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陶行知理论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策略

2021-12-09 12:19郑雅婷
考试周刊 2021年83期
关键词:幼儿音乐陶行知生活化教学

摘 要: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旨在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鉴于音乐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幼儿在“做中学”,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相合。教师要基于陶行知理论,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音乐;生活化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后,我国幼儿园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做了努力的探索,旨在提升幼儿欣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部分幼儿园在音乐教育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教师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传授,导致幼儿音乐课程显得过于理论化,教师比较关心幼儿的歌唱是否准确、节奏是否统一,最终导致幼儿们要在成人的指示下机械地表现音乐,这样的音乐教学必然没有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应该基于幼儿核心素养的要求,加强音乐活动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真正爱上音乐、享受音乐,为幼儿日后成长做好铺垫。

陶行知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教育理论,即生活教育论,其中“生活即教育”是其核心观点。其认为:(1)教育与人类活动相伴而行;(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3)教育具有终身性。教师要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开展幼儿音乐活动,使幼儿感受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文章先分析当前幼儿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再提出改进策略。

一、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足

幼儿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程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内容都可以进入音乐课堂的。但是目前,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充分。陶行知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生命,所以很多教师使用了音乐游戏,但是他们只是随意地在音乐教学中引用,希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只是追求游戏的外在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应该从音乐游戏中获得哪些发展,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了音乐活动的全面开展。

(二)忽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幼儿活泼好动,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时,一定要注重幼儿的游戏性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来判断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包括幼儿的自主性体验,兴趣性体验和成就感体验。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他们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幼儿自主探究和自由游戏的机会。他们通常使用动作指导或者语言指导的方式带领幼儿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直接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幼儿,影响了幼儿感受音乐游戏的趣味性,而且不是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教师也没有让幼儿自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游戏,这些都影响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这样的音乐课堂只具备游戏外壳,没有游戏的实质精神,只能使音乐游戏流于形式。

(三)音乐活动评价方式单一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幼儿是否从音乐教学内容中得到了应有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是否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自主选择音乐游戏,幼儿的动态发展如何,以及他们能否自己编制音乐作品。教师和幼儿都要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评价,幼儿评价、幼儿互评少之又少,这样就无法使幼儿充分参与到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

二、 基于陶行知理论创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音乐活动目标,指导音乐活动

音乐这门艺术旨在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服务,幼儿年纪尚浅,教师更应该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入手组织教学活动,使幼儿在生活化氛围中掌握乐理知识,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使幼儿在良好情境中提升音乐核心素养,这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当然,要想开展生活化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教师首先要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组织幼音乐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大老虎与小白兔》这首歌曲为例,我为幼儿制定的教学目标包括:1. 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2. 理解歌曲中不同动物形象的特点;3. 能理解歌词的意思;4. 初步自创歌词,并大胆表现出来。这样的目标体系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为了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我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剧《大老虎和小白兔》。我先鼓励幼儿表演大老虎和小白兔,当教师唱到“大老虎”的时候,幼儿们要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表现出老虎饿的四肢无力的样子,幼儿的肢体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有的幼儿面露痛苦地捂着肚子躺倒在地上。唱到“小白兔”的时候,幼儿们竖起食指和中指作两只耳朵放在头上。事实证明,由于幼儿的表演欲望强,再加上他们对老虎、兔子这两种动物并不陌生,所以表演时会投入高度的热情,为表演注入活力。

总而言之,教师设置的音乐教育目标要囊括几个基本的维度:一是要使幼儿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学会唱歌和欣赏;二是要感受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发展他们良好的审美情操。这样的活动目标涵盖多方面维度,是有效的活动目标。

