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飞 张双双 段新宇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这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给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研读经典,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把经典著作带到课堂中,着力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广大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传承斗志昂扬的精神,筑牢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蕴含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延伸到当代。正因如此,《宣言》天然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重要材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教学实践中,诸多知识点都来源于《宣言》中的结论、论断、观点,如何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功课。
“原理”教材的导论部分,通过对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剖析,开宗明义式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而《宣言》正是这部分内容的延展平台,它的诞生勾连了19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诞生,也蕴含了无产阶级斗争不断高涨、共产党创建等重要的历史事实,并为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宣言》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欧洲革命运动的近距离观察和亲身体会中得出的思想精华。随着资本主义内部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工人独立政治运动的浪潮。遗憾的是,工人阶级对于他们的运动目的、斗争目标和革命方式没有科学的认知,所以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会屡屡失败,他们急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宣言》的问世凸显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亲历目睹了当时工人运动的惨痛经验时的迫切感。“原理”教材的前几章,从唯物论到唯物史观,向学生详细地阐明了理解社会历史的科学视角,帮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完全可以从这个角度展开。正如“原理”教材中的描述:“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2]256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陈述具体的事实,还要指出这些新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客观条件和主观需要。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天而降、科学社会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它是以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作为根基的。
其次,《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人类思想史遗产基础上的思想理论精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基于18-19 世纪欧洲的思想史成果,不过,“原理”教材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那些资产阶级或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家的扬弃。1845-1846 年,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拟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框架,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撰写著作,也在独立进行理论探索。更为重要的著作当然是《宣言》,因为如果说上述作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三大思潮的逐一批判、破解,那《宣言》就是这些批判思想、理论成果的“集合体”,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制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看到了能够创造新社会的力量所在。教师在“原理”课教学中要着重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 年试图总结、提炼、发展他们的理论,用一个更加完整、系统的文本描绘新世界观,因此,他们把《宣言》的写作看成这个理论活动最恰当的尝试。
最后,《宣言》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实践中产生的。《宣言》是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起草的纲领。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正义者同盟对于未来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德国境外宣传的可能,因此决定加入同盟。1847 年在伦敦的会议改组了同盟,通过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同盟正式命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3]138,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后,同盟的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在广大工人阶级队伍中流行开来,破除了任何其他非科学社会主义对工人阶级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同盟才邀请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宣言》,以表明这个新的政党的新政治纲领。“原理”教材中指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宣言》的产生直接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有其鲜明的实践性和阶级性,它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中来,也最终朝向指导无产阶级的实践中去。
对《宣言》的把握不仅是对其创生的认知,还要理解它所蕴含的宝贵理论财富,尤其是包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本真要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研究的最卓越学术创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基石,但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也发现这是“原理”课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原理”课教师可充分利用《宣言》的历史唯物主义资源,阐明马克思主义如何“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4]。
首先,“两个必然”的结论是《宣言》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得出的科学论断。“原理”教材与《宣言》中“两个必然”[3]40结论相呼应,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入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桎梏。教材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指出了人民历史创造者的身份,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这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宣言》的开篇部分:“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27“原理”课以“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层出不穷的乱象的最终指向还在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未被撼动分毫,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也必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不过“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经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两个绝不会”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维度阐明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原理”教材新增了“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内容,在第六章中又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科学的方法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拉锯并存的事实。
其次,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图景的展开和全球化实质的解读依旧有效。《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31“原理”第四章、第五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的解释,揭示了推动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演进过程。此时,教师应从表层现象带领学生进入问题的核心部分,即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族卷进它的文明中,也卷入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中。《宣言》指认,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还包括无产阶级的全球化,这恰恰为全球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更大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5]59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宣言》中的全球化表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利用好机遇,促进全球发展,规避资本主义主导全球化的弊端,特别是防止西方国家的霸权、分化、渗透。
最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现状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原理”第六章全面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这五百年的历史波澜壮阔,社会主义运动的早期阶段充满了失败的教训,直至《宣言》的发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正确的斗争纲领,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原理”教材也描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逻辑发展,在这里,教师应重点关注20 世纪社会主义史的标志性事件,比如“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原理”教材深刻指出,近几十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并没有遮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增添了光辉”[2]270。在这里,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必须坚持《宣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清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全球社会主义发展的持续推动作用。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6]21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聚焦中国却瞭望全球,立足当代又面向未来,不断为中国发展提供动能,为世界进步注入活力。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认识功成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让学生认识其为世界发展提供的机遇与可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原理”教材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2]284,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述:“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照搬西方,也不复制苏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7]由此可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是以其科学方法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广大青年“要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2]296,因此,教师要通过讲述历史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自信。
