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凤 曹芳 唐雪颖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为了师资队伍培养质量的提高,2017 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抓好主线、守住底线”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从源头上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师范专业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师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规范性纲领。[1]因此,在师范专业认证理念指导下,师范专业对标专业认证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
作为地方高校,M 大学于2003 年招收首届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省生物学师资人才培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师范专业认证的开展和国家卓越教师计划的实施,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如何不断地调整和优化,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够对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部6 所部属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2]一是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制定中,虽然也会开展内外部评价,但是经常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利用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二是毕业要求。由于对毕业要求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导致毕业要求分解不合理,某些毕业要求指标点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或者不能够涵盖相应毕业要求的全部内涵,甚至有些毕业要求指标点难以测量。三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导致“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不合理,一些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过于集中,而另一些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不足。部属师范大学培养的学生人数有限,大部分的生物师资仍由地方高校进行培养,但是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导致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生物师资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地方高校如何遵循“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教师,显得十分迫切。
培养目标是国家赋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也是各高校对人才培养努力方向的一种预期。[3]因此,师范专业要综合国家教育方针、基础教育需求、学校办学定位、自身人才培养能力、相关利益方等意见,综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M 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根据校院两级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及指导性意见》《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管理与实施细则》,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采用内、外部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方法有问卷调查法、专家评议法、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等,评价主体包括专业师生、校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代表、一线教师、同行专家、学生家长等相关利益方。评价工作小组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形成“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报告。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立足闽南、服务福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师德情操高尚、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会教书善育人、懂教研能教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发展能力,能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预期学生毕业5 年左右成长为中学生物骨干教师。相较于之前的培养目标逻辑更加清晰,目标定位更加准确,更加关注师范生的职业发展潜力。
毕业要求是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科学合理的毕业要求能与培养目标形成对应关系,还与课程体系具有内在联系,也是配置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和制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根据。[4]
依据《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简称为四个“标准”)、毕业要求达成度情况、人才培养目标等,对毕业要求进行合理性评价。[5-8]针对8 个毕业要求进行可教、可学、可评、可达成的合理分解,每项毕业要求分解成2~3 个指标点,共分解为18 个指标点,较好地支撑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覆盖了认证标准(第二级)的所有能力要求,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对认证标准有所拓展,主要表现在强调所培养的师范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及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能力,在班级指导和综合育人当中能够利用生物学学科特点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等主题班会以及劳动实践等教育活动。
课程体系是支撑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关键路径。[9]本着“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的理念,通过深入调研,邀请利益相关方、学科专家等一起共同论证,分析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各个毕业要求指标点逐一解读,梳理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增加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度高又能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删减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度不高的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对应矩阵,保证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都有合适的高支撑课程,并赋予每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任务,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布局和支撑矩阵的科学性,实现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强支撑。
在课程体系中,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组成,学分比例为29.58%∶50%∶9.47%∶10.95%,比例合适,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课程占总学分20.71%,超过认证标准规定的10%。专业教育课程达到认证标准规定的50%。教师教育课程16 学分,符合认证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教育实习共18 周,达到认证标准规定的不低于18 周。从课程开设分布的时间维度上看,4 个模块的课程教学贯穿本科教育的4 年,课程设置层次分明,体现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保证了师范生具有“能教”“会教”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本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认证理念与专业特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一践行、三学会”的养成教育要求。
育人先育德,生物科学专业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虽然该专业办学时间比较短,但是一直传承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优良师范传统,强调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情操高尚”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师范生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学生物骨干教师。为此,构建了“三全育人”的师德养成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通识课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着力发挥其在师德养成中思想和价值引领作用,实现知行合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自觉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六个下功夫”,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围绕师德养成构建第二课堂体系,探索和改进德育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内化。
该专业重视“重基础+强实践”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既强化生物学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基础,又增强实践环节,不断拓宽交叉学科相关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会教书善育人、懂教研能教改”,多元化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该院涉及生物学、园艺学、林学、食品科学4 个学科,横跨理工农学。因此该专业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多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了一系列和本地资源开发紧密联系的课程及课外活动,逐渐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花卉学、植物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与加工、酿酒工艺学等;劳动课设置了水仙花雕刻、组合盆栽与插花艺术、压花技术、烘焙技术等项目。第二课堂方面,每年举办专业秀、烘焙大赛、插花大赛、压花大赛等,增强学生的综合育人能力。学生能充分利用该专业知识和多学科优势,将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有机融合,进行综合实践,使得该专业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
该专业始终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拥有1 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 个福建省产业技术体系岗、3 个厅级研究平台、2 个校级研究所、1个院级科研平台。专任教师注重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转换成教学内容,结合导师制,在大一将学生带入实验室、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师范生“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发展能力”,“创新+持续”的职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18-2021 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 项、省级12 项;2018-2021 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1 项,省级金奖1 项、银奖3 项、铜奖6 项;2021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1 项,省赛一等奖1 项。
然而,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各利益方进行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时,由于各利益方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需求、生物人才专业特征、毕业后5 年职业发展状况等理解角度不同,标准也不一致,因此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结果存在差别,未形成较好的共识和合力。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以形成可靠的实证性支撑,达成“评价—反馈—改进”这一闭合环路。用于高支撑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和学会反思这三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课程较少,需要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和赋予一些必修课程更多的教学任务。在课程设置里桥梁性课程太少,导致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需进一步有机融合。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有定位准确、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要有可测量、可评价的毕业要求,有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还要有三个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育栋梁”,才能保证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