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中国城市化、市场化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了多元的文化形态,孕育了青年亚文化。在青年亚文化大潮长期浸染下的青年大学生,大多心智尚不成熟,其思想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十九大报告对青年使命及角色明确定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研究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考察分析青年亚文化形成的背景、核心价值观、传播媒介与主要受众的特点,以及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造成的影响,探索相应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源于西方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20世纪初,青年亚文化就已经产生。二战后,青年亚文化在西方世界形成巨大浪潮。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美国学者帕森斯(T.Parsons)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从社会学的角度将青年亚文化定义为一种“反文化”,即:将青年作为主要受众、与社会主导型规范和价值观相冲突、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泥沙俱下,催生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形成的独特环境。其一,中国社会利益主体趋于多元,由此带来尖锐复杂的文化和价值冲突,随之青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日趋复杂化。其二,大学生群体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作为边缘化群体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作为社会参与的主体,又承担着就业竞争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压力。在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共同作用下,青年亚文化成为中国青年群体化解困境的一种方式。青年亚文化虽然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话语方式上迥然不同于主流文化形态,但在相当程度上却契合了青年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在无法得到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和价值观体系接纳和承认的情况下,青年亚文化无疑提供了另一种路径的选择。作为从属、支流的文化系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叛逆性和颠覆性。
青年亚文化形成原因之一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倾向,核心和根本内容是消极的价值观,传播媒介是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受众群体是身心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群体,诸种因素无一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渐转型,处于社会角色过渡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无法有效化解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迷失,造成早期社会化的偏差,加上明显的社会评价体系单一化倾向,他们转而以标新立异的姿态和话语体系对抗社会主流文化,以此获得周围群体的认同。
目前,社会对于人才成功的评价标准,往往以达到的仕途级别、获得的政治待遇来衡量。一元化评价模式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出现单向度发展,考试成绩分数为王,学习的功利化明显。家长往往将读大学、读好大学放在子女教育目的的首位,部分青年学生放弃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人生追求,很难全面发展。如此,大学生一旦走上社会,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与激烈的竞争,无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与否,都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恐慌和无奈。既有的道德标准和人生理想在冰冷的现实无情打击之下化为乌有,心智尚不成熟的部分大学生转向自我封闭,逃避现实,推脱责任,采用亚文化或反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手段获取社会群体认同。
价值观差异是决定不同文化分野的最主要标志,青年亚文化价值观从根本和核心层面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造成消解和弱化。第一,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2]历史是客观存在,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不幸的是,青年亚文化却通过其风格编码——“拼贴”和“同构”对历史进行重新组合、排序和意义重构,拒绝历史和逻辑,任意解读、歪曲甚至否认历史,这对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第二,消费主义。这种形成于资本主义晚期的消费逻辑,将物质消费作为生命意义的全部,忽视消费中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其强大的物质力量、及时性的消费快感,导致青年大学生道德理想追求的空虚化。第三,自我中心主义。青年亚文化文本中充斥着浓厚的自我中心主义色彩,习惯以自身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为中心进行思考和行动,比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带有更为激进的自私倾向。大学生个体也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一分子,对个体的过度关注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焦虑,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也会触发认同和信仰危机。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在新媒体使用上,大学生群体最多也最积极主动。新媒体空间的开放性、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圈群化、参与主体的虚拟化都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其一,由于新媒体空间的开放性,参与的主体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呈现海量化,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间接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二,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圈群化。新媒体信息的内容、媒体表达及阅读时间上均呈现“碎片化”。每天海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受众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是肤浅的,阅读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无法构建全面的认知体系,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不强。在圈群化传播模式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成员相互转发、评论,使网络舆情得以酝酿、扩散,增强了其社会动员能力。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圈群化之后,造成的是类似于现实世界微缩版的熟人社会,群成员之间的交往是深度参与的。大学生出于获得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要,与群体成员在信念和行为上尽可能保持一致。一些群成员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往往呈现裂变式的传播,对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同必然造成严重误导。其三,参与主体的虚拟化。网络空间下,参与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约束,个人中心主义倾向更加严重,一部分人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备受家庭溺爱,形成了较强的个体意识,在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而在外化于行的实践阶段则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知行脱节,服务意识不强,执行力不足。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身心快速成长,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处于思维、情感、意志发展的关键阶段,情绪强烈但不够稳定,抗压能力不强,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和学习、生活的巨大压力,一旦遇到困境或挫折,很容易产生迷茫或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具有抵抗性和边缘性特点的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对抗,导致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消解。从大学生群居性和群聚性特点来看,班级作为学习之所,宿舍作为休息、娱乐之地,为大学生的相互交往提供了共同的空间。大学生也会因年龄、兴趣爱好、特长等原因而群聚,比如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观看直播、打游戏等。群居和群聚必然产生群体效应,群体中的从众与服从、模仿与感染不可避免,某些负面言论会被呈几何数字无限放大。
