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芹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将一些传统的技术、方法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借以达到更好的突破,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微课作为教育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保留以往教学方式优势的同时,弥补了以往教学方式的短板,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主要讲解微课的含义以及如何有效运用微课进行初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有效运用
引言:
微课,从其本质来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将以往的教学知识数字化、信息化,结合教师的讲解,做成视频这种比较灵活的方式,并提供练习的题目,其本质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场地、时间的难题,帮助想要学习的人随时随地学习,实现多层次教学,能够更好地迎合人们的需要。
一、灵活运用微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验的美丽
化学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化学知识的得来是从无数次实验中得来的,最终也会运用到新的实验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化学的魅力在于其实验时,几种不同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时不同的反应,在于人们有些时候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在于经过不断的实验终于成功时的喜悦。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这份喜悦其实是减半的,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们往往着急于将课本中的知识全部讲完,没有时间准备现场做实验,另一方面,化学实验中的药剂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初中学生在不太懂的情况下很容易受伤,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很多教师会忽略带领学生做实验这个环节。微课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微课是由教师或者一些权威人士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一些知识、讲解数据化,供人们參考、学习,教师在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实验时,可以寻找相关微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发生的过程。以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实验活动《制取氧气》为例,氧气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人工制作过程会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可以寻找有关制取氧气的详细的微课视频,在视频播放过程陈述细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
二、灵活利用微课习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化学知识是繁多且复杂的。化学对于实验的考试不仅包括实验中用到的方程,还包括实验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发现其中小小细节的改变,因此,需要多进行一些练习,发现出题人的小心机,题海战术如果能够恰当使用,还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成绩。很多时候,出题者是希望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不能出的特别简单,那样无法区分出学生之间的不同,所以他们会故意去将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难,可是不管再怎么改变,都是有一定的规律,足够数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摸清其中的套路、规律。微课这一新技术不仅提供了比较权威的人士讲课的视频,还会提供一定的质量比较优秀的课后习题供人们进行练习,对于帮助学生在家中学习、练习也是极为适合的。以化学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为例,氧气只取的详细过程是由很多的考点的,比如试管的方向、如何做好安全措施等等,小细节往往隐藏着较多的考点,而学生们往往会容易忽视这些细节,微课的习题会帮助学生抓取这些细节。
三、利用微课进行多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微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独特的立体的视频教学,视频教学中不仅包含了ppt等静态的内容,还包含了实验等动态的部分,部分微课的内容的ppt是可以单独浏览、观看的,如果学生没有记好笔记,可以直接点击ppt进行观看,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当学生不方便听视频时,可以直接点击ppt进行学习,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而课后的习题,可以满足当学生不再想要通过具体的知识进行学习而想要在不断地挑战中进步的心理,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多种的需要。习题完成后的相关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帮助其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做题方式。以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为例,本单元主要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概念和组成方式,因为概念的某些相似性,很多时候会在看视频讲解的过程中突然想不起之前的概念,但是不知道具体在第几秒,重新翻看视频又很浪费时间,这个时候可以点开ppt,翻到自己想看的页面,补充笔记,重新记忆,加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在看完全部的内容后,可以点开习题,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帮助自己更好地分辨其中的不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结合了现代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数字化资源,对于帮助教师充实自己的课堂,丰富自己的讲课层次,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以及氛围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进步,需要教师加大对于微课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微课的潜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海平.“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0):90-91.
[2]赵红梅.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普童话,2019(4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