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办学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动

2021-12-06 21:01李胜机闻猛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教学资源

李胜机,闻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乌拉尔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所学课程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操作具有计划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目前,学分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1]。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内经济结构改革及国家国际化发展,我国高校也开始纷纷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惯性阻碍、教学资源匮乏及对学分制认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高校一直将学分制看作衡量教师教学量及学生学习量的重要手段,缺少对学分制核心的认识,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国际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学习、引进先进教育制度、理念和优质资源,突破观念惯性和教学资源匮乏对学分制深入改革的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出国学习的成果需要得到国内外高校的认可。这就需要国内院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学分制度,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国际化,与国际高校建立起学分互认体系。

一、高校学分制

(一)学分制的由来

学分制起源于德国,发展在美国。18世纪80年代,德国高校为摆脱因生源不足导致关闭的窘境,以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掀起了围绕“学术自由”的大学改革运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并极力推行教育自由,主张个性教学,重视培养个性,随之学分制的萌芽——选课制诞生[3]。

1825年,选课制由德国被引入到美国。1825—1845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阿姆斯特学院等知名大学先后进行了选课制改革,但是,由于保守势力阻碍、高校资金匮乏、学科建立不完善及学生选课盲目性导致无法毕业等原因,1845年,各校又回到了以必修课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上来。美国南北战争之后,1869年,查·威·埃利奥特(C.W.Eliot)当选哈佛大学校长。在任期间,他极力推行教育自由、尊重个性化的选课制改革。1872年,哈佛大学本科四年级全部取消了必修课,同时,学分制作为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在哈佛建立。学分制规定,不管什么课程,只要学生成绩合格,就能取得相应的学分,学生只要达到毕业所要求的学分数就可毕业,不限学习时间。19世纪末期,哈佛大学入学率远高于其他高校,课程增加也非常明显。哈佛大学的学分制改革证明,学分制这一教学模式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的同时,也推动了教学资源优化,提升了教育质量,给美国其他高校的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随后,美国其他高校也纷纷开始学分制改革。20世纪初,美国大多数高校已实行学分制。

随着学分制的发展、选修课程的不断增多,美国高校学分制暴露出学生选课时缺少对知识结构的理解、选课不系统等问题,导致所学知识支离破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09年,拉·劳威尔(L.Lowell)出任哈佛校长。在任期间,他先后通过强化通识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必修课、引入导师制、采用绩点制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学分制改革遇到的问题。20世纪末,哈佛大学已经建立起自己独有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核心课、选修课、专业课三类。这三类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核心课教授学生基础知识,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专业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经过百余年发展,学分制以课程可选择、学习时限有弹性、培养有指导性和绩点考核准确性等特点已成为美国主流教学模式。

(二)我国高校学分制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一直都是由国家层面主导和推动的。我国高校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两个时期[4]。

1.试行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1985年,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对现有高等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增加选修课程,实现学分制和双学位制[5]。这一决定鼓励一批有条件的高校试行推广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这一时期,由于传统观念、传统教学模式、社会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虽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发展较为缓慢。

2.全面发展时期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明确了发展目标。次年,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鼓励高校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紧贴时代的发展需要,国内高校纷纷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学分制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学分制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早期,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国家及政府的宏观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都由国家统一调控,学生在校所修课程和学习时间都有统一规定。这种模式在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国家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时期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改革,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等技术进步不断催生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变革型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型“专才”已经无法满足于当前各领域交叉产业的发展[6]。人才需求从传统的专业型向更高质量的创新型、复合型发生转变,急迫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宽泛,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灵活。

2.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学分制赋予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及教师。同时将市场经济逻辑通过学分制引入到学校,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推动学校对教学资源的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促进专业建设。

进入21世纪,国家软实力对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我国发展走向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呈现出国际化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必须建立国际社会认可的学位框架体系、学分转换互认体系、课程体系、师生交流体系及质量保障体系。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为了振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于2003年加入“博洛尼亚进程”。该进程旨在通过对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实现与欧洲教育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入欧洲统一教育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罗斯教育与世界相接轨:创新教学技术,使用欧洲学分制(ECTS),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由流动,把各高校管理和教学、学生纳入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队伍,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等[7]。显而易见,学分制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兴趣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知、自我意识控制的能力都较高。学分制改革就是要打破高等学校强迫个性不同、志趣各异的学生迎合一种课程模式、按照一种进度学习的旧传统,开设多种不同课程以适应众多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督、调整,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对人生发展的规划和社会的需求,及时改变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8]。

