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个性教育的整体性生命观建构

2022-01-01 14:41张基惠张基凤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性本性社会性

张基惠 张基凤

(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0;2.南山双语学校小学部,山东 烟台 265718)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目标,教育现代化对我国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不论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还是从当今创新驱动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出发,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是当代及未来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人的现代化对个性教育提出了诉求,追求人的现代化可以诉诸个性教育的探索,回到个性教育生命观的原点。

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探索个性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现代化的着手点应是人的现代化。[1]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主体性、社会性和独特性,正如班华和李太平指出的,“人的个性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独特性”[2],从这一意义上讲,发展人的现代性亦即发展人的个性。个性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追求。

(一)个性教育生命观困境对教育现代化的阻碍

反思现代教育中的现实困境,才能追求教育现代化的应然方向。人的个性及个性教育问题历来就广受讨论,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认识却面临困境。“现代教育中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生命观主要为非自主性、工具性和划一性生命观”[3],这些方面阻碍了人的现代化,也阻碍了教育现代化。

第一,非自主性教育生命观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存在,否定人的生命的自为性,否认人具有驾驭、主宰、支配生命活动的能力。教育只有为促进人的自由、促进人的理性发展、促进人的主体性提升而存在而努力时,这种教育才能称得上“现代教育”,这种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才能称得上“教育现代化”。[1]而非自主性生命观下的教育通过灌输、规训和宣扬权威的方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人的主体性发展。

第二,工具性教育生命观下,教育把人看作社会发展的“材”,为了满足社会总体的需要而大规模生产“有用之材”,异化了教育存在的本真意蕴。[3]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变得越来越自我膨胀,终极价值让位于眼前的效率和利益,这是韦伯“工具理性”思想的时代显现。[4]这样的教育是对人的社会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压迫。

第三,划一性生命观下,教育采取类似工业生产的逻辑,通过高度统一的教育方式来使学生的成长成为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的过程,抹杀了生命独特性的意义。非自主性、工具性和划一性的教育生命观使教育失去对学生主体性、社会性和独特性的关注,抹杀人的个性,不利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人的现代化对个性发展整体性的要求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5]人的现代性可以表现为其个性,现代化就是发展人的个性,这种个性不是片面的,而是整体性的。将人的个性理解为人与人的个体生物性差异,或者人普遍具有的社会性,或者人的“类”维度之内的对立,都是片面的。人的现代化要求整体性的个性发展生命观。人的个性超越个体间的生物独特性,还必须关注到社会性和类性,而这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一方面,人的社会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深化和发展,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进一步完善。[6]这是人的现代化对人的个性发展社会性之维的诉求。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我国全体人民的人格的现代转型,确立现代公民的人格意识并且塑造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人格形态——“类人格”,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所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7]这是人的现代化对人的个性发展类本性的诉求。人的现代化要求的个性发展是生物性、社会性和类本性的多维统一,追求一种个性教育的整体性生命观。

二、人的多维生命下个性发展的基础

人之所以能够具有个性、发展个性,是因为人的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类本性生命的多维生命中都深刻蕴含着个性发展的基础。人的个性是人的生物性个性、社会性个性和类本性个性的统一。人的生物性生命为个性发展提供生物性前提,是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基础;人的社会生命为个性发展提供文化和历史的环境,是个性发展的现实性基础;人的类生命为个性发展提供类本性必然,是个性发展的“类的基础”。如同人的三重生命的不可分割性,人的生物性个性、社会性个性和类本性个性的区分也仅是逻辑思维的作用,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个体来说,三种个性必然是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交融的。

(一)人的生物性生命——个性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生物性生命表明人具有发展个性的可能性,即一种生物性个性。人身体的肉体组织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基础,是展开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前提,然而由于宗教神学、古典哲学及心理学对人的抽象化和精神化,人的生物性生命往往被忽视、被贬低,关于个性的讨论中也少有涉及生物性维度的。由于生物性生命的基础性,人的个性发展必然首先是生物性个性,生物性生命是人具有个性的物质前提和个性发展的物质条件。从自然性角度论述个性就是人的生物性生命下的个性维度,“个性的生物性虽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具有什么样的个性,不能预定个性的发展方向,但生物性个性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个性的形成”[8]24-25,生物性个性是人的个性的原始状态,它不代表人的完整的个性,却是个性形成及其发展的基础。

