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淑祺
摘要:学困生是指班级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的形成大大影响着教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想要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就要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本文针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质的学科也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关系着以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还会影响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沟通。可见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还是有部分的同学没有深刻的认识到這一点,对于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导致其语文知识匮乏,学习成绩不理想,对语文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是由于在语文学习中长期的恶性循环造成的。想要减少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就要究其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的教育质量。
一、学困生的成因
(一)对于语文学习不够重视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也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宝藏,对于语文的学习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但由于学生本身或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人会产生,“只要会说话,能认字,可以运用就可以了”的思想。导致在语文的学习中,学习热情不高,最终沦为语文学困生
(二)语文基础差
在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才导致语文成绩落后的。他们最早也很努力的想要把语文这一学科学好,但由于各种因素使其在语文的学习初期,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倍感吃力,学习热情被浇灭,导致语文成绩越来越差。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文学家刘荣曾在《习惯说》中写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强调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学困生的产生都是由于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上集中思想听讲、课后复习。写作业时马虎。做事拖沓,遇到不会的知识不会及时解决,导致问题越积累越多。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陷入了语文学习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受教师影响
都说教师是学生的筑梦人也是引路者。学生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育。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喜欢往往来源于对这门学科教师的喜欢。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过于严厉,当学生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万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虽然对一些学生起到了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位学生。学生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导致有些同学在受到老师严厉批评之后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甚至给心理造成了阴影。催生了其负面情绪,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把控不够。一个班里的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和接收能力的不同,对于知识掌握的速度和程度都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于是导致了学习的落后,长年累月,失去了学习欲望,沦为了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了解,很多学困生的产生都是受后天因素影响的。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都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语文的学习中,想要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就要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给予学困生多方面的关爱
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和守护者,都在努力的寻找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而这钥匙就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关爱可以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可以促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教师只有给予学困生无条件的关爱,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在课堂上希望教师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答。
(二)教学中难易结合
在教学难度方面由于学困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适量的降低教学难度,有些教师会过分纠结在教学难度上,教的太简单使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学习简单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的太难导致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又赶不上进度最终沦为学困生。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难易结合的方式,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对相关的旧知识可以进行适当复习。这样既加强了学习好的同学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又帮助学困生对旧知识的学习。对于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分层讲解的形式,帮助学困生找到解题的方式,提升学困生的成就感,来启发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挖掘学生的特长,调动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特长,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相比虽然在学习成绩上存在着一定差距,但不代表他们没有点,有的学困生可能表达能力比较强,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举办活动的时候让其担任小主持人或是在辩论赛中担任小辩论手。有的学困生可能写字比较好,那就鼓励他参加班级的书法比赛。教师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困生建立起自信心,并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多鼓励、少批评加强沟通
许多学困生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由于一些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过批评,因此对自我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对教师产生了惧怕,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对同学多进行鼓励对其一点点的进步都加以肯定。平时与学困生多加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并给予帮助。从而使他们热爱上学习。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学生是否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讲,对需要背诵的诗词和课文段落认真完成背诵任务,做作业时也要端正态度,作业不是糊弄了事,也不是临交作业前就赶紧去抄袭别人的作业,积极阅读勤于写作。通过家长与教师长期的配合,在学校教师勤管理,在家家长多督促。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困生不是无药可救,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虽然在对其进行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些许的难度,但只要有我们有耐心,对其采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其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加以鼓励是可以将学困生转化为优秀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