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赫,孙 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是“小职教”,规模小、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到20世纪70年代末,高职院校的数量飞速增长,办学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处于“大职教”的发展阶段。当前高职教育作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力量,建立更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体系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必须朝着“强职教”的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批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着院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等问题。鉴于此,国务院2019年2月13日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针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全方位设想;同年4月1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4月19日又发布了“双高计划”项目申报遴选的通知,并最终于10月24日公示了197所入选“双高计划”的单位名单。“双高计划”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学习和借鉴“双一流”工程的成功经验。这一系列的举措旨在建设一批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力大、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1.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布局不合理
因各省份推荐数量不相同等因素,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布局有着明显的不合理性。选入计划中的197所高职院校在布局上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这一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共有101所院校入选,占总数的51.3%;中部地区共有50所院校入选,占总数的25.4%;西部地区共有46所院校入选,占总数的23.3%。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20所院校入选,中部地区入选数量最多的湖南省,共有11所院校入选,而西部地区入选数量最多的四川省共有8所院校入选。东部沿海地区在数量上就占总数的1/2,而中西部地区加起来才占总数的一半。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审视自身,找出优势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以“双高计划”为契机,着手转型升级。
2.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质量参差不齐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目前,高职教育并没有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整体质量水平是不均衡的。具体表现在: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未能与现代产业发展对接而构建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特色不明显,课程实施缺少创新,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且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导致教育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要加快推动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基准。完善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配置资源,促进高职教育提质增效。
3.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普遍缺少社会服务职能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密切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一直是我国的经济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解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但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只顾自身发展,未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应顺应企业发展,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保障,扩大高职教育的有效供给。要构建“产学研”协同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和扶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科技团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塑造和凝练自身的服务特色。
1.高职院校布局受地理环境影响
双高院校的分布情况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从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其作为我国最早开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在此建厂。加之该地区职业教育办学基础扎实、管理体制先进、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使得入选计划中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多。而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内陆地区,并且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双高院校的数量相比之下有所减少。主要是因为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水平明显不够,建设理念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对优质师资的吸引力不足,且自身培训能力较弱。
2.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清晰
确保“双高计划”有效推进的前提是双高院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通过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专业群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管理经验、发展模式的影响,办学理念停滞于已有的经验基础[2],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对“双高计划”的政策意蕴及建设内容把握不到位,缺乏充分深刻的理解;未能明确自身与其他同类高职院校的差异与优势,盲目迎合市场需求,没有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和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清晰的自身定位,自身定位不清晰导致高职院校推进“双高计划”的建设目标不明确,进而影响“双高计划”的整体推进效果[3]。
3.高职院校缺少社会服务意识
“双高计划”明确提出,提高社会服务意识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把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重要方面。教育部门要引导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面向市场,以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技术开发和成果的转化应用,切实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加强与社会的互动,不断优化完善自身,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应该主动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树立互利共赢的意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搭建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抓住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激发服务活力。
1.计划中的高职院校之间应多进行项目合作
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底子厚、实力强,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都比较完善,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院校底子薄、师资力量薄弱,院校自身特色还不够明显。为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以项目为依托。中西部地区要在项目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努力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传回中西部地区,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共同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国内高职院校与国际教育机构、国际企业也应进行项目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吸收先进经验以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接轨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专业标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职业教育方案”。
2.计划中的高职院校应明确长远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问题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战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院校的未来发展。首先,高职院校要进行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其次,要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和灵魂,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所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对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发展时间比较短,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塑造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可根据学校历史和特色,在校内建设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传承载体,弘扬职业教育办学成就;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特色复建历史上的职业教育实体。要积极加强院校与行业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与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一个正确且长远的院校发展战略对院校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也需要院校管理者面对社会需求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发展、个性发展,解决院校的发展问题。
3.计划中的高职院校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职能,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社会需要服务已然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使命与特征。要从实际出发,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全方位研究,制定社会服务目标,坚持以服务求支持。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样的社会服务,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培养适应能力的关键。首先,要优化结构,促进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对原有的传统专业进行整合,淘汰落后专业,及时停办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与民众需求的“僵尸”专业,注重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的设置和优势专业的培养,对重要专业、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同样,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教师的努力。其次,需要我们明确社会服务的方法。方法的正确和明确影响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及其深度,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应具有高效性且拒绝形式化,社会服务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增加荣誉感和企业的合作吸引力。最后,高职院校应该为企业提供培训,这可以更有效地服务社会。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的实际要求出发,组织专门性质的培训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企业员工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高职院校也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各方面要求,注重培养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关键期,“双高计划”的出台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实现高职教育质的飞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