(四)现阶段我国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1.对学分制认识不足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虽然起点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学分制发展并不完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学分制的定义较为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高校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以每学期的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制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9]可以看出,对学分制的定义淡化了学分制的重要特征——选课制,把学分制用作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计量工具。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还是学年制、学分制及计划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这种模式导致选课制在实施中缺乏灵活性。

选课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个性发展,学生就如同在自由市场购物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学习能力自主安排学习,选择一个学位或者两个学位,选择提前毕业还是延迟毕业,是否跨系选课程也由学生自主决定,最终实现教育公平[10]。对于高等教育来讲,选课制一方面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师的课程商品化后课程价值一目了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授课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有效淘汰劣质课程、重复课程。

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致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由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比重相差过大、选修课中存在较多的限选课,导致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受到了限制,选课制流于形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分制是由选课制发展而来,是为选课制服务的。我国高校学分制是引进的,教学改革上没有经历从选课制到学分制这一过程,对学分制认识不足。二是我国高校本身自主权过小及管理缺乏弹性,这就导致选修课课程体系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1]。三是我国高校师资力量不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手段落后,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均衡,无法保证选修课数量及质量。四是高等教育投入资金不足,教学资源匮乏[12]。五是高校学分制管理体系不完善,学生所选课程、教师不尽相同,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就弱化了班级管理体系[13]。

2.学分制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高校管理改革过多的限制,在上级管理和高校主管之间造成了矛盾[1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拥有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学科的权利。”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无法顺利开展,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于专业划定的目录进行设置。过于严苛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过程规定,阻碍了高校学分制建设。

纵观国外高校学分制发展,学分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制度[15]。这是因为高校内部资源共享和优化已经达到最大化,需要打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而我国长期以来,招生制度较为严格,同样专业的学生不同校,所获得的教学资源相差较大,不利于学生发展。完善高校学分制度,建立校际学分互认体系,是学分制深入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我国国际合作办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国际合作办学指的是“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由此可见,我国国际合作办学的特色定位,即以机构之间合作的方式,将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引进国内,学生可以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教学内容,最终成为国家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我国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一直是由需要和供给两种因素在推动。“需要”主要是指国家发展需要、社会人才需要及大众文化教育需要。“供给”主要是指海外教育强国教育资源过剩,而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两者之间形成的教育差距促进的教育服务贸易。

我国国际合作办学沿时间轴线,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16]。

(一)萌芽期(1979—199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在逐步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时期的国际化办学主要是在我国政府、联合国相关机构及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机构之间展开的,开设的专业主要为计算机类、金融类、管理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最具代表性的是1986年南京大学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联合成立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1987年天津财经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联合举办的MBA项目。由于缺乏政策指导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一时期国际化办学表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外方,外方对合作项目往往掌握主导权,因此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互惠性和互动性;二是有些项目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将教育看作商品,缺少对教育服务属性的考量,更有甚者通过金钱就可以获得文凭;三是有些项目被国外反华组织或宗教组织利用,传播不利于国家发展和团结的思想。

(二)探索期(1995—2003年)

1995年,国家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确定了我国国际合作办学的主体地位,开启了我国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国际化办学时代。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快速发展,适应国际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办学规模扩大。1995年初全国经批准的合作办学项目有70多个,到2002年底增加到712个,覆盖了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办学层次增广。这一时期,合作办学项目覆盖了幼儿至研究生教育。其中,高等教育层次合作占多数,截至2002年底,高等教育层次合作占58%。第三,合作对象增多。这一时期合作对象也不仅仅是美、英、法等发达国家。

(三)发展期(2003年至今)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步入了正轨[17]。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及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阶段发展到普及化阶段,步入高速发展期。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却跟不上招生规模的扩大,给高等教育质量造成冲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丰富高等教育办学结构,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国际合作办学的核心要素。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册的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 389个,较2002年增长了236%。民众加强了对国际合作办学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但同时也暴露出国外知名大学参与度低、合作办学所设专业较为单一、长远发展规划不足等问题。

