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摘要:当前财经素养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需要教师积极利用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由此为了探索小学财务素质教育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教材中体现的财务素质教育及其形式,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策略
引言:长期以来,“重德轻富”的传统思想已被实践发展所改变。财经素养对个人发展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要立足数学教学的优势,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财经观念。
一、着眼于财经素养,加强数学财经教学课程开发
当前学生面临的经济问题也越来越早,财经素养教育及有必要。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财经素养,加强数学财经教学课程开发。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出发,思考生活中出现的消费陷阱。考虑到学生对经济和金融管理的认知基础也不平衡,需要教师结合当地特点和教育水平,探索适合当地儿童的金融数学教育课程。特别是教师要注重金融素养教育与其他领域教学的融合。同时父母的收入来源也可以作为学生消费观念的重要依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正常的工资收入以及金钱的面额与价值,进而让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法》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成立金融知识兴趣小组,开展金融类主题活动,营造真实的营商环境。教师可以带来学生常见的蔬菜,如白菜、西红柿等,让学生计算实际金额,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财经素养。特别是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经常把物质作为对孩子教育的奖励或补偿,这使许多孩子养成了不懂得节俭和冲动消费的坏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理财主题活动,向家长灌输相关理财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与学校教育思想保持一致,为儿童创造健康的经济消费环境,引导他们养成节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儿童的理财意识。
二、将财经素素养纳入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师的财务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财经素养教育目标纳入课程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将面临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所以教师要细化教学标,指导教材编写,更好地实施金融素养教育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特别是教师的财务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决定着儿童财务教育的发展效果。由于我国儿童金融思想教育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许多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稍有不足。因此学校应及时组织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教育,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改进自身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相互沟通,探索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和倡导教师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经济能力,探索一套校本金融素养教育数学课程。因此为了提高财务教育的效果,必须对教师的财务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培训。在职教师应定期开展校内培训和校外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由此通过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前教育,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金融教育教师队伍,为推动学生财经素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水果超市主题活动,通过百分数的换算,引导学生进入超市购买水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正确观念。特别是教师可以教会他们理解金钱的面值,学会寻找变化和储蓄,并进一步建立合理的财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树立诚信,而且初步了解了解经济背后的运行规律。
三、利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推动金融素养教育课程开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将金融素质教育融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财务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倡导实践、探索、体验、合作、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在设计金融素养教育课程时,教师还应遵循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以活动的形式引入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收获。同时金融素养教育课程活动经验和模拟实践。即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模拟日常生活情境,贯穿“思想引导”,恰当引导学生反思和分享,将知识升华为价值,实现金融素养的培养。这要求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关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形式更注重理论说教,学生的学习特点需要开展基于兴趣的活动。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耍,喜欢游戏,教师要根据教学兴趣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精打细算》时,教师可以利用的金融素养内容广泛。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综合购物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经验和金融创新能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很多学生都有一些闲置的玩具或物品。以整个班级为单位,可以组织学生购买、出售或更换二手物品,这类似于成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在活动期间,一些孩学生很快就会买一些玩具,但整个二手购物市场还没有被完全参观过,他们自己的经济基础还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持续消费。这是一种典型的缺乏经济约束,而一些学生在交易或购买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的促销方式,如“买一送一,买大送小”等,来吸引顾客是一种典型的经济促销原则。这样的大型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经济头脑,使学生对金钱更有计划使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贫困地区的许多儿童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捐赠他们不能使用的物品或闲置物品,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一些闲置物品的作用,获得两方的双赢,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
结论: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建构的重要阶段,需要受到正向积极的引导。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财经思想教育,积极结合数学教学,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金钱意识。由此教师应持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教育素养的优化路径,为学生后续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小学)[EB/OL].微信公众号“财经素养协创中心”,2018-2-1.
[2]张男星等.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标准的“中国范儿”[N].中国教育报,2017-3-2(7).
[3]金利.中小學实施财经素养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7(0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