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玮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始,大多数教学都开始进行了改革。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在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共享、办学实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急需解决。基于此,本文以轨道交通专业教学为例,探讨该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调整、校企合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试图寻找到一条适合中职轨道交通专业教育改革的道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轨道交通专业;教育改革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与之而来的便是对应人才需求的增加。中职学校是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不过,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落后、校企合作不深入、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基于此,对中职轨道交通专业进行改革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必要举措,还是提升学校竞争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式。
一、学校特色对接地区资源,打造特色课程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根据教学大纲展开的,其专业教学不具备特色,只是根据教材内容,有条不紊地展开。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毕业之后走向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与日后自身的就业岗位需求情况进行对接。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时候,不应该被教材束缚,而是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的需求,为学生们介绍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主要技能、次要技能,这样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与城市轨道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联合、研讨,对现有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二、以企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变化,学校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动态、用人机制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更加优化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深度落实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需要按照224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平台、四对接、四环节的模式。其中双平台是指学校教育平台与企业实践平台;四环节是指一体化教学环节、项目实训环节、生产实习环节以及顶岗实习环节。四对接则是指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轨道行业标准对接、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通过专业与企业的对接,可以显著完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为轨道交通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化、应用型和復合型人才,
三、保证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制定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的时候,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层与专业任课教师进行研讨,明确教学目标、学生形成的职业能力以及课程体系,通过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底层夯实、中层互通、高层互选”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通识课程主要是包含公共基础可能以及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有三到五门专业课程组成,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或者不同的工作过程为学生们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不同的学习模块则是对应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确定专业选修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职业技能,进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选择一些拓展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以及职业成长拓宽渠道。
四、打造复合型专业群师资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中职学校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岗位工作能力,并且了解职业前沿内容。学校为了提升轨道交通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制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通过设计“分类、分级、分工、进修”的教师培养方式,引导教师通过入企实训、定岗交流、政府培训、地区学校研讨的体系,强化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样,学校还需要搭建科研平台,让教师可以将自身的科研项目与专业教师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补充。
五、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伴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轨道交通行业之中同样如此。企业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了解轨道交通的实时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解决对策,这就需要轨道交通人员也具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便可以构建数据库,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以及就业竞争力提升奠定基础。
六、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职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社会人才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完成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数据库等等方式,来提升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芳,吴春巧.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2):122-123.
[2]李怡民,李军,周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