人作为生物性生命的基本特性,使人自然地具有生物性个性。第一,生物性生命具有生物活性和开放性。生命需要新陈代谢,即每个生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用,这一过程保持着生命的活性,通过动态的物质更新而对外界开放着、交互着;一旦失去新陈代谢和生长更新,生命就将走向终结。生物体细胞内的物质持续处于化学的非平衡状态,使生命体内随时有进行生物性反应的化学基础,细胞在这些反应中实现着新陈代谢,保持着开放性。[9]27-29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性状分歧[10],它是生物由于对不同外在环境的适应而产生的不同性状,性状分歧是新物种形成的基础。把物种分歧视为一种极端,那么生命的分歧在短时间内就是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生命的生物活性和开放性意味着在活着和对外交互的过程中,生命将有可能获得独特性,将不断地区别于其他生命,生命群体将走向愈发的异质性;而非生物体没有生物活性,是僵死的,它被造就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全部性质,它不能产生内在的交互作用,因而只有同质性和封闭性。

第二,生物性生命具有生长性和持续性。生命的新陈代谢活性就意味着生命具有生长性,即生命处于不断的生长过程中;同时,不断生长的生命是持续着的绵延,这意味着生命像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生命的生长和持续意味着生命是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积攒着其过去,例如经由新陈代谢作用,经历数月后一个人的全部细胞得到物质上的更新,然而人还是这个人,没有变成全新的生命,这是因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保证着生物体存在的稳定性。在这种过去基础上的持续生长过程中,人的生命才能实现对其过去的观照,身体的每一步生长都成就着并且积累着个体的独特性,使其异于其他任何存在。

第三,生物性生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某个简单复制系统中复制反应带来的巨大动力,这些简单的复制系统由一些简单的链状低聚物所构成(如RNA 或类似于RNA 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变异和进一步复杂化。复杂化过程之所以会发生,是为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热力学稳定性,而是适用于复制世界的动态动力学稳定性。[9]209因此,生命的复杂性是自然规律下的必然。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各部分间的组合与协作以难以想象的精密程度维持生命的运作,“在生命有序的复杂性中哪怕作出最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9]6。复杂性是生命这个有机多分子系统得以运作的本性特质,同时它也预示着生命的多样性——复杂系统间的异质性必然会使生命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换言之,这种微观层面上复杂的生物系统内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差别化的生命。生命的复杂性是生物体内部的异质性,生命个体的复杂性进一步造就了生命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体之间的异质性。在这种异质性基础上,人才有了发展个性的基础和可能。

必须要指出的是,生物性生命不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充分条件。动物具有生物性生命,其生命也具有活性和开放性、生长性和持续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但是动物不具有个性。故而,生物性生命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个体之间如若没有生物性的差异和独特性,也就没有个性发展的物质性基础,没有个性发展的可能性。

(二)人的社会生命——个性发展的现实性

人的社会生命表明人具有发展个性的现实性,即一种社会性个性。人的生物性生命的独特性使人具有发展个性的可能性,而社会生命是人的个性走向现实性的基础。除了物质前提和自然环境之外,人的生命还处于社会交往中、具有社会性。从人的社会关系本性的意义上来看,社会生命是人个性的更为重要的来源。刘文霞认为,人的个性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以独特的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具有的独特社会性。[8]33重视个性的社会性甚至将人的个性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性,是我国众多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导下对于个性发展达成的一致。单纯的生物性生命不具有个性,有的只是独特性和差异性,更进一步说,脱离社会的孤立的个人不存在个性,个性是人相对于社会群体中其他人而言的。

社会性个性以人的社会生命为基础,并且是对人的生物性个性的发展和超越。社会性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整体层面上,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类获得社会生命,并且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中发展其独特的且共通的社会生命;个体层面上,具有生物性生命的人出生之后不断地进行社会化而获得社会生命。

