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定涛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持续推广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地位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理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锻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确保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并依据自身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处理。要想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文化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紧随时代的脚步,革新教学模式,凭借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高中生可以有效体会到物理课程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课程包含着大量理论性概念,无法有效进行理解及背诵。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上,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切实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发散思维,使学生未来的学习获取牢固的基础。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已然認识到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性,然而在其实施优化的过程中却依然面临着部分问题,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
一、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在过去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尽管运用了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然而却不具备科学的设计,导致所设置的问题相对盲目,不具备清晰的目标性。问题情境的设置无法展现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物理教师未能充分思考高中生的真实情况,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符,或是所设计的问题比较简单,不能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面对这种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在正式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综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等,设计难易适中的教学问题,以此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
二、提升高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学校在为学生选择物理教师时,务必聘请具备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当高中生在学习环节遭遇困难时,物理教师才可以凭借充足的教学经验,合理辅助学生解决困难。不仅如此,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物理教师,还能够针对课本内的知识重点、难点,以及往届高考中出现概率大的考点进行整理,更加有效的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展高效的学习,并且使问题情境切实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其次,针对无法选聘高质量物理教师的学生而言,不妨面向不具备经验的物理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在完成培训指导工作以后,针对参与培训的物理教师实施评估考核,考核成功的教师便能够实际上岗。唯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教师的基础专业素养。而不具备工作经验的物理教师在任职的早期,不妨委派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辅助,这样新任教师在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就能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在岗期间,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用这样的方式老激励教师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物理是一门将原理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融合的学习科目,因此自主探索便是提升高中生物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高中生不妨在探索物理知识的期间,针对物理问题进行想象及假设,进而规划出处理方案、采集信息、研究数据同时进行证明。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利用创设丰富多样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科学调动高中生的课堂积极性,全面引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保其可以将过去的被动式学习改变成自主探索式学习,进一步引发学习潜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来。
举个例子,高中物理教师在围绕“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内容开展讲解的过程中,不妨利用细线将铁球进行捆绑、悬挂。首先让高中生将铁球放到鼻子前,让学生猜测如果放开小球是否会在回弹时打到鼻子;其次物理教师需要放开小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铁球并没有打到学生的鼻子;最后,物理教师需要组织高中生画出小球所做出的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原理。在高中物理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不再是以往的机械记忆,而是能够更加生动地记住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提升物理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学科素养。高中物理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务必充分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接受能力,合理创建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进而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课堂中,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猜想以及数据信息的收集、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老师应当在课堂中恰当的引入问题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自主思维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成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科普童话,2019(37):25.
[2]李勇.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117.
[3]郭良奇.高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197.