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胜盛
【摘 要】合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艺术,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和审美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索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合唱教学的主要策略,着重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合唱基础及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希望对当下的合唱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构建策略
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力相对不足,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对学生的发音和气息等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打好合唱的基础,同时要把理论讲解和合唱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注重合唱氛围的营造,以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并結合不同学生在合唱中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组织和安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唱队伍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促进合唱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新课改下,人本理念是基本原则。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学要始终秉承和贯彻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中心,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激情。合唱教学是一种较为欢乐的音乐表现形式,更需要教师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关照学生,不强制、不训诫,而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这样合唱教学的成果才能最终落实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生成之上。
(二)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小学合唱教学要区别于中学合唱教学,要以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主要形式,降低合唱知识的灌输频次。合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机会,尽量减少单纯乐理知识的讲解,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小学生好动活泼,只有把课堂和课外统筹起来,给学生一些尝试和表演的空间,学生才能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三)差异化原则
不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同,有的学生领悟快,有的学生领悟慢,有的学生嗓音高,有的学生嗓音低,有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做红花,有的学生喜欢循规蹈矩,喜欢做绿叶,教师不能一味责备,而是要善于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基础进行差异化的引导,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来,提升合唱队伍的凝聚力。
二、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欢乐的合唱音乐氛围
营造欢乐的合唱氛围是为了契合小学生的活泼个性,同时为了消解音乐课堂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之中,借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合唱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合唱基础和问题,使之后的深入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在合唱《吉祥三宝》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准备蒙古民族的特有服装,借助多媒体播放内蒙古特有的迷人风光和民族风情视频,把学生带到切身可感的情境氛围之中。之后教师伴奏,学生分角色歌唱,营造师生互动的对唱场景,把歌曲的内涵呈现出来。再如,教学《我们的田野》的时候,合唱氛围的营造可以从形式出发,如设计一些独唱或领唱环节,或者融入一些开场白(诗歌朗诵等),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广阔的自然环境中,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降低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畏难心理。
(二)引导学生鉴赏合唱作品
对合唱作品相关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合唱中的情感发挥和节奏把握。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合唱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蕴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是合唱的基础,也是合唱的前提。比如,合唱《共产儿童团歌》时,教师就应该首先给学生播放《红孩子》,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了解时代背景,感受江西革命根据地少年儿童与白匪作斗争的事迹,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对歌词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教师问学生:“你们从这首歌曲中领悟到了什么?你们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缔造的呢?作为少校队员,你们应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呢?”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展开交流和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共识。当这些铺垫工作做好之后,学生在合唱学习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激情,彰显歌曲的魅力。
(三)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特长进行差异化合唱教学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合唱中达到同一个标准是不现实的,这是由于学生在音乐天赋、作品感悟、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发挥学生的特长,优势互补,使合唱成为一种合作的艺术。比如,从生理情况上看,大多数女生的发声比较高亢,而大多数男生的发声比较低沉。因此,在合唱队伍的安排上,教师就要让女生组负责高声部的演唱,让男生组负责低声部的演唱。除了发声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怯场,有的学生却胆子大,心理素养好,对于后者,教师就可根据合唱队伍的需求,让学生负担一部分任务,可以是独唱,可以是主持,也可以是舞蹈和表演等,这样一方面能让合唱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一方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对于怯场的学生,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让他们在合唱中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鼓励促进学生成长。
(四)解决合唱中的发声和音准等问题
发什么声,怎么发声,用什么部位发声,如何让声音圆润饱满达到作品的要求,是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白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发声技巧的讲解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发声的要领,树立合唱的信心,促进合唱教学的长远发展。比如,有的学生的气息不足,一方面教师要纠正学生的站姿或坐姿,解决驼背和下巴前伸等影响发声气息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发声习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平缓呼吸的技巧,可以让学生模仿闻花的动作,在一呼一吸间慢慢学会鼻子和嘴巴同时吸气的技能。另外,发声还和学生的情绪、投入度及歌唱信心等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合唱练习中集中注意力,摒弃杂念,提升抗干扰能力,以积极饱满的精神去发声。在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上,教师要加强转调的练习,先让学生进行无伴奏的合唱,锻炼学生对音准的记忆和把握能力,借助钢琴和定音器等,促进学生对音调的熟悉,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避免学生因为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发声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难以改正。
(五)组织丰富多元的合唱音乐活动
合唱教学在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对合唱学习产生了进一步的学习诉求时,教师要积极开展相关合唱活动,可以在校园读书节、传统文化节或者校园广播电台中引导学生参与和展示合唱成果,营造校园音乐氛围,同时,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勇气,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合唱小组,男生组和女生组,美声组和民族组等进行合唱竞赛,在对比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动力,同时暴露和放大某些在合唱练习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合唱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必要时可让学生作为合唱竞赛的裁判,对各个小组的合唱情况进行点评和分析,锻炼学生的合唱欣赏水平,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
(六)创新合唱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合唱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合唱教学的空间,以更加新颖别致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合唱激情,如组织各个合唱声部进行短视频的制作,各声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拍摄合唱练习场景,教师把学生拍摄的短视频呈现在音乐课堂上,对各个短视频中的合唱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一方面,要在合唱内容上进行视野的提升,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合唱曲目的练习。比如,时下流行的《你笑起来真好看》等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小学音乐教师就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首合唱曲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唱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合唱教学。此外,苏教版课本中有很多音乐剧,教师可以把合唱和音乐剧结合起来,通过故事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合唱情感。比如,教学《乌鸦与狐狸》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排合唱歌词,制作合唱旋律,在创造性的改编中,拉近学生和音乐的距离。
(七)提升教师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
教师是合唱教学的组织者,其自身的合唱技能、钢琴演奏水平、舞蹈基础、对音乐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合唱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激情。因此,教师一定要综合提升自己,既要强化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又要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蔼可亲,真诚待人,让学生感受到合唱教学的融洽氛围。另外,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出现的如交头接耳、不专心练习等问题,有基本的秩序维护能力,拒绝任何扰乱合唱氛围的事情发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合唱的良好环境。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合唱教学,对学生的毅力和热情往往是一个考验,很多学生练着练着就失去了耐心,对这些常见的现象,教师务必要重视起来,一方面要秉承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帮扶,一开始不要给学生过难的合唱曲目,不要进行过难的乐理知识的讲解,一方面要通过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去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才能最终使合唱教学的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实现合唱教学任务。
总之,小学生的合唱基础不足,开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启迪,少说教和灌输,以一种自由、欢乐、宽松的氛围赢得学生的喜欢,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借此帮助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奠定学生的合唱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悦宁.探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北方音乐,2020(11):224-225.
[2]張薇.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9):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