从整体层面来看,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便具有了社会生命,除了极个别的被剥夺社会性的人(如狼孩,长期囚禁的人等),没有人能逃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人生来就要处于某一类型的社会中。哈尔拉莫夫曾指出,“个性的实质就是它的特质所体现的那些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以每个时代都在形成独特的个性类型。这种类型既反映了时代的一般特征,又反映了某个社会的某个阶级或某一民族阶层所固有的特质”[11]。同一社会造就着属于这个社会及其时代的社会性个性特征,这是同一个社会的人共同的个性,也是社会内各成员得以进行共情、交流、协作等共同生活的基础。人是社会性动物,而社会的组成不是因为人们同处一地,而是因为大家具有彼此互通的信仰、目的、意识和情感。[12]杜威的社会是以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在联合生活中受群体情感的支配,接受群体的同化作用,采取群体中别人类似的信仰和观念。如果使两个具有相似的生物性生命的人到不同的社会中经历不同的社会实践交往,那么他们大概率会获得不同的社会生命,并形成具有那个社会特征的社会性个性。

从个体层面来看,天然地就具有生物性生命的个体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逐渐获得社会生命,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逐渐形成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的共同的社会性个性,还要在其具体的、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个体化的社会性个性。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与他人共同生活过程中,参与社会交往、习得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角色,进而逐渐获得社会生命的过程。个体社会化过程从狭义上来说可以与教育相联系,涂尔干认为,一个社会就是通过教育使成熟的一代对尚未准备好接受社会生活之下一代人的“影响”,也就是对青年人所施予的有系统的社会化。[13]个体社会化实则不是单向的接受过程,而是个体和社会的交互过程,除了接受和吸收社会集体意识所认同的共同价值,个体在其行动中逐渐经过个人的加工建构个人价值观,只不过这个个人观念必须以社会集体意识为依据和规范。这意味着个体所获得的社会生命必然是共同性和个体性的统一体,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形成社会性个性的现实基础。

(三)人的类生命——个性发展的必然性

人的类生命表明人具有发展个性的必然性,即一种类本性个性。人在生物性生命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和“类化”获得了自为创生的类生命。类生命的本质特征类本性就预示着个性发展的必然性。类本性个性是类生命的一种基本规定性,类生命是人的生命发展的应然追求,那么人的个性发展则是必然的。如果不充分理解类生命的内涵,很容易将其误解为一种对人的个性的忽视和对人作为类的整体性、共同性的关注。

作为类生命的人的类本性与个性是否相悖?二者不但不是相悖的,而且类生命从本质上体现着人发展个性的必然性,也从价值追求上显示着人发展个性的应然性。类生命研究的引领者高清海教授曾指出:“类本性不同于种本性的特点就在于,自觉类化趋向并不排除自我的个性,它还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基础”[14]54。人具有类本性之前先具有种性,种性是生命作为同一物种的抽象统一的共同性。种和个体的直接同一关系既把个体和个体分离开了,使它们各自都能作为种而独立活动,又把它们变成无差别地普遍性存在,使个体失去了个体自主性和个性的多样性。[15]489而人的类本性是对种性的超越,类本性不是一种抽象化、一般化的人性,是在人作为种的共同性基础上,经由人有意识地自为创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发展人的个性。这种个性首先是个体的个性,然后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家的民族个性,进而升华为人的类本性个性。类本性个性是在人逐渐获得类生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的种性和类本性的张力之间发展起来的。

人的类本性个性为全人类所共有还是为个体人所具有?个性既是全面的又是个别的,类本性个性是群体共享“个性”和个体个性的辩证统一。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个性指个体人的独特性;而一定群体所凝聚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则称为民族性,事实上这是群体共享的人性,是经由群体内多质化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而凝聚下来的人的个性。上升到人作为类生命的意义上,类本性个性不是“本质前定”的抽象个性,而是不断由具体人的个性来充实的,并且反过来作为个体人发展个性的“类本性个性基础”,即人创造着为人类所共有的类本性个性,同时类本性个性也是人发展个体个性的环境。类本性作为人的本质统一性,必须以个体的差异性、多样性乃至对立性为内容,也只能在无限多样的个性中去体现自己、实现自己、完成自己。[15]491

三、个性教育整体性生命观的建构

追求人的现代化,应该发展个性教育。根据人的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类本性生命,人具有发展个性的基础。个性教育的生命观应是整体性生命观。

