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将“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2022-01-13 14:43周光飞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周光飞

摘要:在初中教育学习过程中,语文学科是一门重点且基础性的科目,学好初中语文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能力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要求学生在课前要认真听讲,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课后能够及时、正确地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流程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是比较有效果的一种教学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并正确改正过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能够不断取得进步。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就是容易使学生拉开差距,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有极强的自觉性,那么如果学生自觉性不够,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同一性,没有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样同样会导致不良学习效果的出现。由此,我们提出了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了,在这种社会大形势下,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视,进而在教育界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1],在这些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支撑与引领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教学改革的原因

教学改革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与教师相关的,有些问题是与学生相关的。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提倡教师要给学生创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纵观实际教学情况,老师确实是为学生创建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供学生去学习,但是现实是很少有学生有学习的自觉性。那么自觉性强的学生就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反之,自觉性差的学生就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进而就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下降,甚至会导致学生发生厌学情绪。由此可见,针对于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育者必须要清楚地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教师要给学生创建宽松的教学环境,多给学生留自主学习的时间,创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理想学习效果。

二、有效的教学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改革方案,从根本上预防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同时能够起到活跃教学气氛的效果,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寓教于乐,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强,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厚。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创建有效且有趣的教学模式,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下面具体谈一下“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措施[2]。

1.提升预习质量

预习就是在课前做好了解将要学习知识的工作,所以,预习工作要在课前完成,不要占用课上时间,而且采用有效的预习方法提升预习效果。那么,要想不断提升预习的可执行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在上课前就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通过了解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疑惑的方面,而对于发現的问题可以通过讨论与求助老师的方式来解决。与此同时,老师可以依据学生预习反馈的问题制定教学计划,给学生创设问题,正确指导学生,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2.正确引导学生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问、提有效的问题等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出科学有效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这些措施:(1)正确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章的正确思维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每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按照 “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写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顺利来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完逐一回答这些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2)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内容,例如: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文眼、关键词语、句子等等。并重点阅读与理解这些内容,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让学生学会品读文章的正确方法,例如:还原、联想、推测、探源、置换、比较、假设等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堂学习以外的时间

课余时间是学生消化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时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巩固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在课余时间学生不喜欢复习功课,觉得这是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去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3]。

总之,初中生之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异性的,特别是在学生的自觉性方面,差异更大。有些学生自觉性高,那么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将“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禄山.论“人文关怀”在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9,26(26):257.

[2]叶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J].南北桥,2019,0(17):148.

[3]张旭光.“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J].速读(上旬),2019,0(2):157.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