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煜钿
摘要: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汉字书写是学习汉字、汉语的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一项技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能提高作业的质量,写字还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低年级段的写字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關键词:低年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字教学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想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就要遵循笔顺的规则,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添笔漏画,整洁美观。一年级学生初步接触汉字,处在入门阶段,是最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教师要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调坐姿和握笔姿势,从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从低年段起培养好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呢?
一、从最基础的写字方法抓起
(一)认识田字格
田字格能够帮助学生把字写好,而对于刚接触汉字书写的孩子必须先从认识田字格开始,比如:田字格是由四边框、横中线、竖中线构成,在田字格里一共有四个小方格,分别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在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有田字格字帖,我在生字教学时就利用好这一块,我先会讲明每个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再让学生模仿,只有注意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才能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二)掌握书写姿势
一个人是否能把汉字写得美观与书写姿势有很大的关系,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在日常的教学中都会反反复复强调学生的写字、握笔姿势,编成儿歌,学生写字前就自觉背读儿歌,我们班孩子的写字姿势保持得非常好。
(三)了解汉字的基本笔顺
规定汉字的基本笔顺就是为了把字写规范,一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第119页编有《常用笔画名称表》,通过这个表老师能很好地进行讲解。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从基本笔顺过渡到生字时,每学一个基本笔顺我都会引出带有这个笔画的生字,让学生观察,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先从简单的字开始。比如我在讲解“横”和“竖”的时候就是结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识字二的生字“一、二、三、上”来练习,像“二、三、上”一个生字会有几笔相同的笔画,我就让学生去观察一个相同的笔画在生字里的不同位置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学习汉字的书写,让学生在下笔前有所思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把字写漂亮,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二、结合多媒体辅助生字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专注力比较弱,如果课堂上教师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没法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讲,而我的课堂则融入了信息技术,我在生字教学时,都会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象”字,“象”字的笔画很多,需要注意的笔画也多,而我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播放“象”字的演变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象”字,然后再播放“象”字的书写过程和需要注意的笔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而且视频讲解也比老师讲得具体,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持之以恒,不断练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写好的,它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耐力。低年级的孩子多数没有耐心和耐性,在家只要脱离的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就很难自主去完成写字练字,自觉的孩子会主动去练习,但是不自觉的孩子就无法做到,所以我在班上每天安排20分钟的练字时间,在学生练字的过程中,我对较差的学生都会进行个别指导。
四、评价指导
在生字书写的教学环节中,评价也很重要,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我在书写教学环节中是这样做的:当学生完成生字的书写后,我会拿两位同学的作业上台展示。首先,我会给出评价标准和原则,比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字面是否干净、整洁”等,再让同学们点评,哪位同学的写得好,好在哪里?并找出不足之处,帮助其改正等等,然后再让同桌间按照这个方式进行互相评价,改正,最后老师由来小结。通过点评,学生对生字从整体到部件,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加强记忆,学生的书写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五、培养学生书写的兴趣
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写好的,我们要不断地去练习,要想让学生喜欢写字,并且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先让学生有写字的兴趣和写字愿望。那么对于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平时会讲一些有关书法家勤练字的故事和开展汉字书写比赛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也调动了孩子们练字的积极性。
写字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都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的孩子,写字教学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老师们要正确培养农村低年级段学生的书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英翠.强化写字教学夯实语文基本功[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4(5):2.
[2]谢丽芳.浅谈如何指导低段学生规范书写汉字[J].时代教育,2013(12):1.
[3]翁绳乐.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究[J].新教师,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