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莲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提升阅读效果。本文提出创设情境、自主阅读、群文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策略,希望能够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语文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必要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语文阅读试题化、结构化。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展开了探讨。
一、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诉求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内容来看,都对于阅读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倡导有创意的阅读”。
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升阅读量、采用多种媒介进行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需要在深度阅读中自主建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用心品——读懂作者
读懂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阅读文本的首要任务。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感悟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体会作者在文字中表露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引导学生围绕“好好儿活”这个中心,感悟文中母亲的“好好儿活”,到体会儿子的“好好儿活”。
(二)体会内涵——读懂形象
文章中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也是阅读的重点,读懂形象有助于把握作业表达的内涵。以冰心的《荷叶——母亲》为例,在文中重点刻画了“荷叶”和“红莲”这两种形象,将“荷叶”和“红莲”比如成为母亲和自己,把“物”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联想到母亲对于女儿的呵护。
(三)对比反省——读懂自己
阅读不仅是和文本进行沟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阅读后的反思,反思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有助于提升阅读素养。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大臣”与“皇帝”的“丑”在“新装”的“美”和孩童的“纯真”的衬托下,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笑声”的背后留给学生的是反思,让学生时刻反思——弄虚作假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
(四)问题情境——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则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地质疑、解疑,促使学生的思维螺旋上升。比如在學习朱自清的《春》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握住文章的写作思路,在阅读前让学生思考:“春天里有哪些景物?”、“春天里动物在干什么?”“春天里的人在做什么,想什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边思考、边解疑,进而深化阅读理解.
三、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笔者认为在开展阅读教学钱,创设情境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方面是情境内容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一方面,情境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以阅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为例,情境创设过程如下所示:一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屏幕的背景可以将台湾海峡作为背景图。二是播放名家佟铁鑫朗读的《乡愁》,三是整个教学过程用《江河水》作为整节课的背景音乐。四是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1)同学们,有没有离开家的经历?离开后你们会想家吗?(2)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3)根据《乡愁》的背景故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故事。在阅读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问题链等多种方式构建了“乡愁”的情境,引导学生和诗歌作者共鸣,从而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读课文,让学生学会阅读
在“自读”中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技巧,进一步提升阅读方法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在自读课文中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即不在设置联系,而是根据《阅读提示》要求,根据单元教学整体,对于文章重点内容进行解剖,同时尽可能地延伸阅读范围,和现实生活加强联系。其次,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提升阅读效果,通过旁批让学生针对疑惑展开深入思考,以及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章。具体的策略如下所示:一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熟读课文,多读几遍文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形成自己的思考,然后根据教材阅读提示,进行对比,看自己是否有新的收获。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解决阅读的难点。二是做好旁批,示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给课文做批注,比如文章内容关键、精彩的语言描写、写作方法、阅读疑问等。
(三)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从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来看,安排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也侧面反映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减少语文练习,多看书,看好书!”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三种课外阅读策略。一是以单元课文为支撑的拓展阅读和实践,比如以同一作家、主题或者题材的作品展开阅读。如学习泰戈尔和冰心的散文诗后,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二是根据教材“名著阅读”板块内容开展整本书阅读,比如七年级推荐的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白洋淀纪事》和《湘行散记》,并设计阅读探究专题,让学生掌握“精读”、“跳读”、“批注”等阅读方法,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之海.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J].科教文汇,2010(2):1.
[2]陈孟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 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7(3):1.
本文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与探讨》课题论文,课题编号2021A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