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艳
摘要:课改至今,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教育理念、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但是困扰我们的是针对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学习评价。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对学生进行表现性学习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活思维;设计练习
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适时评价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为此,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适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创设情境:企鹅老师带领20名学生在雪地里做抛球游戏。企鹅老师要求学生站到离他一样远的距离进行游戏。想想看小企鹅们应该怎样站?生1说:站成一排。!教师评价:“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生2说:不行,离得不一样远,还是站成正方形吧。教师评价:你的想法更棒了,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生2说:我觉得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应该离老师一样远。生3抢着说:不对,应该站成圆形,只有这样才能离老师一样远。老师评价:想不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发现不断的完善啊,你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通过教师的适时评价,学生顿时兴趣盎然,很快投入到学习“圆的认识”当中。适时的进行表现性评价,必将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问,激活思维,恰当点评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思维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并恰当的点评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能力。
如在教学“2、5的倍数”时,我先和学生做猜数游戏。游戏要求学生任意的说一个数,我来判断是不是2或5的倍数,无论学生说的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来。学生觉得太神奇了,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我把握时机说: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其实老师是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只要你仔细观察、细心研究就会有发现。学生带着惊奇和问题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这时老师恰当的点评:你们运用了智慧的头脑,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你们已经向科学家迈进了一步!这样的设计和点评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起了思维的火花。
三、实践操作,合作学习,激励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实践操作往往是成功体验的保障。
如在教学“认识面积”时,我创设了一个开心猫和机灵狗分饼的情境,课件展示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大圆代表的饼是给开心猫的,小圆代表的饼是给机灵狗的。问学生:这样分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觉得不公平,机灵狗的饼太小了。生2:对呀,应该把大饼给机灵狗,因为狗的饭量比猫大。教师评价:“观察真仔细,想法挺有趣,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你们提到的大小其实就是他们所占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像刚才的两张饼,你们一下子就看出了面积的大小,那么这两幅图你也能一眼看出它们的大小吗?”(出示书中例题,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你猜想一谁的面积大?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剪一剪、拼一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发现了比较面积的方法,争着表达。这时教师激励道:“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在动手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新知,表述的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教师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儿童“动”的天性,使其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可谓一举多得。
四、设计练习,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知识技能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要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的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提升。
在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之后,为了走进生活,了解身边的数学,我让学生通过测量有效数据,求教室地面的面积,大多数的同学测出教室的长和宽,然后计算出教室的面积,而有的同学则测出长和宽的一半,计算后乘以2,,更聪明的同学是测量长和宽的四分之一,再按照公式进行计算最后乘以4。他们的想法就是节省了测量的时间并减少了误差。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之后,教师进行了总结评价:“学习的核心是思考,思考的目的是创新,你们学会了举一反三!”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下信心倍增。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情境创设和表现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江丰,陈小华. 聚焦有效数学问题 创設自主学习空间[J] 新教师. 2021,(08)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