针对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条件、价值观、传播媒介、受众群体的特点,可以通过多元化社会评价标准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网络空间的治理和朋辈教育功能的发挥,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中国社会的剧烈震荡、重新分化组合,造成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思想观念纷繁杂陈的格局。但社会评价标准仍旧是一元化的评价模式,人们的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甚至逐渐萎缩为“官”和“钱”,推动了青年大学生拜金主义、个人本位价值观泛滥。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必须厚植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甘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于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牺牲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砥砺奋进,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必须包含法律意识的培育。“法律是对联系着每个人行为的‘纽带’进行调整的过程,它使我们所说的公正能够实现,争执可以避免或至少可以得到裁决。”[3]319法律作为最根本的社会评价标准,必须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使其成为最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和手段,成为全体人民评价各种社会主体行为的主要标准。社会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真正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法治、政治、德治甚至思治(思想引导)理应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构建青年大学生社会行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格局,助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
面对青年亚文化的强烈冲击,大学生群体陷入多种价值冲突和价值选择的困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任在肩,凸显了青年价值观养成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具体体现,也必然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面对新的历史征程,我们应该如何沉着应对,把握正确的航向?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清晰、响亮的回答,就是要坚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航定向作用,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每一个基本环节,一以贯之其价值要求,为新时代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要实现多方联动,形成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各方的教育合力。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大力培育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创新文化,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思想教育、体制机制保障上奋发有为。集美大学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大力构建富有吸引力的话语体系,讲好大学故事。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校以来,至今已逾百年,学校始终秉持“诚毅”校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的办学方针,设立“陈嘉庚与陈嘉庚精神”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组织大量人力、物力编写课程参考教材——《陈嘉庚精神读本》。2019年10月,成立陈嘉庚研究院,大力提升“陈嘉庚与华侨系列”研究水平。集美大学诚毅学院300米长的陈嘉庚语录碑廊,镌刻着80条陈嘉庚先生重要言论,以此创新话语体系,以文化人。其次,校企合作办学,以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育人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爱国爱乡的自觉行动。
相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语境下,为青年人所熟知的技术呈现和表达方式纷纷出现,新的风格表征和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新媒体活跃的参与主体——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延伸,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必须占领的重要阵地。所以,必须通过政府加强网络空间的立法、监管力度及网络媒体的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空间,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针对新媒体传播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隐匿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确定教育对象范围的情况,应尽可能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寓教于乐,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落实到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实现精准化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采用立法、技术等手段对新媒体传播进行有效管控、弱化其消极影响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培育上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新媒体信息海量化,便利大学生群体根据个人需要分享、获取各种信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为大学生塑造了一个轻松愉悦、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为逐步消除错误社会责任认知提供了契机。新媒体的虚拟环境,消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感。教育渠道的广泛性,为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提供了便捷的教育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高校必须下大力气挖掘本校、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专题网站,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实施更加亲民、生动有趣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阵地,应结合当下社会热门话题或新闻事件,不定时地向大学生推送责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责任认知水平。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将“课堂派”“雨课堂”等线上教学管理平台运用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将弹幕、视频等作为载体传播教育内容,引入青年亚文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效果。
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组成部分,也需要有效的教育模式给予保障。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基于共同的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及线下的班级、社团均呈现出群居化和群聚化特点。因此,朋辈成为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高效载体,应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激励、自我教育功能,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实现朋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依赖于契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生朋辈教育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从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党员、优秀班级干部中遴选一批学习成绩好、政治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的朋辈教育骨干,作为朋辈教育工作的主体。通过人力、物力、活动资源的整合,搭建朋辈教育的有效平台和支持体系,进行朋辈教育骨干的典型培育,提升朋辈教育功能;通过朋辈教育课程化和教育的多样化,理顺朋辈教育运行体系。在此基础上,把握关键少数,拓展朋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思政部每年都会整合资源,精心组织“诚毅童行”暑期支教活动。支教队员都是优中选优、严格训练而来,在贫困山区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找到了互相激励的原动力,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支教队员返校后,通过学院组织的宣讲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树立榜样和先进,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广泛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朋辈教育效果。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积极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国家认同,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