学报,第32卷、第2期,2015年3月。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情境教学初中历史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