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教育理论成果和中华传统教育观中汲取理论资源,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立德树人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深入研究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剖析其生成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科学阐述其价值向度和内在结构,探寻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教育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关照现实,立足新时代的实践诉求,形成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剖析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立德树人的内在本质,更坚决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土壤,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层面来进行考察。
第一,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建构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起点。
唯物史观是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而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00)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起点并贯穿其理论的始终。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也将现实的个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的价值旨归,从个体本身出发,通过教育来塑造和完善现实的个人,从而使个人能够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P501)客观世界固然有其物质性,但是绝不能忽视人的能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和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的巨大影响。“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02)人通过革命的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和人本身,从而完成对于客观世界和个体自身的意义建构。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维度,不是空泛的道德指令,就其本质来说,这更是一项现实的、能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谈到:“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不仅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何种人”的问题,同时也指明了立德树人的落地渠道和实践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传承和发展。
在构想未来社会的发展蓝图时,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53)“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P556-557)恩格斯也明言:“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5](P299)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目标导向。在自由王国中,人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或者片面的,而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劳动能力、社会需要、社会交往、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6]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旨归。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要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促进个体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个体和社会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美好愿景的现实关照和具体实践。
第二,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旧式教育体系亟待更新,全国还有大量文盲存在。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关心国家的德育工作,他提出应当以“又红又专”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P226)除此之外,还组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践行劳动教育。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邓小平同志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提出了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
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同时思想领域的交锋和碰撞更加激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8]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P6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总结我国历代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对立德树人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10]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1]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九个坚持”中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体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13]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是对我国历代领导人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文化基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发展中最深层、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内在价值支撑,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4](P164)中华传统文化素来主张“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15](P114)以德育人,立德树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大学》开篇明志,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追求至善的崇高境界,秉持尚德讲德的教育主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6](P1011)此乃古人常言的“三不朽”,是古代先贤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三不朽”中,立德又居于其首。《管子·权修》中提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7](P16),表明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育人重要性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传承我国传统教育的价值追求,推陈出新,形成了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展现了我国教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需而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人民的基本诉求。在物质需求被基本满足的现实条件下,人民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需求逐步提升,与之相应,教育也需要提升质量,注重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明确表明,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2]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诉求的适时回应。
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质,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蓬勃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汲取养分,在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18](P13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与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战略联结起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力量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报告、讲话,明晰了立德树人在党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定位。首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10]其次,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9]最后,习近平还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0]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高校教育的立身之本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彰显了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布局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立德树人是“立德”和“树人”互构同生、辩证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这为理解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结构提供了重要启迪。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道德涵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气质,同时也塑造个人的人格品性。在教育上,我国素来将培育德性德行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和根本,尊道贵德,修身立人。没有道德作为根本的支撑,单纯进行知识累积或者能力提升,难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合格可用人才的目标。
2018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成了“立德”的内在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倡导,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对应,构成了立德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2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2]这些论述指明了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关键地位,明确了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树人”的目标导向,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对“树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立德是根本,树人是核心,二者辩证统一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可割裂开来看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2]树人不可缺失德育的滋养,立德以树人为最终的价值归宿。离开立德的树人只是无水之源,而离开树人的立德也只能成为空谈。立德树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育行为,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尺度。就此而言,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23]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3]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指明了立德树人的落实和实践路径。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全程育人,就是要在教育实践中,打通大中小幼教育的连接壁垒,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到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场域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24]以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既要保持大中小幼立德树人的一致性,也要合理安排大中小幼立德树人的层次性。
大中小幼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一以贯之、环环相扣的教育整体。虽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在立德树人的目标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具有差异性,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来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以确实形成一个方向一致、上下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10]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要注重依据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和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材教学,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需要整体统筹并合理安排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大纲,形成各阶段立德树人目标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层次递进和螺旋上升。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复和阶段式跨越,尽可能地使教育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在教材教学体系的制定上,注重教材编写的规范性和各阶段教材的衔接,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2]教育的场域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教育是一项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落实和实践也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联动和合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25](P354)家庭是个体人生中立德树人的起点,奠定了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重在净化心灵、培养品德。”[26]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承担起教育的职责,注重以言传身教来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的德育引导,构建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的立德树人体系。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7]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纵深发展。协调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关系,促进高校课程对立德树人的协同作用。第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5](P379)教育者要不断累积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磨炼教学本领、优化综合能力,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真正发挥好教师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党和政府是立德树人的总体性领导和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突出优势,党领导我国的一切工作。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也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同时以政府有序高效的管理来保障立德树人工作的组织和落实,牢固党和政府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社会是推进立德树人实践的总体性场域,需要协调各参与方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的联动和合作。立德树人是社会性实践,社会的文化氛围、舆论导向、资源分配等都会对立德树人的落实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形成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搭建全社会共育共享的立德树人机制。各部门首先要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服务场所和爱国教育基地,开展主题丰富、类型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为立德树人的践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综合使用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通联制度,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协同效益”。[28]发挥宣传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培植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最后,重视网络空间的治理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8](P29)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机制,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加强舆论引导,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拓宽立德树人在虚拟空间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