三、国际合作办学对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动

国际合作办学旨在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18]。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平台,一方面可以学习引进先进教育制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突破观念惯性和教学资源匮乏对学分制深入改革的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出国学习的成果需要得到国内外高校的认可,这就需要国内院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自身学分制度,促进制度国际化,与国际高校建立起学分互认体系。国际合作办学和高校学分制深入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以学分制教学模式为基础,中外合作办学就不能真正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又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国内高校与世界名校,通过这座桥梁,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被引进到国内,从而促进国内高校教学改革。

(一)推进学分制理念的转化

国内高校通常将学分制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衡量方式,忽略了选修课主体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质量评价。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将16学时等同于1个学分,或者集中性实践环节每周计1个学分,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19]。

国外高校学分制起步早,制度较为完善。英国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分进行等级划分,将高等教育阶段学分等级分为3—8级,不同等级表示不同学习阶段如学士、硕士、博士等。每个等级内具有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不同模块内课程不同,不同等级的课程复杂程度、对学生学习成果要求也是不同的,学生只有修够低等级学分模块内的课程后才能选择高等级学分模块内的课程。该学分修习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学分低等级到学分高等级,知识技能从简单到复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性,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便于学生区分课程模块难易程度和先后关联性[20]。美国高校近些年也在大力进行成果导向教育改革,一门课程一般具有多个期望学习成果,每个学习成果又根据学生的学习量分配一定的学分,学分就是所有学习成果的积累和体现。

因此,国内高校要以国际化办学为契机,重视学分制下选修课的主体作用,将国外优秀的教育成果及先进的教育方法引进国内,建立课程目标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学习能力及学生效果的评价融入学分制体系中。

(二)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发挥国际合作办学桥梁作用,引进合作方高校的精品课程、优质教材、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手段[21]。课程和教材的引进,首先,可以填补国内院校的课程空缺,优化课程体系进而促进专业学科建设;其次,可以增加选修课数量,增大学生选课自由度;最后,内化吸收这些课程和教材,可以建立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社会发展及学生需求的优质课程。

我国国内高校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手段普遍相差不大,各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空间有限。相反,国外高校与国内高校差异较大,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整体比较先进,其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术自由、倡导个性发展的教育传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独具特色,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国外高校普遍采用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我国学分制改革有很好的启示。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影响学分制深入改革的另一个主体就是教师。要想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教师首先自身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复合型教师,教师的授课水平、多学科知识结构及创新精神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高校教师提升教研和扩充知识的机会与渠道太少,无法去开发专业前沿的、交叉性强的课程[22]。借助国际化办学平台,国内教师可以通过助教、访学、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国际强校的教学模式、专业知识,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

(四)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

学分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及保障系统[23]。目前,我国为了保证国际合作办学效果与控制风险,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或者项目在成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办学期间要进行严格考核,招生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收费也比普通院校要高。小规模办学及相对较高的学费对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利用教育资金的投入优势,建立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选课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学生数量较少,提高了师生比,有利于学分制下班导师对每个学生的专业指导,保障学生选课效果。

(五)推动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学分转换和互认机制发展

学分转换和互认机制对学生的学术交流、实现终身学习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国内高校之间学生所修课程学分转换和互认机制发展非常落后,只有个别地区的少数高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24]。国外高校借助学分制管理体系,已建立成熟的学分转换互认制度,如著名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中建立的欧洲学分转换与互认系统(ECTS)。它的主要功能是简化学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取得的学分的转换,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

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一般都是双学籍管理,这就推动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建立完善的学分转换和互认体系,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考核方式上都需经双方认可。高校相关专业可以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优化自己的培养方案,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结语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科技水平急需提升和贸易全球化不断加强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需求,高校担负着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学分制以选课制为核心,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资源结构,提升教学质量,顺应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学分制起源于国外,在国外知名院校发展得较为成熟和完善。在国内高校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初期,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先进办学经验的途径有限,国内高校学分制制度建设发展缓慢。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我国国际合作办学发展迅速,这对国内高校完善自身学分制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国际合作办学,通过合作方式,以适应双方教学的学分制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培养学生。通过国际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加深国内高校对学分制的正确认识,还可以重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了保证国际合作办学的顺利发展,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也倒逼国内高校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体系。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教学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学分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