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探究

2021-11-27 23:09吴蓉蓉
当代体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教师应考核

吴蓉蓉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多数小学生出现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锻炼、长时间在家玩手机和看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肥胖率和超重率上升趋势幅度逐渐加大,2002年儿童肥胖率为2.1%,而2015年儿童肥胖率上升至6.4%,且超重率从4.5%上升至9.6%。这意味着小学生身体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开展科学正确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强化身体各方面的发展。但近年来,教师发现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影响体能训练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及时总结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小学生体能训练,促进其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1 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是展现人的韧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运动素质的运动项目,其与人体机能、形态学特征息息相关,主要分为动作技能体育运动能力、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兩类。此外,在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是一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活动,开展训练不仅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借助体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其健康意识,更好地、全面地提升学生身心素养。

2 小学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体能训练缺乏兴趣

近年来,教师发现体育教学出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高年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降低,低年级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高于高年级学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训练上,忽略学生对训练活动价值认知的引导,进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对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另外,通常教师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学会动作即可,而不是精益求精,同时教师主要参照教材上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体能训练,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缺乏新鲜感。这也是导致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2.2 体能训练方式单一

传统体能训练展开形式通常较为固化,灵活性不足,往往要求学生训练前通过原地踏步、扭腰、抬膝进行热身后就开始进入体能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降低体能训练教学的效率。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开展体能训练,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导致体能训练都围绕理论知识进行,使训练形式单一、固定。此外,大多数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教学成果,对于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的重视度较低,这也对体育教师造成较大的打击,降低教师改进和优化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导致体能训练难以有效实施,可见传统教育教学观念限制是造成体能训练方式单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训练设置内容不符合实际

男生与女生体能存在差异性,而且对体能训练项目的爱好也存在偏差,但传统体能训练教学都采取“一刀切”的训练模式,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和完成同一训练项目。这就造成小学体能训练未能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设置训练强度、内容的问题,进而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训练要求,也降低学生体能训练水平。这一问题是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的差异性与针对性所致。

2.4 训练缺乏正确的考核标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考试、考核可以加深小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认知,还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但在传统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固定的体能测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训练成果的唯一标准,包括长跑时间、跳绳次数等一些客观性的检验标准,使体能训练考核趋向“形式化”,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参与体能训练,小学生多以被动接受的形式参与体能训练,这不仅不能推动学生对参与体育训练价值的深刻认知,还不能有效激发其应有的运动热情。

3 小学体能训练改进的策略

3.1 创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

传统的体能训练多注重训练过程,在引导方面缺乏系统性、生动性的改革,这只会让学生觉得艰辛,并不能从中获得乐趣,进而降低参与积极性。情境创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能应用于体能训练中,使体能训练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训练参与性。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如讲故事、玩游戏等,针对学生这一喜好,将故事或游戏融入体能训练中,在故事或游戏中潜移默化开展体能训练,可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老鼠偷米”游戏情境,每六或八个学生为一组,并选择两个或三个学生扮演猫的角色,其余学生扮演老鼠,规定一个区域作为老鼠洞,老鼠洞只能老鼠进入,而猫并不能进入老鼠洞。同时,教师用4个乒乓球或石头作为大米,放在一个小圆圈内,扮演老鼠的学生出洞偷米时,扮演猫的学生就开始抓老鼠。每一组轮流开展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增添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尽情开展体能的追逐训练,在游戏过程中锻炼下肢力量,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在进行俯卧撑体能训练中,教师也可创设“推小车”游戏情境,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推小车,一人负责扮演小车,两人轮流扮演,比一比谁推得更快,使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上肢肌肉力量。这样一来,也能激发学生的训练激情,提高教学效率。

3.2 丰富训练形式,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水平

新课标要求小学体能训练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体能训练中通过丰富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融入学生的需求,还可提升训练水平和效率。因此,教师可以从训练内容、训练目标、训练机制、训练思维创新教学形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训练内容,并增强积极锻炼和健康运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实际训练中,教师需选择多样化的训练内容,促进体能训练和课程教学的衔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其次,还要明确学校体能训练目标,满足学生的需求,从时间、次数来衡量训练标准,提高训练质量。

例如,在体能训练时,要求以学生成长为主要目标,教师应问卷调查和总结学生的训练需求,制定基本训练练习,每周进行一次跳远、长跑与投掷;另外,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思维,教师应制定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相适应的多模块训练制度。如教师制定一份体育训练爱好调查问卷,选项包括长跑、足球、篮球、游泳、拳击、跆拳道等,由学生填写体育运动爱好调查问卷,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爱好和选择,增加个人自由训练时间,如集体训练结束后10分钟,或每周20分钟,让学生在该时间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能训练。学校也可以适当开设体能训练俱乐部、运动学生队伍或体能训练社团,由体育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训练体系,尽可能匹配学生兴趣爱好,完成体能训练目标。

3.3 落实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化训练需求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学的重要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教学,既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能弥补其学习不足之处,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传统体能训练中,教师设置的体能训练内容不符合学生发展实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体能训练的兴趣。这类教学问题是因教师未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造成的,故教师应重视针对性教学,积极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满足学生个体化训练需求。分层式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因材施教原则相契合,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区别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优缺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例如,在腰、腿、腹肌体能训练中,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单腿深蹲起立、仰卧起坐是锻炼腿部伸肌力量、腹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的重要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教师亲身讲解示范训练动作,让学生思考和理解训练动作的作用,使学生脑海中构建训练形象。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说明训练的安全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注重动作细节,确保动作标准、规范。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训练,因男生与女生的身体力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制定训练数量和强度中,应实施分层训练计划,让女生做一组,男生做一组,女生单腿深蹲起立数量为15-20次,男生单腿深蹲起立数量为20-30次;另外,在制定仰卧起坐训练强度中,教师要求女生组1分钟20-30个,男生组1分钟30-40个。同时在示范训练动作过程中,有些同学理解能力较差,未能充分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应询问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并针对性帮助未掌握训练动作的学生,亲自辅导和讲解,先教会学生基本的分解动作,再结合训练内容指导学生完成一整套体能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也能满足其个体化训练需求。开展分层教学,可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避免其因强度过大而出现身体损伤情况,并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

3.4 优化考核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

体能训练考核标准应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而不是依据教学教材来制定,这样既能提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又能促使学生对体能训练深入了解,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训练习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训练内容来制定考核标准,这样更符合学生体能发展趋势和要求。如一年级、二年级从基本体能训练项目进行评估,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等在低年级考核标准基础上增加考核指标。

例如,低年级体能训练测试项目为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考核标准为优秀为100-90分,良好为75-89分,及格为60-74分;三年级体能训练测试项目包括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四年级在此基础上增加跳远,五年级在四年级测试项目基础上增加俯卧撑、100米跑,六年级测试项目则增加全体200米跑、女生400百米跑、男生800米跑。同时考核标准应根据学生的体质进行改动,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基础项目考核标准为优秀100-95分、良好94-80分,及格79-60分。同时,还要将学生平时体能训练的表现纳入考核指标中,让学生能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師也能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训练水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又能调动学生的体能训练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训练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开展体能训练需要不断总结教学成果,积累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对教学内容、训练形式、考核标准作出改进,确保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真正的体能训练。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龙锦小学)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教师应考核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