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白皮书是政府公开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代表政府立场,内容逻辑清晰,观点旗帜鲜明,行文简明扼要。白皮书的翻译在外事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1至2012年间,为阐明人权概念,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繁荣,批驳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恶意攻击,中国政府相继发表了十次兼具系列性与时效性的白皮书,其英译本在行文与措辞方面体现出相应的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翻译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外宣文本翻译的影响。由于原文读者与目的语读者对人权等术语概念的认识与解读存在差异,其英译文本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也在悄然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因此,本文拟从历时文化语境入手,依据语境翻译模式,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人权白皮书英译本中术语概念的动态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外事翻译中的英译策略、原则和方法。
语境翻译模式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模式基础上,由哈蒂姆与梅森不断发展起来的。该模式着重于文本内容事件所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将语境下的翻译活动看作一项交际事件或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分析语境、结构和语篇机理的相互交流与共生关系[1]298。
文化语境是语境翻译模式中语篇外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围绕特殊事件发生的活动,涉及事件背后的历史动因、意识形态、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因此,文化语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动态性,在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异,关于人权的概念也存在诸多差异。1991年正式发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回应了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与侵犯。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与内涵,白皮书提出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理解和认识,并从不同的侧面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指出人权状况在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理念,并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状况的变化等大量事实来证明“生存权”是维护人权的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约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首次拥有了人权尊严与根本的生命安全保障。之后的数十年间,人民的温饱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人民的基本生存质量得到保障,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生存权”一词在英译中应该如何确定其真实的社会语境意义呢?1991年的人权白皮书英文版使用的是“the right to subsistence—the foremost human rights the Chinese people long fight for(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3]。《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subsistence”的英文释义为“the condition of only just having enough money or food to stay alive”[4]231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subsistence”的英文释义为“(means of)subsisting”,而“subsist”的英文释义为“stay alive, esp with little food or money”[5]1524。1991年的人权白皮书对“生存权”的阐述,可以理解为“温饱之上的生存权利”,这种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为之努力奋斗的基本权利。中国当时的状况是基本解决但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subsistence”一词所蕴含的社会语境符合中国政府对人权概念的认识与阐释。
1995年与1998年发表的人权白皮书中,“生存权”一词使用了“existence”。该词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义项指的是艰难的生活方式:“the type of life that someone has, especially when it is bad or unhappy”[4]758,“manner of living, esp when this is difficult, boring, etc”[5]503。人均资源匮乏的中国一度在外国的长期压迫与掠夺下负重前行,历史教训决定了中国人民对享有生存权与发展权的迫切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断完善与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相关的基本政策,成绩显著[6]。1995年发表的人权白皮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中国是一个曾经长期饱受侵略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处于温饱之下的“生存权”不同于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西方国家的生存状态。《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于1998年正式发布,它深刻剖析了西藏地区的历史与民生,概述了自治区的发展现状:1949年前,西藏社会长期受农奴制压迫,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权;农奴和奴隶占西藏总人口95%以上,他们无法享有人身自由与基本人权;直到1959年,民主改革使上述历史落下帷幕,百万农奴与奴隶重获新生,西藏由此步入新时代[7]。所以,“生存权”在此社会历史语境下的内涵,是强调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并非温饱之上关乎生活质量的“生存权”,因此使用了“existence”。
对“生存权”的解读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英译中措辞的差异,表明中国政府在“人权”认识方面的变化和实践方面的不同侧重点。1991年,中国人权白皮书对“生存权”的认识与定位是基于温饱之上的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人权,采用“subsistence”一词。1995年,基于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现状,白皮书使用了“existence”。1997年,白皮书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其英译采用“subsistence”。1998年,白皮书主要说明西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生活水平起点低,因此选用“existence”。之后,陆续发表的白皮书中涉及“生存权”的英文,使用的都是“subsistence”。发布于2010年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保护经济平稳运行,中国政府投入4万亿元,致力于改善生计、推动经济增长。最终,该年度GDP较之上年增长9.1%,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稳步提升,稳固的经济基础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8]。此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可以理解为“温饱之上的生存权”,而非“温饱问题的生存权”,所以英译时选用“subsistence”。此外,关于“残疾人”一词的英译也呈现出相应的动态变化。1991年、1995年和2005年的人权白皮书中使用的是“the disabled”,而在2009年中使用了“people with disabilities”,后者更加突出了语言的人性化和残疾人的尊严,显示出对残疾人在“人权”方面的尊重。
文本语境即语篇内的信息内容,也被称之为语篇语境。以下从语篇段落特点、句子构式和词汇概念意义三方面探讨文本语境因素在中国人权白皮书英译中的特征、作用及影响。
在形式方面,汉语正式文体的语篇以居中、段首缩进为特征。形式传达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对篇章的整体效果而言。汉语的这种行文格式体现了其庄重的文风和政治方面的严肃性;同时也显示了中国传统的谦虚、包容、含蓄、礼让的性格特点。但是,西方正式文体多采用居左、齐头式的格式。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西方人的坦率、直白的性格特点。考虑到译文的可接受性,在英译过程中采用了西方的文体格式,以便在先入为主的阅读习惯中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