其次,《宣言》中所阐述的主要原理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8]而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用血和汗铺就的。100 多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真正出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使中国这一个在近代饱受压迫、落后于人的古老东方社会实现了由跪而立、由贫到富、由弱至强的历史性变革。不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9]26“原理”教材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2]69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人民取得伟大胜利和卓越成就,就在于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更新理论。
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进入21 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从追赶到比肩,由融入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与《宣言》中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一脉相承,更是当今时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指出,中国奇迹是21 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重要的事实,在新时代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维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实践的主体定位于中国,又为世界上谋求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一种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垄断,而是希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10]
《宣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思政课”教师对于把《宣言》体现的科学方法与“原理”教材相对应也许驾轻就熟,但是如何寻找一个支撑点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却非易事。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11]教师应带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时刻牢记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活学活用。
首先,注重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来分析、指导中国改革。“原理”教材指出: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根本动力。[2]138回归《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诠释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这样,学生就充分认知到,在社会发展的任何历史时期社会基本矛盾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范围广、时间长、作用大,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矛盾。中国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乏忽视社会基本矛盾的经验,因此才更应吸取前车之鉴,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尤其注重革新与发展不符的、阻碍改革深化的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1]128建设,这正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作出的调整,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学的制度体系,为党和国家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次,注重运用历史发展过程原理来分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转变的,“原理”课程很好地给予学生启示,即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但是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主要矛盾,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9]322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5]11,中国人民已经从对于实现温饱的渴求转向了对自由、民主、公正、法治、安全、环境等不同层级的、更高的诉求。而早在170多年前,《宣言》就已经要求废除私有制,并且提出了诸多较为实际的策略[3]50。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发生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6]74因此,自觉地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保证国家不断前进的重要条件,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
最后,科学运用《宣言》中的革命原理,注重以党的彻底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毛泽东同志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5]148是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始终是一以贯之的重大课题。《宣言》所阐明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相关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这里需要向学生说明,中国共产党敢于向自身的顽疾开刀,严惩党内存在的损害党的纯洁性、弱化党的先进性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教师继续带领青年学生回望百年党的历史,这样,学生们就通过原理—现实的互动真正产生对党的认同,自觉围绕在党的周围,不断进行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伟大斗争。
共产主义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理想社会形态,《宣言》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理想社会形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实现人类解放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价值借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阶段性目标的积累。教师应教导学生注重理想和实际—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学思悟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身体力行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首先,《宣言》能够引领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航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转型,利益格局加速调整。伴随着经济基础领域出现的系列转变,引发了社会观念领域的价值多元现象。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影响下,受众的信息接收源呈现井喷式发展,信息在场呈现鱼龙混杂之景,引发诸如理想信念松动、弱化、庸俗、丧失等情况,导致我国思想与价值领域面临着更加隐蔽的风险与挑战。青年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不仅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更加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注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原理”课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对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诸如功利、拜金、消费、娱乐主义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判,更要充分发掘《宣言》当中蕴含的共产主义价值取向,为青年学子塑造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宣言》能够提供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3]65,“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42,不仅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导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更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途径和手段、发展阶段和目标、基本特征等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为正确理解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远大理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原理”第七章专门通过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的阐发,更是为青年学生如何理解、接受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作为对青年学生抽象指导意义层面的能力培养来看,“原理”课教师要从传授何为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性层面引入,深入共产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立论之基,培养青年学子掌握科学的核心理论进而分析人类经济社会形态及社会现象的能力。
最后,《宣言》能够指导青年理想信念的实践教育。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指明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愿景,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为科学到达共产主义提供了实践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指出:“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13]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奋斗目标划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实现了阶段性理想与终极理想的良性互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结合。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原理”课教师通过从理论上探讨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目标的可行性,从实践中证明青年人与国家前途命运相连的现实性,充分唤起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热情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14]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不在于学生对书本理论死记硬背,而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领学生通过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搞清楚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意愿、选择和理想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连接,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勇担时代责任。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具有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卓著的实践价值。在“原理”课程中的每个重要章节都可以看到《宣言》在历史中的投射和在当代世界的反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使用好《宣言》这个重要文献:向学生自觉灌输《宣言》中透射出的科学方法论基础,让学生通过《宣言》的本文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使学生真正内化《宣言》中的革命精神和高昂斗志。因此,更要坚持把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厚植于当代青年心中,积极发挥“原理”课对青年思想养成的重大作用。鼓励当代青年汲取党性,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敢于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强国梦和最终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