(一)个性教育整体性生命观的提出

整体性生命观全面关注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类本性,将三者统一于整体的人之中。学校教育中,个性很容易被片面化和简单化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基于这样的认识,个性教育可能会单纯强调人与人之间“僵硬的”不同,强调单个个人,因而与教育的社会性和类本性产生冲突,个性教育就很容易在学校教育的整体目的下被消解。通俗来说,个性教育要培养独特的人,而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个性教育就很可能流于口号。理清多维生命下个性的多维结构,才能使教育既关注学生的生物性个性,也关注学生的社会性个性和类本性个性,才能明确个体个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追求是一致的,从而使个性教育融合于国家的教育目的,获得落实的可能性。总而言之,个性教育不能只片面发展人的个体独特性,也要发展人的社会性个性,进而追求统一于人的类生命的类本性个性。个性教育的整体性生命观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源自于多维生命的完整结构,从生命观的高度来关照人的个性,阐明生物性个性、社会性个性和类本性个性的内在一致性,并强调此三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构成人的完整个性,使人发展更为合理的个性结构,从生命自然走向生命自觉,再走向生命自由。

(二)整体性生命观对个性教育的诉求

个性教育的整体性生命观对个性教育在生物性个性、社会性个性和类本性个性培育上的应然样态提出了诉求。践行这些理念上的诉求,个性教育才能得到落实,人才能实现个性化和现代化发展。

1.培育生物性个性,应树立教育中个体化的生命时间观

对于具有生物性生命的人来说,生物生长的活性、开放性、持续性和复杂性都彰显着生命朝向不同方向的独特性。生物性生命的生长是一个时间的过程,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更是把生命直接看作绵延。在绵延着的时间之流中,生命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张力展开,并在生成过程中不断创造着、生成着。人的生命时间是生成着的、创造着的且独特的,教育时间观应该关照到学生内在的生命时间。[16]现实教育中,外在于学生的功利时间观占主导,无视生命绵延发展的独特时间,“这种时间制度外在于人的内在生物性节奏,是对具体生命生长的一种抽象和对生活的一种剥离,它反过来又制约和束缚了人的生长,使人丧失主体性,人的身体和意识被规制在一种外在的秩序之中”[17]。教育中的生命时间观应顺应学生个体生命特有的节奏和张力,以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内在时间中达成自己自然倾向和能力的生长;应反对以外在的规则去一味地限制学生,学生个体之外不存在既定的成长模式和规则,教育不可仅以外在地标准或者成人地标准去规定学生。[16]自由的、个体化的时间才能满足个体独特的生长,教育中这种个体化的生命时间观是划一性、工具性生命观的对立面,为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使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2.培育社会性个性,应关注学生个性的文化性与时代性

个体人与他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体化关系是以个人的独立且独特发展为前提并以其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基础和条件的。[18]社会性个性以人的社会生命为基础,既是某一时代某一社会的人共享的共同的社会性个性,也是个体在其自身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性个性。因此,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个性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进行设计:其一,要关注文化背景的不同。例如,在农村地区教育需要考虑学生特殊的乡村文化背景进行教育,不可直接照搬城市教育的方案,在西部山区教育需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进行特色的教育;其二,要考虑人的时代性特征,教育无法教给学生未来的知识,而学生是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人类。例如,教育内容要根据时代背景适时更新,网络科技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个体的学习进度和发展方向也会较早分化,要更早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3.培育类本性个性,应培养类意识以面对共同生活

人的类本性所要求的个性化,不仅是指每个人的个性化,也包括历史形成的民族、国家中的人类共同体的个性化。[14]54个体的个性、民族国家的个性在类本性个性中获得统一。个体与类之间的关系本就不是对立的,而是依存与共生的。面对全球化进程下人类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的日益显现,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只关注个体人的独特性,而必须关注学生类本性个性。对于类本性个性,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作为类的存在,认清个体个性与类本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在“类”的统一体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将个体发展的目标融入整体的类的发展进程中。

猜你喜欢
生物性本性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的亲生物性指标研究:基于气候响应视角
试论淡水养殖常见生物性病害与防治技术
the Walking Dead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
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对“家族”与“民族”关系的人类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