在段落衔接方面,汉语的意合思维模式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多采用指示指称,甚至零指称。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前言第二自然段段首的“这一年”实指“2009年”。如果直译成“this year”,则不大符合西方直观的形合思维模式,因此应该明确所指“in 2009”。
汉语意合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语篇结构上,更体现在句式结构上。
首先,连动式结构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中,连动式结构出现的频率很高。如前言首段:“面对……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与……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下滑的态势。”[8]这种连动式结构体现了汉语行文中的连续性、紧凑性,同时也显示了流线式结构特点。由于缺乏明确的衔接手段,汉语中的逻辑性被弱化了,这与注重逻辑思维的西方聚合式语言特征形成很大反差。因此,在英译中应该梳理语句的逻辑关系,找出语句的重心和核心动词,适当调整语序,采用复合句式。通过分析,可以把上例的核心动词放在“有机结合……全面实施”上,其他动词作为伴随动词或表示目的的不定式动词来处理,形成译文如下:
“…facingthe great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grave and complicated economic situation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ticking to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combinedth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withthe maintenance of a stable ye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human rights,and carried out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thus effectively curbingthe economic slowdown …”[9]
这里的“facing …, sticking to …, thus curbing …”作为伴随状语,而将“combined … with …, and carried out …”作为句子核心动词。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英语的逻辑性,也显示了英语句式的聚合特点,符合目的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另外,汉语中的动词短语构式“应对……、保持……与促进……”,在英译本中则根据句式结构中核心动词“combined”的及物搭配性,采用名词化结构形式,并增补“with”“and”作为逻辑连接手段:“with the maintenance … and the promotion of…”。这种长句结构和名词化结构进一步突显了严谨庄重的文体风格。
其次,在句式衔接方面,汉语意合思维模式不仅体现在指示指称上,更体现在零指称的运用上,从而形成无主句的特点。如“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了解,现将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进展情况公布如下”[8]。很显然,在英译中应该找出相应的指称并在译文中添加出来,才能符合英语表达的完整性。根据语篇语境中的上下文信息,可以推断出发布机构为“中国政府”。由于前面多次提到“中国、中国政府”,在英译中采用了指示指称“we”,这样不仅显示了英语表达的完整性,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了发布机关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措辞方面,汉英之间的差异更是英译过程中必然要考虑的因素。汉语中词汇意义的统括性在白皮书中最为明显。比如“中国人权事业进展”一词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多次出现,但在译文中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其标题中提到的“事业”一词强调重点在于“人权进展状况”的实指,而并非指“人权事业”的整体性。所以题目处理为“Progress in China’s Human Rights in 2009”。而在前言里“人权事业得到全面推进”的表述中[8],“人权事业”强调的则是整体概念,而非具体人权状况,英译时采用了“the overall cause of human rights”[9]。因此,以统括性为特征的汉语词汇在不同文本语境下,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内在的所指意义是重在整体性还是具象性,以确定是保留强调整体概念的范畴类词汇,还是仅仅使用具象化的词汇。
另外,英译中会出现很多中国特色词汇,这些特色词汇都承载着相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观。人权白皮书中也不乏这样的文化词汇,尤其是在对“人权”概念的阐述中,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生存权”和“发展权”。随着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对“生存权”的英文表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发展权”方面涉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随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认识与解读,其相应的英文表述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最初在英译中使用的是“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10],有的英文网站译文是“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2010年的英译白皮书使用的则是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对三个词的解释为,“approach”侧重的是“方法、路径”,“concept”侧重的是“一般的概念,想法”,而“outlook”则指的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观点或态度”。根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不是一个普通概念,而是具有思想理论的本质与内涵,因此这一历史语境有助于对该词的认识和深入解读。英译文本对这一文化负载词阐释重构为“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更能深刻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依据赖斯提出的三类语言功能,相对应的文本类型可分为三大类:以内容为重的信息型文本、以形式为重的表达型文本和以诉请为重的施为型文本[11]65-66。白皮书作为政府、会议等公开发表的重要文件,是外交文书的一种,具有表达型和信息型文本等多种文本功能,一方面需要注意文本内容信息的完整传递,另一方面需要传达源语的思想、立场和观点[12]83。因此,白皮书在英译中应以“异化”为主,“同化”为辅,即“在源语与译入语宏观结构共性基础上的趋同化转换策略”[12]11,注重“形”的对应,以充分再现源语的表达方式,但在文化信息的传递与词语选择方面应侧重“意义”的表达,应该采用“异化”策略,以“意-形”结合为主,从而显示源语中所要表达的立场、观点和看法。
就翻译原则而言,人权白皮书由于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在英译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做到“准确”,即准确传达文本信息的内涵及其完整性,使译文达到“信”的翻译标准,所以 “准确”原则是白皮书英译过程中的首要原则。第二,由于白皮书主要属于“表达型文本”,必须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语篇和句式结构方面。汉语连动式在正式文体中具有铿锵有力的表达效果,而英语则讲究语义明确、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因此英译过程中应采用“精炼”原则,使译文符合“达”的翻译标准。第三,就文本语气、风格而言,汉语白皮书庄重的文风和严肃正式的语体在译文中应体现出来,所以需要采用“得体”原则,从而使译文达到“雅”的翻译标准。
就翻译方法而言,应该针对上述三个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第一,在“准确”原则的指导下,白皮书的英译方法体现为语篇语境下汉语范畴词的省略或具体化,根据源语中的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重构、阐释内涵等方法处理源语文化负载词。第二,“精炼”原则要求英译过程中有效地确定翻译单位,在汉语连动式结构、流线式思维中进行适当的长句切分,确定核心动词,梳理逻辑关系,运用语义切分法、增补连接手段等方式使译文能够一目了然。第三,“得体”原则特别讲究语体、句法、修辞等方面的转化,从而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在中国人权白皮书英译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动态性等特点,同时也包含着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并渗透到语篇结构、句子构式以及词汇概念意义等各个层面。此外,根据白皮书的文本类型特点,在英译过程中采取异化为主、同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遵循“准确”“简练”“得体”的翻译原则,并采用文化负载词的阐释重构等功能代偿手段,有效确定翻译单位,注重语体、句法和修辞等方面的转化,以使外交文书的翻译在整体上实现“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