(二)带领幼儿唱歌,激活幼儿体验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在歌唱活动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幼儿在歌唱活动中又唱又跳、兴高采烈,而一些幼儿却习惯中规中矩地学习、歌唱,更有幼儿似乎对音乐不感兴趣,总是无精打采,也根本不唱。这样的场景很多幼儿教师都经历过,但是如何正确处理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师都不会对此做出深刻反思,也很少会针对幼儿的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就无从保障。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为幼儿开展《春天到了》歌唱活动时,我激发幼儿的回忆,让他们回想起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事物,比如,小花、小草、小鸟等,让幼儿们暢所欲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他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再让他们学习《春天到了》这首歌,他们自然兴趣高涨。另外,教师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的部分着手,比如,歌曲《隆咚锵》,教师可以唱歌曲的其他部分,将“隆咚锵”留给幼儿唱,幼儿乐于模仿这类象声词,这样教师和幼儿配合完成一首歌曲,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代入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三)加强学科融合,重视幼儿参与

音乐活动离不开幼儿的主动参与。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3~6岁幼儿发展指南》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分为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几个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领域融合。音乐与美术本身就有互相融合的优势。心理学研究指出,3~6岁的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依照他们对事物具体形象的感知进行联想。而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科融合,能够帮助幼儿将表征进行良好的编码,让物体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更加熟悉课程内容或是更能适应事件的顺序。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特点,但是美术具有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在《闹钟进行曲》音乐活动中引入了绘画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节奏和曲式。幼儿欣赏完《闹钟进行曲》这首歌之后,我们鼓励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故事表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我们一共进行了两次故事的创编,第一次没有要求幼儿根据曲式进行绘画,大部分幼儿呈现的作品是一整块内容,讲述故事时比较模糊,之后,我们借鉴其他班级的已有经验,请幼儿根据曲式,按照四个部分再次绘画,这一次幼儿的作品更为清晰,讲述故事时更加明确。最后,幼儿通过分组投票选出表演的故事内容,小组进行排练,用肢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小组内合理分工,分配角色与任务,过程中与同伴商量,遇到问题积极地想办法解决,最终呈现出了孩子们自己的故事。

(四)进行多元评价,深化幼儿体验

不管什么教育活动,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发挥引导、激励、反馈等一系列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主张实施教学做合一,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评价标准。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观念上,而且要在实践中注重评价,在评价幼儿时不能过于关注幼儿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情况,而是要重视评价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让幼儿愉快、自由地学习,自然地表达,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认识情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我们在评价幼儿在《闹钟进行曲》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发展时,没有局限在幼儿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程度方面,而是更加关注幼儿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获得的情感发展,我们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感受,比如,让他们讲一讲这个音乐作品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听到这个音乐作品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从而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美好情感,这样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目前,我国正在提倡赏识教育,对幼儿的表扬与肯定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教育手段,可以使幼儿找到归属感,让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看待幼儿的发展,用优美的语言表扬幼儿,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用合适的语言委婉地指出幼儿应该在哪里进行改善,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容易让幼儿接受。毋庸置疑,教师的肯定与认可,可以成为开发幼儿智慧的金钥匙。

(五)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这说明家园合作至关重要。有功利性思想的家长希望教师多关注孩子孩子唱歌的准确性,希望孩子能完美地唱歌,以便为孩子日后进入舞蹈行业奠定基础,如果他们看到教师为孩子安排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由于受到家长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教师也不得不一味为孩子传授歌唱技能,这明显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鉴于此,加强家园沟通,纠正家长的错误思想势在必行。为了不影响家长的日常工作,幼儿园可以以化整为零的方式,以文字资料为载体,做好避免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宣傳工作,使家长意识到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的重要性。如“家长园地”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很好窗口,教师可在此上面设立相应的板块,从不同角度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得到大大的启示,从而远离错误的教育理念。

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要建立在情感思维基础之上。通过活动我们感受到,放手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孩子们的想象与能力是无限的,从孩子们的角度,我们也发现了音乐活动的魅力之处,教师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很多时候,孩子们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出乎我们意料,让我们感到惊喜。

参考文献:

[1]武丹.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表现及实践[J].大观:东京文学,2017(1):89.

[2]葛灵怡.生活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渗透与实施策略[J].长江丛刊,2017(32):90.

作者简介:

郑雅婷,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巴城镇凤栖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音乐陶行知生活化教学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
浅谈4—6岁幼儿音乐启蒙娱乐教育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