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2022-01-13 17:47刘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培养方式工匠精神新形势

摘要: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引领。职业院校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简要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含义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简单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就是为社会与企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精神引领,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包含了工作者对自身职业的敬畏感、对工作的执着态度以及对服务与产品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质量。从工作人员个体而言,工匠精神指的就是自身具备创新、耐心、恒心、坚持、专注、以及勇于突破传统模式限制的优秀道德品质。从产品与服务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主要指的是精雕細琢、质量上乘、以人为本、精心制造等优良特质。

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学生入职前的培养;另一个阶段就是岗位工作中的培养。培养工匠精神的场所包括各类教育院校与各实际生产企业。各类教育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其与各生产企业的关系紧密相连。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各生产企业培养新形势下优秀的生产前线工作人员。身处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追求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各生产企业最终的产品质量效果,在此情况下,从企业工作人员身处学生时代阶段就非常有必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追求,促使学生提前养成工匠精神,为毕业后走入职场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1]。

工匠精神从最终结果而言就是产品的优良与精致,但产品的生产还是要靠工作人员生产过程中的精心程度。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他们的精神追求,着重增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培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进取心等优秀品质,养成守规则、负责任的良好工作行为准则,对即将要身处的岗位、职业充满敬畏。在此基础之上再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最终促使学生养成努力追求、勇于创新、积极负责的工匠精神。

2、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1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落后的经济国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大国,但制造大国与制造强国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影响,我国要想切实转变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依赖高质量的科技水平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力量作为基础支撑。而工匠精神作为优秀的精神力量在此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提升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提供助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摒弃腐败思想,提升突破信念努力的完善产品生产的实际质量,从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来最终实现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2.2有效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进程

在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基本功能在不断的创新与改变,从而也推动着工匠精神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对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落实到学生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为培养新形势下现代企业急需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形势下对职业院校的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努力的重建工匠精神,在精神文化教育过程中努力做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职业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2.3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真正的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分析和研究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得知,为了真正的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具备培养强大技术能力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职业院校在新形势下,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促进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尽快实现[2]。

3、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措施

3.1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对职业院校当中20位相关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通过表1职业院校教师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认同态度可以看出,45%的教师非常认同,55%的教师比较认同,说明教师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持积极态度,但是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奠定基础。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共有职业教育院校11500所,比2018年的职业教育院校同比增长了15%。职业院校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招生人数也再相应的增加。在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想着做到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被淘汰,以及能够科学、合理为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做好教学服务,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实际办学方向,在传统的办学理念中融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理念,然后充分的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及行业特色,充分的打造职业院校的名片以及专业特色,不断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从而更符合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实际状况[3]。

3.2职业院校应当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充分的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在新形势背景下,各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逐渐的转向了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大多以校内课堂教育教学为主,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社会所需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对自己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情况没有科学、合理的认知,在实际应聘时就非常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能力,将学生就业能力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中,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危机。职业院校应当充分地利用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合理实现课堂教育教学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有效对接,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

相关职业院校应当着重的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条件,进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模式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第一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制定相应的合作文件。职业院校是专业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重要场所,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具备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着专业、系统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只有在企业中才能发挥自己的实际价值,企业的发展有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又有着精准的定位,比方说人才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及人才的专业素养等。企业本身具备着大量的实际工作岗位,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工作岗位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实际的应用到工作岗位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所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宽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领域,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第二方面,合理地开展新形势背景下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之上来培养人才的模式就是新形势背景下的学徒教学模式。培养对象既包括在校学生也包括在岗工作人员。新形势背景下的学徒模式可以充分地利用企业实践与课堂所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从而使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在企业岗位工作实践来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而企业在岗工作人员又可以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最先进的知识理论。新形势下的学徒制必须由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的有机融合,逐渐通过职业院校的自身专业特点来吸引企业,企业由自身岗位需求向学校招工的方式来有效地完成双方合作,为学生提供从校园到企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达到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3.3提升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和专业水平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只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在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决定着培养的学生工匠精神的强弱。因此提升职业院校各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制定科学的培养制度。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地利用各专业教师的课下时间针对性地对其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比方说邀请各专业知名专家到学校内开展相关讲座,或组织教师到企业内进行交流与考察,还可以参考借鉴相关院校成熟的教学方式等。通过多方式的培养来充分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奠定基础。其次,引进高端人才。职业院校应当不断的引进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高端人才,完善自身的師资力量,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引进人才时应当着重教学人才的实际专业能力、教学成果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结合教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水平来制定引进计划。高端的教学人才不仅可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职业院校的教学风气,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增添助力[4]。

3.4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纵观我国发展历史,优秀的工匠与手艺高超的工作者层出不穷,但对工匠精神文化的认知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在新形势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各职业院校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应用型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对专业建设的能力,也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充分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但在此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忽视了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导致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认同感没有合理的认知度,缺乏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更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所以,职业院校应当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扬工匠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磨炼自身的意志与专业技能,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3.5不断优化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体系,助推课程改革

如今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但是必须防止将实践学习误解成以工作过程为主要学习导向的教学理念形成。职业院校中推进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教学模式,并不是忽视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工作实践,要合理认清工作实践只是实现教学的载体,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工具。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具备相关知识理论和重要技能,为将来成为高级劳动者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工作品质与工作作风的综合体现,更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精神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应当把技能传授与人文教育摆在同等位置,充分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体现出工匠精神,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工匠精神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廖鹏.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1):105-106.

[2]魏力敏,宫婷婷,祁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实践为例[J].职教论坛,2021,37(10):133-136.

[3]郑飞,薛洁.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及实现路径——以高职院校汽修专业为例[J].新西部,2020(15):152-153.

[4]蒋丽嫚.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28):161-164.DOI:10.16541.

作者简介:刘红(1978.11—),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教学,思政,礼仪。

猜你喜欢
培养方式工匠精神新形势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