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作创新联盟+现代产业学院”路径研究

2021-12-22 22:49张若锋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张若锋

摘要:构建现代产业学院是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构建“四化一体”契约式现代产业学院的协作共同体机制;共建轨道交通车辆协作创新联盟,开展校际多层次协作;共建“智能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互联互通、共生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构建“协作创新联盟+现代产业学院”是学校瞄准与长株潭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结合点,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的有效措施,本文探索了“协作创新联盟+现代产业学院”路径的研究,为职业院校提供指导意义。

1.构建“四化一体”契约式现代产业学院的协作共同体机制

1.1 资源共投,明晰股权,产权主体多元化

以股权融资方式拉动社会资本对现代产业学院投入,联合政府、轨道交通企业等政校行企力量成立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共同投入实训基地人力、场地、资金、技术和装备等要素资源。建立多元股权制度,明晰股权结构,权属分明,真实确定,合法合规。

1.2 独立运行,相互制衡,治理结构法人化

政校行企各参股方共同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合作契约,注册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实体。产业学院法人代表由各参股主体分别推荐候选人,由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并每3年进行换届选举一次。成立理事會、政务会、监事会,法人代表兼任理事会理事长。现代产业学院各机构的管理人员由各参股主体选派或采取社会招聘的方式选拔,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独立、相互协调和有效制衡的“多元化组织结构”运行机制。

1.3 财务透明,利益共赢,运营机制市场化

各参股主体共同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机构每年依法对现代产业学院进行资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产权界定,并作为现代产业学院出资及项目收益分配的依据。一方面,通过“产权各自所有”,有效解决参股主体投入的产权和财务障碍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达到产教融合、利益共赢。

1.4 按章办事,奖惩分明,章程制度现代化

制定现代产业学院章程,为保证学院的有效运行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各投资方的收益回报,在章程中,明确投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资产的产权分配,明确投资方的回报方式,实行契约式管理。除《章程》外,制定《董事会议事制度》、《监事会议事制度》、《政务会议事制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等,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明确项目收益,包括学费、培训费、生产经营性收入等,项目收益主要用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股份分红和教师绩效奖励。

2.共建轨道交通车辆协作创新联盟,开展校际多层次协作

建成轨道交通车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促进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证书试点。构建管理互通协作,促进共同体内各校教育管理理念与思想的交流,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共同体各学校共享资源,依托铁道车辆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协作创新联盟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组织协作创新联盟院校共同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

建成教师交流访学基地,促进师资共建,教师结对。立项院校共同制定教师结对计划,签订教师结对协议,通过开展教师座谈会、线上线下经验交流、师资互派讲座等方式加强院校间的师资交流,促进师资共建,优势互补。

3.共建“智能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互联互通、共生发展”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依托轨道智谷产业学院、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及全国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国家铁路集团公司、中国中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于一体的智能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内设“一中心三基地”,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3.1 共建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国际发展中心

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开展培训、人才培养、教材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共同开发铁道车辆专业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包。依托国际发展中心,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启动互派留学生工作,扩大招收铁道车辆技术专业留学生的规模;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企业合作形式的对外国际职业培训,制定国际化通用课程标准,进一步输出中国标准。

3.2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完善职业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团队教师双向流动,通过教师固定岗+流动岗、畅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兼职从教渠道、人才之间共培互聘等方式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通道,建设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3.3 共建企业实践基地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基地,实现教师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践,逐年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技能层次;企业兼职教师经教育理论培训,开展“双师课堂”,承担学生实践教学指导任务,逐步提升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比例,实现专业技能课主要由兼职教师承担的目标。

3.4 共建轨通交通国际共享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将现有铁路综合实训站场和铁道车辆专业实训室进行提质升级,加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大数据等技术运用,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功能于一体,按“契约”合作原则,建成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产教融合轨道交通共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管理示范点。

参考文献:

[1]尹辉,苏志刚.国内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与思考——内涵模式协同机制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

[2]郑荣奕,蒋新革.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历程、组织特征与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30);

[3]金炜.新时代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逻辑、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5)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